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任

离任

2002年8月,我在香港工作五年任期届满的时候,胡锦涛和曾庆红同志在北戴河找我谈话,通知我中央调我回京的决定,谈话中对我在香港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说了一些鼓励我的话,我表示,坚决服从中央的安排。

当天,我在返回香港的路上,心情是复杂的。人非草木,在港工作数年,我对香港产生了感情。我在港结交了不少朋友,彼此建立了友情,现在要分手,自然有些依依不舍。然而使我感到欣慰的是,这几年我和我的同事对中央驻港机构如何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了中央交给的各项任务。我在这个节点上离开香港是很合适的。

我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返回香港,随即安排一些必不可少的辞行活动,我分别向董建华行政长官和霍英东副主席以及社会知名人士辞行。

董建华特地发表了一篇书面谈话,随后又专门为我饯行。

董建华在书面谈话中说,中联办在姜恩柱主任的领导下,一直按照基本法积极配合特区政府的工作,共同维护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中联办致力于增进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和联系,大大加强了香港方面对国家的认识,促进广大市民对回归祖国后新身份的认同。

董特首在这里提到中联办致力于增进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和联系,实际上是指我们中联办组织协调香港各类团组去内地参观和组织安排内地团组来香港交流。据不完全统计,这五年来,我们中联办协调组织了4000多个香港各类团组,共约17万人次去内地参观访问,其中包括不少香港青少年团组去内地参观,通过这些参观增加了香港各界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我们中联办还组织协调内地2500个团组约5万人次来香港交流,向香港各界人士介绍祖国的情况。

9月14日,董建华特首和夫人董赵洪娉在礼宾府为我和我夫人朱曼黎举行饯行晚宴,特区政府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主席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共100多人参加。董先生在席间发表了热情洋溢、情真意切的讲话。他还代表特区政府赠送给我一只银盘,上面写着“一寸丹心为国为港”。许多朋友纷纷过来向我敬酒致意,气氛非常热烈,我和我夫人深受感动。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也分别为我饯行。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团团长是一位曾长期任香港爱国学校校长的吴康民。庄世平政协常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银行家,为国家做出过重要的贡献,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称赞。庄老当时已年逾八十,他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常委亲自去礼品店定做了一面镜框,上面写着“爱国爱港港人怀念”八个字赠送给我。这些都使我深受感动。

9月16日,中联办在会展中心举行酒会,欢送我离任和欢迎高祀仁同志履新。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董建华行政长官,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吉佩定、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员熊自仁中将,特区政府主要官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外国驻港总领事和外国驻港商会,香港各大社团、商会,中资机构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约2600多人参加。

董建华特首在讲话中除了对高祀仁同志表示欢迎外,他说,姜主任在香港工作期间,广泛联系和团结香港各界人士,为增进香港同胞对国家的了解和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特别是在执行中央政府赋予的职责方面,姜主任一直坚守“一国两制”原则,确保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贯彻落实。他对姜恩柱主任为香港平稳过渡及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所做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在致辞中向大家道别。我强调指出,香港回归五年来,“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开端,这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董建华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以及香港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为能同广大香港同胞一道,亲身参与在香港全面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的伟大实践,感到无比的荣幸。我对董建华行政长官、特区政府以及香港各界人士关心、支持和配合我们中联办的工作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接着,我向大家介绍了我的继任高祀仁同志。然后我说到我阅读香港这本书的初步体会。我说:“刚到香港的时候,我曾经说过香港问题好比一本深奥的书。经过这五年时间,我更加深切地感到,香港这本书是香港同胞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奋力拼搏写成的充满爱国情怀的书,是一本与祖国内地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交相辉映的书,是一本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不断增添新篇章的书。”

那几天我还到中联办各部门看望大家,同大家告别。过去五年多时间我同中联办的同志们一起工作,建立了感情。大家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经常加班加点。我们一起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日升月落,工作无论多么困难,多么复杂,大家都能出色地完成。中联办这支队伍是一支优秀的队伍,我为能同这支队伍合作共事而感到高兴和自豪,现在要同大家告别,真有些依依不舍。

那几天,香港阴雨连绵,白天我忙着处理文件,接受媒体采访,晚上参加一场又一场为我举行的送别晚宴。活动结束回到住所,已是夜深人静,有时我很快入睡,有时却丝毫没有睡意,过去五年的风风雨雨,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在脑海中浮现。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经过过去五年的工作实践,我更加深刻地感到香港地位的重要、情况的复杂以及今后实施“一国两制”方针的艰巨。

9月18日上午,我最后离开中联办办公大楼的时候,中联办的同事和员工把走廊过道和大门门厅挤得满满的,前来为我送行,场面十分感人。我怀着感激的心情挥手向大家告别。

我在香港的工作就此结束,但我对香港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未就此停止。我所关心的问题主要是香港今后的政治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