5.2.1 十运会南京奥体中心场馆的开发利用模式
十运会在南京奥体中心等场馆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江苏全省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此投巨资修建的一系列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情况如下。
5.2.1.1 南京奥体中心90%仍是政府投资
办好十运会,首先遇到的就是体育场馆建设的压力。化挑战为机遇,省市共建,市场运作,成就了一批世界级高水准的体育场馆。
南京投资26亿元建设了十运会配套场馆“10+2”工程,其中,全民健身中心总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单体建筑面积全国最大;苏州、无锡、扬州、泰州、盐城等地先后建成了场馆设施配套齐全的现代化体育中心;江阴、昆山、张家港、太仓、常熟、金坛等县级市的体育场馆也设计新颖,设施先进,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
作为十运会主会场,南京奥体中心总投资22亿元,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建成使用,其工程设计和建筑质量创下了十几个中国之最。设计之初就计划尝试投资和经营体制改革,由江苏省、南京市和江苏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省财政投入10亿元,南京市市政府无偿提供建设用地,江苏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南京奥体中心建设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投入除政府投资以外的项目建设资金和建成以后的经营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投资仍达到90%。
5.2.1.2 从设计开始,南京奥体中心走出“一次性怪圈”第一步
南京奥体中心占地面积达89.6公顷,总投资近22亿元,主体建筑包括一个6.2万个席位的体育场,一个1.3万个席位的体育馆,以及游泳馆、网球中心和体育科技中心,堪称是国内功能最全、技术标准最高的综合性大型体育建筑群。(https://www.daowen.com)
好设计是好工程的基础,南京奥体中心在设计之初就综合考虑比赛需要和赛后管理问题,对工程结构、造价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据介绍,南京奥体中心的一个独有设计就是大平台,用以实现人车分流并连接5个场馆,这个设计可以比相同面积的地下停车场节省投资约3.5亿元,同时大大减少了地下工程在照明、通风、消防等方面的后期维护费用。
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是我国南方第一个可以举办大型冰上赛事的场馆,可以举办除了自行车和田径之外的所有室内项目比赛。它达到了标准的冰场大小,面积近3200平方米。举办冰上项目比赛时,就安装制冷管道,浇水制冰;平时,则铺设美国原装进口的活动地板;举办排球、乒乓球等比赛时,在地板上铺设橡胶垫;举办体操比赛时,则搭建临时赛台。这就实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场馆。为达到不同比赛项目的场地尺寸需求,体育馆在1.3万个席位中还设置了3000个活动座椅。
5.2.1.3 培育体育消费市场是赛后场馆持续利用的真正出路
公共体育设施特别是为大型赛事准备的场馆,投资巨大,带有公益色彩,回收周期长,回报率低,是投资者兴趣不大的原因。而其背后,是大众整体消费水平、消费能力的不足,体育市场远未发展成熟,可以说培育体育消费市场才是体育场馆持续利用的真正出路。
据介绍,南京奥体中心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赛后商业使用的可能性,除必需的竞赛用房,尽可能建成商业用房。其中,体育场设有176个包厢,数量为全国之最;体育馆共设28个包厢,每个包厢面积在20~30平方米之间,装有空调,配备了厨房和卫生间,这是国内第一家在体育馆内设包厢的。这种包厢一般是由单位预先常年购买或租用,邀请其贵宾、客户前来观看比赛,满足有实力企业的公关需要。
南京奥体中心除了在体育场和体育馆可以进行品牌专卖、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外,还在游泳馆、网球中心预留了很大面积,可经营餐厅、咖啡屋、酒吧、桑拿等服务项目,赛后可以成立俱乐部,吸收会员。南京奥体中心预留的空地还可以建成超市、汽车站或旅游集散中心,成为集健身、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场所。体育科技中心则按照宾馆的结构标准设计,赛时作为新闻中心和官员办公室,平时可作为宾馆经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