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搭理学校的教工
误区:教工就是学校雇用的工人,学生不必搭理他们。
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往往只注意到教员,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及教自己课的老师,不教自己的或不是自己这个年级的老师往往放在第二位,而对学校的职员、职工就不那么“重视”了。试想,一个学校如若无后勤部门的教学保障,没有医务室、图书馆、食堂、保卫部门的配合,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学校吗?再说,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不可能不与他们打交道。因此,中学生与非教学人员的交往,也是学校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内容。
1.要懂得尊重他们的劳动
中学生如何与非教学人员交往?最主要的是要尊重他们。这不仅表现在见面打招呼,叫一声“老师”或问一声“师傅好”,还应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如上学时,有些同学直接骑车进入校门,对门卫不予理睬,甚至有的值班人员在后面追着喊着让同学把自行车停放在车棚,而前面骑车同学毫无反应,长驱直入。有个别同学还因校门卫阻止他们骑车进入校园而与之发生口角。这反映了同学们对门卫的不尊重与自身文明素质不高。
食堂的工作人员为同学们准备好可口的饭菜,当同学们进入食堂时,应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就餐时应尽可能注意食堂卫生。有的同学,把不喜欢吃的饭菜随便扔,甚至扔到地下,一方面是浪费,另一方面是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尊重。如果对伙食有意见,可以通过班主任老师反映到有关方面,绝对不能与食堂工作人员当面顶撞,甚至大吵大闹。
阅览室、图书馆是同学们课余时间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同学们博览群书,吸取知识,开阔眼界。对图书馆、阅览室的老师,同样要有礼貌。在阅览室看书,要遵守纪律和室内规则,不得喧哗,看后将书放回原处。
借书要遵守借、还书时间,此外,要保护好图书。学校有上万册图书,有些图书磨损后,要由图书馆的老师们一本本重新修整好,包好牛皮纸封皮。同学们对图书的爱护,也体现了对老师们劳动的尊重。
有个同学借了本新书,读完后不仅按时还了书,而且还给书包上了皮。事情虽小,却体现了这位同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好品质。这种做法能不令图书馆的老师们高兴吗!试想,如果你还回的图书又脏又破,老师还愿意再借图书给你吗?有的同学为此与老师顶撞,不愿意赔偿,这是不对的。这一方面说明你缺少爱护公物的好品质,另一方面对老师无礼。不妨反过来想,你心爱的东西被别人弄坏了,你愿意吗?
物理、化学、生物除去理论课以外,还要上实验课。这是培养同学们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一堂实验课,授课的老师要认真备课,给同学讲好课。可是实验室的老师为了这一堂课,又要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呢?
比如化学实验,为这一节课,实验室老师们要把试剂瓶洗刷干净,所需的多种试剂一一事先配好溶液、装瓶、贴上标签、放在每一个实验桌上。每桌放的四五支试管,也都事先洗刷干净,倒扣在试管架上。此外,还有铁架台、酒精灯、火柴……
每节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视年级不同、上课内容不同而有差异。每个实验要摆26桌,若需试剂10瓶,仅此一项就要260瓶。洗、刷、装,夏天还好,一到冬天,尤其三九天,在冰凉的冷水中洗刷试管,一泡都是一个多小时,如此大的工作量,如此辛苦的劳动,同学们是不知道的。
实验室的老师们从未在同学们面前炫耀过他们的“功绩”,也未诉说过他们的“辛苦”。每一位实验室的老师都默默无闻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无名英雄”。同学们所学到的知识,做的每个实验也凝聚着实验室老师的辛勤汗水。所以,我们更要尊重这些老师,更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同学们进实验室,要遵守实验室规则,不能随意乱动仪器、药品,有的仪器不小心或由于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会损坏,另外也有安全问题。
此外,不能随意乱换药品和仪器,这样其他同学的实验会因物品不全而受到影响,同时也给实验室老师的工作增添了麻烦。因此,同学们应该爱护仪器、药品,做完实验后,将自己桌上的所用仪器摆好,将试管洗刷干净,主动帮老师把桌上的药品撤下,关好门窗,把实验室打扫干净。这种对待实验的态度和作风,定会受到实验室老师的赞赏,同时也是对老师们辛勤工作的最大理解和支持。
某个学校的同学大部分是本地的,还有来自河北、陕北延安、广东汕头及海南的同学。这些外地同学及郊区、县的同学需要住校。为了照顾这些住校同学的生活,学校特意成立了住宿生管理委员会,几名教师负责住宿生的生活管理,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11点,几位老师轮流值班,检查宿舍卫生,检查晚自习出勤及纪律,负责室内被褥、床单、枕巾的发放和换洗。碰到同学生病,老师们更是焦急。
一天夜晚,小韩同学突然发高烧,身体瘦弱的卢老师亲自骑车陪她去医院急诊治疗,这样的事不只一次。老师们对同学的关心、照顾似父母,而老师自己呢?轮到夜班,晚上11点以后才能回家。路黑不说,心中还惦记自己那独自在家的女儿,对这样的“妈妈老师”我们能不尊重、能不感激吗?
因此,同学们更应听从老师的教导,服从老师的指挥,遵守住宿纪律,协助老师搞好室内卫生。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才能使同学们的住校生活紧张而愉快。
除此之外,学校还有总务处、教导处、医务室、工厂……这里有辛勤工作着的许多老师,他们没有直接教你功课,没当你的班主任,但同样为你的健康成长辛勤工作着,你也应该尊重他们,因为尊师不仅是尊重个体的人,而且是对他所承担的工作、他所具有的知识的尊重。在学校中,当同学们也能尊重其他工作人员时,不更体现了同学们尊师的美德吗?
2.了解是尊重的基础
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确实不如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那样与同学接触多、联系密切、彼此间那么了解。因此我们就应抓住一切机会,增进自己与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情。
一次深秋,同学们外出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又恰逢下雨,同学们冻得直打哆嗦。回校后,食堂为大家熬了红糖姜水,虽是区区小事,但令同学们十分感动,大家立即写了感谢信,送给食堂,贴在墙上。
食堂的工作人员看到自己的劳动受到同学们的认可,得到同学们的好评,当然会更加努力地为大家工作。这不是一次彼此感情沟通、增加了解、增进友谊的良好机会吗?其实这样的机会还有很多,如逢年过节给食堂送封感谢信,节日邀请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开联欢会、搞联欢活动等。
教师节给教师赠送贺卡要考虑周全,注意别遗漏。当图书馆、医务室、实验室、管理宿舍的老师们收到学生赠送的那张小小贺卡时,他们会比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更为激动。如教师节中,高三(5)班的全体同学给管理宿舍的老师送去了贺卡,对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对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感谢时,老师们说:“这些学生真挺懂事,没有忘记我们……”
因此,中学生与学校非教学人员交往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态度上尊重他们
学校非教学人员虽不在教学第一线,但其工作的性质、目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是分工不同。因此,同学们在与他们的交往接触中,态度要诚恳,言语要尊重。不能有“不教我,就不能管我,管我也不听”的错误想法与做法。
(2)感情上热爱他们
一位教育家说过:“心地善良的人首要的一点就是爱人。他对共同事业的忠诚来源于这之中对人的热爱。”在与非教学人员的交往中,同学们更要加强自己对人的热爱的情感的培养和关心人的强烈意向,即对人一视同仁,与人真诚友爱地相处。
(3)行动上支持他们
凡是他们在执行任务或配合教学做辅助工作时,我们不因他们是非教学人员,就有意冲撞他们,不服从管理,而以一个中学生应具备的良好道德品质,从行动上,积极、主动、热情地支持他们,协助他们完成执勤、实验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