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文化论略中的瓦当书法表达与艺术效果

汉文化论略中的瓦当书法表达与艺术效果

时间:2024-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瓦当书法正是利用有限的空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种美,达到了与印章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正因如此,唐宋以来,瓦当已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此外,秦代带纹饰的圆形瓦当,中央无大圆柱,而汉代的则必有圆柱。

汉文化论略中的瓦当书法表达与艺术效果

第四节 瓦当艺术

汉代瓦当融书法、绘画、雕刻和工艺于一身,是实用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是值得称道的,故有“秦砖汉瓦”之誉称。其艺术性表现在:

其一,取材美

汉代瓦当纹饰的题材是十分丰富的,瓦当纹饰的取材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神话世界和人间生活的各个部分。从幻想中的猛兽饕餮龙凤、四神图腾,到自然界各种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房屋、人物、云彩以及各种抽象的几何线条,组成的图案和文字表达出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情感等等,描绘出了一个龙飞凤舞、鹿奔虎啸、鸟飞鱼跃、祥云缭绕的极为丰富饱满、充满着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力的艺术世界。以艺术特有的敏感触觉,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容纳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种内容。

其二,造型美

瓦当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除瓦当自身体积的造型外,更多的是纹饰的造型。我国古代瓦当一般都是半圆形和圆形,圆弧是一种富有动感和韵律美的造型,作为纹饰造型的背景和映衬,能更加突出整个画面静中有动、方圆结合的呼应和统一,增强了艺术形象的整体性美感。汉代艺术的浪漫色彩在瓦当的造型上被很好的融汇进去了。它以大幅度的动作、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颇具野性的塑造出一个个飞扬流动而又古朴可爱的艺术形象。如四神、蟾蜍与玉兔纹瓦当,完全是粗线条、粗轮廓的大手笔,不做任何细部的直接描绘,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却增加了它们力量与气势的美,构成汉代艺术古拙质朴的风格,简而不俗,夸而不饰。

其三,结构美

瓦当是兼实用与装饰为一体的建筑配件,这就决定了瓦当必须在相当高度的屋顶、檐头的位置上,在有限的面积上,在仰视和远视的重重局限下,尽可能以最为醒目突出的构图形式来实现自己的装饰性。古代瓦当纹饰不论是在中轴线对称结构、辐射圆旋结构,还是在任意灵活性结构上,都力图做到主题突出、结构匀称,并顾及装饰效果的最大限度发挥,在这一点上是颇费匠心的。

图六十一 与天久长瓦当

其四,艺术美

瓦当文字多为篆书,少见隶书,在圆这一特定范围内,以圆就势,促长行短。互为辟就,不取方正。其书法不拘一格,烂漫天真,气韵安定,丰满舒畅,艺术价值很高。充分发挥了篆文书法的装饰艺术效果。据统计,瓦当篆文的变化就有120种之多,可谓奇丽壮观。篆书之美是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状结构之上,即在于它们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体自如、布局完满。瓦当书法正是利用有限的空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种美,达到了与印章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www.daowen.com)

东汉以后,瓦当艺术走向衰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东汉以后,瓦当越变越小,瓦当艺术的光焰逐渐黯淡下去。我们怀疑这与此后建筑技术不断提高,瓦当已不像战国秦汉时期直接扣挡于椽头而又有保护椽子的实用功能有关。瓦当被椽子上横置的檩条架高而脱离椽子,实用功能的丧失最终导致瓦当蜕变为无足轻重的纯粹装饰。同时伴随着佛教的传入,文字瓦当和图案瓦当逐渐衰落,莲花纹瓦当兴盛起来,还有少数的佛像瓦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宋以后,瓦当艺术日落西山,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汉代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瓦当还是我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对研究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代瓦当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的图案、文字有助于了解古人的历史渊源、习俗好尚,并对古代历史地理、思想意识的研究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正因如此,唐宋以来,瓦当已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早在唐宋文献中记载,当时人用瓦当做成砚台使用。清代随着金石学的兴盛,瓦当收藏之风大盛,康、雍、乾时期开始了对瓦当的专题著录,陈介祺、罗振玉这样的大学者都倾心于瓦当的搜集与研究。

秦汉瓦当的断代和分期。秦至西汉初期带圆形瓦当的筒瓦,制造方法是,先从瓦筒上横切到一半,再向下纵切成瓦筒。半瓦当从中央连瓦筒一起切开。因此在瓦的背面留有明显切痕。到西汉中期,瓦的制法采用一次范成,瓦筒则仅做半筒,瓦背没有刀切之痕迹。此外,秦代带纹饰的圆形瓦当,中央无大圆柱,而汉代的则必有圆柱。秦瓦当边狭,用手捏成,宽窄不匀,汉瓦当的边轮整齐。秦瓦面积不大,汉瓦面积小者也较秦瓦略大。[5]

【注释】

[1]新华网,2009年10月21日。

[2]《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

[3]刘庆柱:《汉代文字瓦当概论》,见《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

[4]对于此瓦当,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学者认为是秦的瓦当。对其出土地点学术界看法不一。

[5]陈直:《秦汉瓦当概述》,《文物》1963年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