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方史学史:修辞学派与其他史家的对比

西方史学史:修辞学派与其他史家的对比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修辞学派”有益于史学的地方,在于伊索格拉特斯的“泛希腊”观念,治史者所写已不再偏于一隅之地的狭隘的城邦史,而是力图以整个“希腊世界”为本位了。

西方史学史:修辞学派与其他史家的对比

2.修辞学派与其他史家

由于伊索克拉特斯的影响,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史学中出现了“修辞学派”。该派的主要历史学家有埃福罗斯(Ephorus,约公元前405—前330年)和特奥波姆波斯(Theopompus,约生于公元前378年),他们都是伊索克拉特斯的门生。

埃福罗斯生于小亚细亚的居麦城,撰有《希腊史》30卷。他写的这部历史著作,力求打破城邦之间的界限,把雅典斯巴达及其他城邦的历史当作一个整体加以叙述,这种编史体裁在当时还至为鲜见。他的行文及阐述,都深得波里比阿的好评。惜作品多已散佚,今仅存86节残篇。

与埃福罗斯齐名者有特奥波姆波斯,生于开俄斯岛,撰有《希腊史》12卷和《腓力王传》58卷等。他的《希腊史》记载公元前411年至前394年之间的史事,是修昔底德历史著作的续篇。《腓力王传》叙述马其顿王腓力时代的政事,文辞华丽,作者被后人称为“希腊之麦考莱”。他的书亦多失传,今存者已甚少。

“修辞学派”注重炼字造句,只求文字之动人,而不关心史事之正确,力求把历史著作写得生动有趣、富有戏剧性,在历史编纂中,这种过分地强调修辞常常因词误义,有悖于史学的严谨作风与求真精神。不过,“修辞学派”的这种作风不只盛行于后期希腊社会,而且也影响到西塞罗时代之罗马文坛。“修辞学派”有益于史学的地方,在于伊索格拉特斯的“泛希腊”观念,治史者所写已不再偏于一隅之地的狭隘的城邦史,而是力图以整个“希腊世界”为本位了。这对波里比阿的《通史》的编纂及后来罗马史家都是有影响的。

在修辞之风弥漫之时,能超然独立,很少受到伊索克拉特斯的影响的史家是提梅厄斯(Timaeus,约公元前346—前250年)。他是西西里岛塔奥米纳人,于公元前315年被叙拉古僭主阿加索克利兹逐出西西里,旋逃往雅典达50年之久。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他潜心撰史,著有《西西里通史》38卷和《皮洛士远征史》,其作品多处涉及罗马政事。提梅厄斯是希腊化时代的重要史家,他的著作对罗马史家,尤其对狄奥多洛斯很有影响。

由于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东征,开拓了希腊人的视野,也扩大了史学编纂的范围,加利斯色尼斯(Ca1listhenes,约公元前360—前328年)撰写的《波斯志》,麦伽斯色尼斯(Megasthenes,公元前4世纪—前3世纪)撰写的《印度志》,都是希腊人所编纂的关于亚洲的著作。但这些书已大多散佚。

在希腊化时代末期,产生了古希腊的杰出史家波里比阿。在罗马统治时期,希腊语地区还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古希腊史学的传统在发扬,古希腊史学的光辉在延伸。

【注释】

(1)“古典”一词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在希腊(或罗马)的编年史上,诸家对此的意见不一,兹不赘述。我们认为,在西方史学史上,狭义的“古典史学”在希腊指的是公元前5 世纪至前4 世纪的史学,在罗马指的是公元1 世纪前后的史学。

(2)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27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13页。

(4)麦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见《剑桥古代史》第5卷第14章,剑桥大学出版社1983年英文版,第399页。

