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做一个智慧型的懒惰的高中班主任

做一个智慧型的懒惰的高中班主任

时间:2023-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考:今天的高中班主任工作内容,似乎多数都是体力劳动,既然事情做不完,责任担不完,我们是不是可以转换一下思路,少干一些体力活,多干一些智力活,做一个智慧型的懒惰的高中班主任呢?

做一个智慧型的懒惰的高中班主任

张学荣

一、班主任经历回顾

从教25年,担任班主任18年。回顾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青涩适应阶段

刚开始担任班主任的时候,由于所在学校的规模极小,虽然每个年级均只有一个班,但却有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整条战线。这种班级结构的学校,必然对应师资(尤其是高中教师)极度匮乏,因此根本不可能有老教师带领自己。这时的我,基本上靠自己独闯,所以认为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和什么样的班级,只要自己有热情,都能把他们带入优秀的高等学府。但几届的结果却屡屡受挫。随后开始模仿其他学校和别的年级班主任,逐渐熟悉了班主任的日常工作。

2.爱心融入阶段

随着自己孩子的出生和成长,在班级管理中更多地融入了父亲的角色,从关心学生的成绩为主,逐步转移到让班级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主。

3.期望有自己特色阶段

在连续带过高2006、2009、2012、2015届4届高中之后,虽然每届的高考成绩都还不错(尤其是2012和2015两届,班级本科文化硬上线100%),但越来越觉得高中班主任工作应该有一个新的突破了——期望做一个智慧型的懒惰的高中班主任。

二、为什么想做智慧型的懒惰的高中班主任

1.近年来多届高中班主任经历的深切体会

众所周知,高中班主任事情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压力(安全压力、升学指标压力、主管部门的多项迎检和考核压力等)越来越大,学生内心越来越难读懂,家长越来越“专家”,社会对教师越来越多指责。

以前认为:高中三年一届的学生是一代人,现在觉得是一届三年,年年都是新一代人。对与稍微年长一些的高中班主任来说,适应这些快速变化的学生似乎有跟不上趟的感觉。

思考:今天的高中班主任工作内容,似乎多数都是体力劳动,既然事情做不完,责任担不完,我们是不是可以转换一下思路,少干一些体力活,多干一些智力活,做一个智慧型的懒惰的高中班主任呢?

2.2015届毕业生的反省

高考后几位学生去应聘暑假短工,多次受挫后,一位在微信上发出了“除了做题,我们高三毕业生还能做些什么”的感慨。

某女生在高二时就曾打算退学去种兰草,在多次劝说下,最终总算读完高中,并考出了当年超过二本线35分的高考成绩,然而她却拒绝填写本科志愿。

同样,在高考志愿填报期间,数名学生认为,我上了一本线或二本线,但我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我的自愿,以前的一切决定都是家长和教师在帮我做参考。

思考:在普高教育中,我们因为有太大的升本任务,在教学和学生素质培育上,过分关注了他们的文化成绩,班主任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在文化成绩的提升上。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我这个班主任在高三这一年里懒惰一些,不一味紧逼他们死读书,让他们适当多些时间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多些机会做些职业规划(至少有些思考),会是什么结果呢?

3.2015届高一运动会入场式的思考

现任班主任的高2015届3班,是我首次接手全部通过中考成绩录取入学的班级,55位学生来自近50所初中学校。入学半学期,通过观察,已发现这些学生在班级黑板报、运动会入场式准备方面的热情和能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从日常考试来看,他们的成绩的确不比我校的直升班强,但他们对自己的母校的认同感和自身的自信(当然更多的是盲目自信),却远胜于我校的百余名直升生。

思考:这个班的培养目标是否该重新审视?治班策略是不是应该大别与以前?

三、如何成为智慧型的懒惰的高中班主任

1.勤学习、常反思

既然不想把班主任工作干成体力活,就得勤学习,在学习和观摩中思考,我可以从别人那里借鉴些什么,我的班级管理工作怎样做才更有成效。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给我们启迪的班主任,如我校刘老师的班级小组自治模式探索、陈老师坚持不懈地用书信与家长交流、付老师坚持督促学生与老师主动接触交流的手法、张老师的耐心和学生个别谈心的方法;又如成都市优秀班主任叶德元、韩琼等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策略,更是在这方面给我指明了方向。

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先生不改一篇作文的教学过程,北京中关村中学朱军老师通过班服设计凝聚和提炼班级文化的操作,成都石室中学梁刚老师“教育走向科学”的研究等等,都为我们减轻班主任工作的体力强度、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提供了借鉴。

2.分析、提炼并凸显自身的特点或优势(www.daowen.com)

