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国十二木卡姆舞和少数民族歌舞及其音乐

中国十二木卡姆舞和少数民族歌舞及其音乐

时间:2023-05-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素有能歌善舞的传统。在本书第一章第五节以民歌为侧重,对少数民族民歌作了介绍,本节将侧重于舞,介绍一些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据《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载,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有3345个。木卡姆的音乐表现力极为丰富。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十二木卡姆》列入第三批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乐舞歌舞队由一持小锣的舞者指挥。

中国十二木卡姆舞和少数民族歌舞及其音乐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素有能歌善舞的传统。对于他们来说,歌舞不是生活之外的装饰,而是生活本身。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宗教祭祀、婚丧嫁娶、丰收节庆、社交活动、游戏娱乐乃至生活中的各种重要事件,都有歌舞相随。

我国民族歌舞的内容丰富,体裁形式也多种多样。即使是同一民族的同一种歌舞,也因流行区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特色。许多民族的歌与舞两者很难分开,往往是歌舞并重。在本书第一章第五节以民歌为侧重,对少数民族民歌作了介绍,本节将侧重于舞,介绍一些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

据《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载,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有3345个。现仍在流行的主要有: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赛乃姆和男女双人舞藏族的囊玛、堆谐、弦子、锅庄;蒙古族的安代舞、筷子舞;哈萨克族的天鹅舞、劳动舞;朝鲜族的农乐舞、长鼓舞;傣族的孔雀舞、象脚鼓舞;景颇族的刀舞;瑶族的长鼓舞;土家族摆手舞壮族的蜂鼓舞;苗族的踩鼓舞;彝族的跳乐舞;高山族黎族的杵舞;西南多个少数民族的芦笙舞、铜鼓舞等等。

一、维吾尔族歌舞

维吾尔族歌舞多种多样并以快速旋转和动作复杂多变著称。流行极广的是赛乃姆和男女双人舞。

(一)赛乃姆

赛乃姆是一种大型集体歌舞,常在各种民间节日和晚会表演。各地赛乃姆虽然曲调不同,但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如演唱与歌舞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大致相仿;器乐引子以后,用若干首歌曲组成的舞蹈音乐,由中速逐渐加快进入高潮,最后以欢快热烈的终曲结束等等。终曲可能是歌曲演唱,也可能是单纯的器乐演奏。

(二)男女双人舞和手鼓舞

双人舞的动作简单,以对唱为主,间有对话,男子的表演幽默、风趣、诙谐,如《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等。

维吾尔族的手鼓舞是20世纪40年代才兴起的一种表演性舞蹈。主要流行在南疆、北疆各地。表演在手鼓的伴奏下进行,动作敏捷,音乐节奏多变,多用高难度的旋转和腰部技巧。

(三)木卡姆

木卡姆是由古代维吾尔族人民创作的集民歌、歌舞、器乐等成分的综合艺术形式。在15世纪以前就流行于新疆各地。无论是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东疆木卡姆还是塔里木盆地的多郎木卡姆,都有12套大曲,因此又称十二木卡姆。木卡姆既是维吾尔族的天才创造,同时大胆吸收融汇了西亚、南亚、北非一些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木卡姆”一词就源自阿拉伯语。20世纪60年代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木卡姆》是根据收集到的南疆木卡姆整理的。

木卡姆12套大曲中,每套又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木卡姆、穷拉克曼、达斯坦和麦西热普。每一套的穷拉克曼中都有名为“赛乃姆”、“朱拉”、“大赛勒克”等歌舞。“赛乃姆”、“朱拉”的篇幅短小,而第四部分“麦西热普”则由三至五、六首歌舞组成,篇幅较长大,节拍也较为多样。不但有3/4、4/4、3/4节拍,还常出现7/8节拍。木卡姆的音乐表现力极为丰富。“赛乃姆”和男女双人舞也出现在木卡姆的表演中,使木卡姆更加轻快活泼。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十二木卡姆》列入第三批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藏族歌舞

藏族的民歌与歌舞统称为“鲁谐”。“鲁”是只唱不舞。“谐”是载歌载舞。

(一)堆谐

堆谐是一种流行于西藏各地的民间歌舞。“堆”是藏语“上”的意思。西藏过去分为上、中、下三个地区,“上”泛指雅鲁藏布江日喀则以西至整个阿里地区,“堆谐”即这一上部地区的歌舞。由于表演时多用脚踏地,发出“踢踏之声”。堆谐的音乐分“降谐”和“觉谐”两类。降谐的音乐由引子和歌曲两部分构成,速度较慢,曲调悠扬抒情,富于歌唱性。觉谐由引子、歌曲、结尾三部分构成,速度较快,情绪热烈。大多数“堆谐”的歌唱内容都与宗教有关。

(二)弦子

弦子是流行最广的一种藏族歌舞,在西藏叫“嘎姆谐”,在四川叫“耶”。因领舞者边舞边拉牛角琴筒的弓弦乐器——“比旺”,当地汉人称它为“弦子”,故此得名。因最早流行于四川巴塘,又叫“巴塘弦子”。弦子的曲调简短,一般由两句或四句组成。没有单独由器乐演奏的段落,都是随歌唱伴奏。

