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行政许可程序具备什么条件

行政许可程序具备什么条件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依法以颁发特定证照等方式,准许相对人行使某种权利,获得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我国《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行政许可程序具备什么条件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依法以颁发特定证照等方式,准许相对人行使某种权利,获得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的程序即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许可的步骤、方式、顺序和时限,是行政许可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行政许可的功能

1.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模式从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过渡。而行政许可是间接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行政许可,政府能够有效控制社会的生产经营规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能够有效地利用国有资源,避免资源、人力的浪费;能够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地维护国际间经济贸易文化交往的正常秩序,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2.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公民人身财产权利。

行政许可制度是防范不法行为,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机制。例如,国家对枪支、爆炸物品、食品、药品、机动车实行的许可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此外,行政机关还通过职业许可、资格许可等制度,限制某些特殊活动的从业人员数和从业条件,保障其本着促进公益和维护公众健康安全的原则并以合理方式向社会提供符合质量、数量、比例结构合理的服务。

3.保护已获得许可的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对人一旦获得某种许可,则可依法行使相应的权利,这种权利受到法律严格保护,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干预。例如,某企业取得商标许可,则享有使用该商标的独占权,法律保护其由此而获得的利益,任何侵权者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行政许可的程序

行政许可程序是行政主体的程序行为,指申请人向行政主体申请行政许可后,有权进行行政主体审查并向申请人颁发许可证的法定步骤、次序、方式。我国《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行政许可的申请程序

行政许可行为的前提条件是相对人提出许可的申请,相对人欲获得某项许可,必须向有关的行政主体先提出申请和证明自己符合许可范围的各种依据。申请是行政许可的前提,它的提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必须有明确的申请许可的意思表示

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要明确以书面形式表示出得到某项行政许可的意愿,要求必须明确具体,便于审批机关审核。(www.daowen.com)

(2)申请应在一定期限内提出

我国法律规定,有些行政许可申请,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提出,这是保证行政效率,督促许可申请人及时行使申请权的重要手段。

(3)应向许可机关递交申请书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主体申请许可,应当递交书面形式的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姓名、名称,申请许可的要求、理由、内容,从事该项许可活动的能力证明,从事该项活动的场地及设备和卫生环境的说明和证明等。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许可申请还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

2.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核

(1)对申请的审核

行政主体在接到申请人的申请后,开始行政许可程序,依照法定权限进行审查核实。一般包括程序性审核和实质性审核两个方面:

第一、程序性审核

即审查核定申请许可的事项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形式,是否是向有权机关提出的申请,申请手续是否完备,是否符合规定的期限等。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行政主体,对申请人所提供的申请及附加材料必须认真地进行要件审查。要件审查主要是对申请书及附加材料的审查,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应予受理。不符合条件,则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第二、实质性审核

审查核定申请许可的事项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规范规定的条件,核定申请人本身是否具备从事该事项的行为能力,并进行相应的实地核对查实。行政主体在审核时,对申请及附件材料的内容无权直接变更,应向申请人提出变更的要求,由申请人自行变更,如果申请所列事项或条件与实际不符,行政主体应要求申请人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否则,应驳回申请。

(2)审核的结果

行政主体经审核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认为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同时,“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需要颁发行政许可证件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的下列行政许可证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