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古斯塔夫·马勒的作品欣赏

古斯塔夫·马勒的作品欣赏

时间:2023-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斯塔夫·马勒1860年7月7日生在波希米亚卡里什特的一个犹太小商人的家里,从小显露音乐才华,15岁时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成绩优异。马勒从这位中国大诗人的作品中得到共鸣,力求用音乐体现其诗意中的人世间的悲愁和对生活的眷恋。然而,马勒生前未能亲自聆听自己这部作品的演出,他于1911年5月18日因心脏病发作逝世,终年51岁。

古斯塔夫·马勒的作品欣赏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生在波希米亚卡里什特的一个犹太小商人的家里,从小显露音乐才华,15岁时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成绩优异。19岁起在布拉格、莱比锡、布达佩斯汉堡和维也纳等地的歌剧院担任乐队指挥,从事音乐创作活动。1897年至1907年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1908年至1911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任首席指挥兼爱乐交响乐团指挥。马勒处于奥匈帝国迅速走向没落的艰难时代,他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同情遭受剥削压迫的工农群众,不满俾斯麦、威廉二世的民族压迫和战争政策,对软弱无能的维也纳皇室一直采取不逢迎的态度。他在维也纳的艺术活动是困难的,他按照自己的艺术标准和理想进行歌剧院的演出排练以求提高艺术水平,而且他选择的剧目十分丰富,包括一些受到不公正的冷遇的作品,他为此受到维也纳市民的尊敬和欢迎,但他的开拓性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苛刻的严格要求,往往又遭到他的反对者的非议、舆论的攻击,甚至皇帝本人的责难。1907年,他被皇家歌剧院解雇,其宠爱的年仅4岁的长女也于这一年夭折,他自己被医生确诊患有不治的心脏病,死亡的阴影从此笼罩在他的脑海里。

马勒是热爱生活的,他怀着一颗恻隐之心来观察世界,自己构筑一个乌托邦,企图探索回答他所困惑的现实问题,用音乐使人们越过庸俗的生活到达他所幻想的、充满人类之爱的世界,使人类变得更高洁。他的交响曲作品反映出作曲家这种道德伦理说教的思想哲理,第一D大调交响曲(1885~1888)同其歌曲集《流浪少年之歌》(1884)相联系。第二c小调(1884~1894),第三d小调(1895~1896)和第四G大调交响曲都加进女声独唱、合唱和童声合唱,唱词选自他的歌曲集《少年魔角》(1888~1889)。第五#c小调(1901~1902)、第六a小调(1903~1905)和第七b小调(1904~1905)交响曲同他的歌曲集《丧儿悼歌》(1901~1904)有关。他后期的作品则反映作曲家从幻灭走向悲观失望的伤感情绪。1908年,他写成交响乐与声乐套曲《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英文:The Song of the Earth),取材于汉斯·贝特格(Hans Bethge)用德文翻译改写的7首中国唐诗,谱写为6首歌曲组成的交响乐套曲。其中李白的诗有4首,即第一乐章“咏人世悲愁的饮酒歌”中的七言古诗《悲歌行》,第四乐章“咏美女”中的七言律诗采莲曲》,第五乐章“春日的醉者”中的五言古诗《春日醉起言志》,而第三乐章“咏少年”中的原诗,至今尚未查对出来。李白(701~762)由于佞臣的排挤,遭到唐玄宗的冷落,他愤世嫉俗、豪放不羁,时常在诗歌中流露出孤寂伤悲之情,他借纵酒、寻仙、访道和纵情山水以消愁解愤。马勒从这位中国大诗人的作品中得到共鸣,力求用音乐体现其诗意中的人世间的悲愁和对生活的眷恋。第二乐章“秋日的孤独者”描写寒秋孤影的萧瑟情景,原诗作者至今尚未查对出来,有人认为是张籍(768~830)的诗的改写。第六乐章“告别”选用孟浩然(689~740)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701~761)的《送别》两首五言古诗,表现出作曲家复杂的悲剧性的内心矛盾,痛苦地唱出辞别尘世的悲泣的哀歌,又流露出对大地的眷恋之情,以一段颂赞春回大地的诗情画意描写,仿佛要把人们带进“极乐永生”的另一个世界。这部作品于1911年11月20日在慕尼黑由他的崇拜者、德国指挥家、钢琴家和作曲家布鲁诺·沃尔特(Bruno Walter,1876~1962)指挥首演,不少评论家公认是一部杰作。然而,马勒生前未能亲自聆听自己这部作品的演出,他于1911年5月18日因心脏病发作逝世,终年51岁。马勒一生写了10部交响曲、3部用管弦乐伴奏的歌曲集、一部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和康塔塔《哀诉之歌》(1880)等,其中他于1910年写的第十#F小调交响曲未完成,由英国音乐学家德里克·库克(Deryck Cooke,1919~1976)根据作曲家的草稿续补而成,于1964年在伦敦首演。他生前因其作品富于灵感式的“自我”个性表现,又大胆运用怪僻奇异的和声、配器与作曲技法以及充满着戏剧性、悲剧性的标题性内容构思,引起同时代一些作曲家、评论家的非议和批评,他的音乐风格被斥为折中主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伯恩斯坦、布莱兹、海廷克、索尔蒂等指挥大师的鼎力演出宣传,马勒的作品在欧美各国的听众愈来愈多,对他的交响曲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