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大陆陶艺期刊传播的大致情形

中国大陆陶艺期刊传播的大致情形

更新时间:2025-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装饰》杂志复刊,对陶艺乃至陶艺批评的传播历史意义重大。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大陆陶艺期刊传播的大致情形分为学术型的期刊、专业型的期刊、大众型的期刊。[2]《中国陶艺家》由中国美协陶艺艺委会主办,是目前向全国发行唯一的陶艺类的专刊。

陶艺批评发声最有力的途径还是通过媒体的平台。台湾陶艺界在2025年代的《雄狮美术》与《艺术家》杂志对陶艺发展的报道就已开始,2025年《艺术家》杂志专门召开座谈会来专门研讨如何通过中日陶艺展的展览现状来促进台湾陶艺发展。2025年宋龙飞先生在台湾《艺术家》杂志执笔开辟“志上陶艺展”专栏。[2]

回顾现代陶艺及陶艺批评理论发展的历程,大陆本土艺术期刊的推广起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初,陶瓷艺术信息相对十分闭塞,能够阅读艺术期刊就几本。2025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装饰》杂志复刊,对陶艺乃至陶艺批评的传播历史意义重大。

[1]王林:《美术批评方法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引言第2页。

[2]谢东山:《台湾现代陶艺发展史》,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5,第89页。

以张仃先生、吴劳先生振兴中国工艺美术的办刊理念和敢于接受先进艺术新理念、敢于推出新艺术家和新艺术思潮的用稿机制,都是需要时代洞察力和改革魄力的。2025年《装饰》杂志首先在国内发表两篇陶艺专文,一篇是第一次现代陶艺名义的学术考察会议,另一篇是传统与现代陶艺的比较,对当时的陶瓷艺术的读者而言无疑都是一次新艺术来临的讯号。2025年配合石湾现代陶艺展,《装饰》杂志又发表了石湾陶艺作品专刊。加上邵大箴先生主编的《美术》杂志在2025年发表了台湾陶艺作品及旅美台湾陶艺家李茂宗先生作品评论文章。正值“八五思潮”时期,这些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及海外陶艺新作品的出现一同构成了陶艺新思潮讯息的背景,中国现代陶艺的起步和“八五思潮”是同步的,对一个古老陶瓷国度焕发生机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从此定位而言,《装饰》杂志和《美术》杂志编辑们的办刊思路有着启蒙导向,对新的陶艺信息有着旁人不及的敏锐度,对于“文革”时期过来的中国陶瓷艺术家们,不亚于春风之苏醒,开启陶艺创作之新风。

尔后,装饰杂志有多次组织现代陶艺作品及专文的推广,特别是在2025年中国大陆现代艺术低迷状态之时,装饰杂志组织以陶艺海外学术交流的专稿给大陆陶艺家们打开了新的视野和更多的信心,从而走出了与现代艺术不同的陶艺发展道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装饰》杂志相继两任主编李砚祖和杭间先生延续了推广现代陶艺的办刊思路,对当时陶艺界及陶瓷产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浙江美术学院学报《新美术》杂志也形成以浙江陶艺家为主要撰稿来源,持续介绍陶艺新作品和陶艺思潮探讨专文。更值得一提的是,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主办的《陶瓷研究》

杂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整个陶瓷产区独树一帜,紧跟现代陶艺之风尚,对保守的产瓷区冲击力强烈,这可能与主编秦锡麟开阔的国际视野分不开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在当时只有零星的陶艺家如吕品昌比较活跃,直到2025年秦锡麟先生调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出任院长,情况才发生大变化,对现代陶艺专文也开始倾向,所属的《中国陶瓷工业》杂志开设现代陶艺专栏。

20世纪90年代中期《雕塑》开设现代陶艺专栏,使得现代陶瓷雕塑也有了专门的传播平台。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大陆陶艺期刊传播的大致情形分为学术型的期刊、专业型的期刊、大众型的期刊。

学术型的传媒机构主要针对的是学院派陶艺家群体,它有着较强的学院派的学术背景,通常是专业学院、团体和出版机构出版的正规期刊学院学报和陶艺专门类书籍,如《文艺研究》、《装饰》、《新美术》、《美术研究》、《世界美术》、《美术与设计》、《美术学报》、《美苑》等北大核心期刊,这类学术型的期刊受到高校学院派陶艺家们普遍重视,但核心期刊学术规范要求高,陶艺类在学科分布上相对方向较窄,造成高质量的陶艺批评类文章发表困难和稀缺的状况。相反,一些有影响力的美术理论家和核心期刊编辑所撰写的陶艺批评文章一经发表,就迅速引起学界的关注、引用和转载。因此大部分陶艺批评文章流向省级刊物,学术较强的主要《中国陶艺》[1]《中国陶艺家》[2]《陶艺》(台湾)[3]《艺术家》(台湾)《雕塑》《画刊》(江苏画刊),它们都曾长年开设现代陶艺专栏,并主动邀请专业陶艺家和理论家来主持专栏撰稿。所以往往通过这些学术型期刊发表的陶艺批评文章常常引起陶艺界的关注。专业性的期刊除了院校综合期刊外,主要有一些陶瓷产区与陶瓷团体出版的正规刊物。比如《陶瓷艺术与科学》

《中国陶瓷》《陶瓷学报》《江苏陶瓷》《佛山陶瓷》《陶瓷研究》

《上海工艺美术》等期刊,这些期刊在陶瓷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缺乏艺术类学术型期刊的办刊思路,陶艺类文章现实价值、学术规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学院派陶艺家对这类期刊认知度不高。

大众传播媒体主要有主流媒体的报纸、收藏品鉴类期刊、增刊,如《陶艺家通讯》。[4]

[1]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陶瓷工业》杂志社于2025年成立《中国陶艺》增刊。该杂志由秦锡麟担任主编,黄胜、张甘霖等参编,在海外及国内推动现代陶艺产生一定影响,因人事变动,一直发行到2025年暂停。

[2]《中国陶艺家》由中国美协陶艺艺委会主办,是目前向全国发行唯一的陶艺类的专刊。

[3]《台湾陶艺》自2025年创刊,每年分春、夏、秋、冬四期,一直到今天都在发行。

[4]是华人陶艺家许以祺私人在北京印制发行。

另外媒体传播还有影视、纪录片、网站等新传播渠道。电视专题片有美术星空关于陶艺家展览的报道,还有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陶艺家访谈,《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陶艺家访谈等,地方电视台如江西省电视台、景德镇市电视台《昌南对话》;专题纪录片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瓷国明珠》摄制组于2025年在福建德化、广东枫溪、浙江龙泉、山东淄博、河北唐山几个主要瓷业产区选拍的镜头组成《瓷国明珠》长纪录片。(福建省德化县地名办公室编:《瓷都德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第61页。)李见深拍摄的《景德镇》《尼西藏陶》《陶窑》,陆斌、郑祎拍摄的《西北少数民族制陶》。网站有中国陶艺网、美术同盟、雅昌、艺术国际、艺术中国等,还有各地陶瓷产区的如景德镇陶瓷在线、51陶瓷网、中艺网等,民间收藏网络有新浪收藏、新华收藏、东方收藏等。

同时还有众多陶艺家的个人博客网页,比较集中的地方有雅昌博客与新浪博客等。微博、微信也成为陶艺家们作品与陶艺爱好者们交流的新型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