(5)奥斯文·穆瑞:《早期希腊》第6章,英国方塔那出版社1993年英文版。

(6)转引自严群:《分析的批评的希腊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56页。

(7)转引自严群:《分析的批评的希腊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56页。

(8)高尔基:《论人民创作的劳动基础》,见《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94页。

(9)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页。

(10)转引自绍特威尔:《史学史》第1卷,哥伦比亚大学1939年英文版,第172页。

(11)参见卢里叶:《希罗多德论》,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47年俄文版,中译文见希罗多德:《历史》卷首,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48页。

(12)J·B·伯里:《古代希腊的历史学家》,纽约1908年英文版,第1页。

(13)E·布雷塞赫:《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史学》,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3年英文版,第17页。

(14)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3页。

(15)同上书,第114页。

(16)同上书,第598页。

(17)同上书,第89页。

(18)参见荷马:《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95、604页,在这两个场合中,histor通常被理解为相当于仲裁者,根据传统习俗以及调查事实来判定过错在哪一方。

(19)《赫克泰阿斯残篇》Ⅱ。

(20)希罗多德:《历史》,第165页。

(21)有关例子可参见《历史》的第二卷和第四卷。

(22)希罗多德:《历史》,第119、164、175页。

(23)唐纳德·R·凯利主编:《从古代到启蒙时代的历史叙述》,耶鲁大学出版社1991年英文版,第23页

(24)希罗多德:《历史》,第170页。

(25)同上书,第110页。还可参见第111、113、115页等。

(26)同上书,第564页。

(27)同上书,第676~677页。

(28)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第1分册,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5页。

(29)彼得·伯克:《西方历史思想的十大特点》,王晴佳译,《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1期,第70~78页。

(30)参见希罗多德:《历史》,第546、472页。

(31)荷马:《伊利亚特》,第1页。

(32)同上书,第47~48页。

(33)希罗多德:《历史》,第1页。

(34)同上书,第412页。

(35)唐纳德·拉特纳:《希罗多德的史学方法》,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89年英文版,第189~210页。

(36)希罗多德:《历史》,第15页。

(37)希罗多德:《历史》,第15页。(www.daowen.com)

(38)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7页。

(39)参见莫米利亚诺:《希腊传记的发展》,剑桥1993年英文版,第68页。

(40)转引自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第1分册,第35~36页。

(41)莫米利亚诺:《希罗多德在历史编纂史中的地位》,《史学史研究》,纽约1985年英文版,第141页。

(42)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373页。

(43)G·B·格伦底:《修昔底德及其时代的历史》,转引自吴于廑主编:《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选》,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页。

(44)参见G·s·施林普顿:《古代希腊的历史与记忆》,麦克吉尔女王大学出版社1997年英文版。

(45)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2页。

(46)J·B·伯里:《古代希腊的历史学家》,第76页。

(47)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17页。

(48)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第1分册,第39页。

(49)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119页。

(50)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4页。

(51)同上书,第6页。

(52)同上书,第19页。

(53)同上书,第108页。

(54)同上书,第18页。

(55)同上书,第17页。

(56)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18页。

(57)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2页。

(58)同上书,第17页。

(59)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陈恒、宋立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页。

(60)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27~29页。

(61)同上书,第31页。

(62)同上书,第33页。

(63)同上书,第35页。

(64)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10页。

(65)同上书,第59页。

(66)同上书,第115页。

(67)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第1分册,第42页。

(68)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2页。

(69)同上书,第17页。

(70)同上书,第16页。

(71)同上书,第17~18页。

(72)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148页。

(73)参见同上书,第55页。

(74)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第52页。

(75)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第50页。

(76)保罗·卡特里奇主编:《剑桥插图古希腊史》,郭小凌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77)关于色诺芬的史学家地位,古今学者意见不一。褒之者称颂他的文才与多产,贬之者对其倾向斯巴达的政治观点颇多非议,并说其缺乏深刻的思想性。大致是古代学者褒之者众,而近世学者贬之者多。

(78)培根:《长征记》英译本序言,见色诺芬:《长征记》中译本卷首,崔金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页。

(79)参见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7~60页。

(80)《长征记》英译本序言,见《长征记》中译本卷首,第5页。

(8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