某新同学在进入高中的第一篇周记中写道:“曾经无数次设想:我们的班主任会是什么样子呢?一位美女还是一个秃顶的老头?”看来我们在接新班级之前,班主任就只有这两个形象——或赏心悦目的美女,或迂腐透顶的学究。

的确,今天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其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让我们很费解,有时我们还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意识远远超越我们。回避这些固然不是办法,主动想办法应对——寻找自身特点或优势,让学生能够信服班主任,“亲其师,信其道”才是上策。班主任如果没有令人愉悦的颜值,就必须有能够征服学生(尤其是新生)的独特的一面。否则,班主任不是美女,就只能是秃顶老头了。

不少教师很希望师生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但我很赞成深圳育才三中李轶中老师在《不做学生喜欢的班主任》报告中的观点:“班主任永远不可能成为学生的朋友。”无论你多么年轻,多么优秀,毕竟班主任与学生是两个不同身份的群体,我们追求的是师生人格的平等,而不是绝对的一样待遇。

这也进一步要求我们需要认真审视,自己作为班主任能够让学生信服的特点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并被学生所接受。找到了这些,并将其灵活运用,减轻班主任的体力活成分也不是没有可能。

3.调整的心态,做智慧型的懒惰的高中班主任

既然逃避不了班主任工作的繁重,如果又没有平静的心态,估计体力活只会越来越重。此时,不妨想想一些高兴的事:

(1)学生对班主任的价值的认同

学生毕业多年以后仍然恨之入骨或感激得泪流满面的,往往都是班主任。毕业生回校看望教师时,不自觉地要走访班主任(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例证。

(2)学生对任教学科的认同

在我校一直被提及的“班主任效应”,就是指班主任任教的这门学科,学生成绩都还算过得去。除了因为班主任的学科教学能力较高外,恐怕也是学生对班主任关心他们成长的回报吧。这或许是担任班主任最直接的收益吧。

(3)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学习的佼佼者

对普通中学的高中生而言,许多学生不一定考得起本科,或根本不需要考本科,为什么一定要强迫他考呢?再说,读大学真的是像我们在讲台上给他宣讲的那样重要和必须吗?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班级远期目标呢?学生应该有怎样的职业思考呢?

(4)你只是一个班主任,不可能改变学生的一切

魏书生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你不可能干完所有的事。”所以如何面对学生的调皮与不学习、不听话,如何面对家长的刁难,如何面对社会上太多专家的责难等等,也许我们已经有了答案。

有人常常羡慕发达地区和重点中学的教师和班主任。其实,每个班主任都会有自己的难处。北京某中学的某班主任说:“北京学生除了学习不行,其余什么都行。”由此可见,一直是我们羡慕的北京的高中班主任,他们工作中也有困难,比如指导他们学生的学习。我们普通中学的班主任工作有诸多困难,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5)你究竟需要些什么

面对多个部门、多个层面的各种考核,应对起来固然非常麻烦,但如果看过《上班奴》一书的人,一定会从中悟出:解决之道是——你一定要明白:这些考核对你意味着什么?你班主任工作需要的是什么?

思考:做自己必须做好且可以做好的事,你会发现,自己距离少干体力活的智慧型的懒惰的高中班主任已经不远了。

4.一届学生毕业了,你想给他们留下点什么

多数旅游者都喜欢在旅途中刻画下文明或不文明的痕迹,那么辛辛苦苦当了三年班主任,是否考虑:当学生走出你的教室,你给他们今后的人生留下了点什么呢?三年前制定的班级目标实现得怎么样了(尤其是对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的人生规划)?

当学生走出教室离开你的时候,面对空空的教室,班主任除了疲惫外,是否有一丝欣慰呢?

5.有计划地工作,可以极大地减轻工作的重复,并提高工作效率

我一直认为,学校工作虽然有许多偶发事情需要班主任及时处理,但班级管理工作仍然是有很强的计划性、延续性和历届可供借鉴的地方。

本届学生的培养目标、每个学期的工作重心、每个学月的阶段工作——高中三年要干些什么?高中第一期文理分班分科前如何管理,其余五期又如何管理呢?

班干部的培养与使用——核心班干部是哪些?如何扶持核心干部?其余干部如何培养?值周班委设置目的与操作?高三年级与高一、高二年级班干部设置与培养有哪些不同?

班级自治小组的设置与分配——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吗?2012届我曾经想将学习、清洁、板报、活动(如德育处任务)、座位等人员安排合并考虑,但实际操作却困惑很大(尤其是与座位的结合)。2015届跳出了座位的限制,思路大为开阔。我校刘老师的“班级小组自治”的小组“种子”设置的思路又给了我新的启示。

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班主任经历也在丰富,只要有一颗为学生终生负责的心,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努力,一定可以实现在工作效果不减的前提下,做一个智慧型的懒惰的高中班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