(三)囊玛

囊玛是一种集藏族歌、舞、乐为一体的传统综合艺术形式。一百多年前起源于拉萨,长时期只在拉萨流传。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流传到日喀则、江孜等地。因在布达拉宫内的囊玛岗(内室)演出而得名。歌词基本为六字句,夹有较多衬字。有民间口头创作,也有上层喇嘛的创作。音乐结构工整,常见有“引子—歌曲”、“引子—舞曲”、“引子—歌曲—舞曲”等多种组合形式。引子由器乐演奏,曲调比较固定。歌曲部分曲调典雅,节奏舒缓,优美抒情。舞曲部分一般不唱,舞者随音乐起舞,整个表演在欢快热烈的音乐中结束。

2008年囊玛已列入国家第二批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朝鲜族歌舞(www.daowen.com)

朝鲜族歌舞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最为流行的是农乐舞与长鼓舞。

(一)农乐舞

农乐舞是朝鲜族人民表现农耕劳作的舞蹈。它源于古代祭祀和狩猎活动,后来发展成为农事劳动中的自娱性集体舞蹈。流行于吉林延边地区。

农乐舞歌舞队由一持小锣的舞者指挥。舞者先导手持写有“农者天下之大本”的大旗或类似的令旗,众人击着鼓、敲着锣、吹着笛并模仿着农事中的播种、浇水、收获等各种动作载歌载舞前进。以后又增加了官吏、猎人、农妇、舞童等各种人物和长鼓舞、假面舞、狩猎舞等独立舞蹈段。尤其是其中的“象帽舞”表演别具特色。舞者头戴系有两根长短不齐的飘带的特制斗笠,边击鼓,边转动飘带起舞,速度逐渐加快,将表演推向高潮。

农乐舞的乐曲多为朝鲜民歌,如《桔梗谣》、《阿里郎》等。伴奏乐器有长鼓、小鼓、小锣、笛子唢呐、太平箫等。

(二)长鼓舞

长鼓是朝鲜族的民间打击乐器,又名杖鼓。背着长鼓跳的舞,叫长鼓舞。鼓点既为舞蹈伴奏,鼓也成了舞蹈表演的道具。长鼓,木制双面鼓,粗而中空。因两端鼓腔大小不同,而发出高低不同的音。鼓上还设有可以调节鼓的音高的装置。长鼓舞多为女子独舞或双人舞,风格优雅;男子表演长鼓舞,尤显潇洒、活跃。几经演变,还有了长鼓舞群舞。长鼓舞以手部动作为主,配合灵巧的步伐表现舞者的内心喜悦。多彩的舞姿配合花样繁多的鼓点,构成了长鼓舞的独特风韵,舞者常常边击鼓边连续旋转,高潮时,可以一连旋转十数转。既显示了舞者的高超技艺,又渲染出热烈的演出气氛。

长鼓舞使用的伴奏乐器有:唢呐、竹笛、圆鼓、锣、箫等,乐曲也多为朝鲜族民歌,如《阿里郎》、《阳山道》等。

四、蒙古族歌舞

蒙古族的歌舞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自娱性民间歌舞,如“安代舞”;第二类是宗教性舞蹈,如“萨满舞”;第三类是表演性舞蹈,如“筷子舞”。

安代舞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自娱性集体歌舞。它源于萨满教的巫术活动,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主要流行于哲里木盟等东蒙地区。安代舞的动作简单,舞者左手叉腰,右手在胸前挥动彩色绸巾;右脚或原地踏步,或“踏步跳”,继承了载歌载舞的古老风习。

安代舞的音乐由若干首歌曲组成。这些舞曲多用商、徵、羽三种调式和2/4拍子、4/4拍子,使音乐在调式和节拍方面都能产生对比。用作安代舞的歌曲都比较简短,一般是由上下两个乐句或“四头句”构成。集体舞蹈时,一人领唱众人相和,围成圆圈而歌,边唱边舞,情绪甚为热烈。

五、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结构

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共同特点是旋律的歌唱性和节奏的舞蹈性。其音乐结构有以下四种形式。

(一)用一首分节歌式的民歌,多段歌词反复

歌曲短小,一般为上下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表演时常常重复最后一句旋律,由器乐演奏作为歌曲的间奏,舞并不停歇。这种音乐结构,一般用以表现简单的内容和比较单一的情绪,在各民族中被广泛使用。如维吾尔族舞的双人舞《阿拉木汗》等,藏族的弦子、锅庄等集体歌舞的音乐结构也是如此。

(二)民歌与舞曲相结合

这种结构一般都有器乐引子,或作为独舞段落表演,或作为歌舞的准备。主要部分是歌唱与舞蹈相间,边歌边舞;或以歌唱为主,舞蹈为辅;或歌停舞不停,以舞蹈为主。如藏族的“囊玛”、“堆谐”等。

(三)把不同调式的几首民歌有机结合,再加上器乐引子与间奏,组成歌舞套曲

这种结构形式在音乐上有调式、调性、节拍、速度以及音色方面的对比,音乐表现力较为丰富。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赛乃姆”,蒙古族的“安代舞”等。

(四)只用一首或几首舞曲作伴奏,即使用歌曲曲调伴奏,也并不歌唱

实为一种单纯的乐舞。如傣族的孔雀舞、景颇族的刀舞和在西南许多少数民族中流行的芦笙舞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