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上空的奇异闪光
丹东上空的奇异闪光
时间:1995年8月16日,21∶30
地点:辽宁丹东
目击者:任德章等
飞行物特征:火球形,橘红色
晚上21∶30左右,我们全家正在看电视。当时夜空晴朗,突然从窗外射进一道白光。我认为是闪电,但到阳台上向天空望去,天上的星星还在闪闪烁烁,只有少许薄云。我想,大概是有人夜间摄影打闪光灯,所以并没有特别在意。
闪电:暴风云通常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
可是第二天,妻子的同事在单位也谈到了此事,并说她的儿子和丈夫看见天空有一个很好看的“火球”一闪,转瞬即逝。我听后,不禁一惊,难道是飞碟?
为了了解当时的详细情况,以便给研究5FO的科学工作们提供一些可靠的资料,我对一些目击者进行了详尽的采访。
郝壮:那天晚上,我在福春广场听戏,看见天空有一个很亮的东西,长条形,由南向北平飞,飞得很快;飞到北偏东的方向一闪,就好像打了个照明弹似的,又有点像礼花,喷了点火星子(亮晶晶的)就没有了,一二秒左右的时间。
肖克锋:当时,我正在福春广场拉京胡为人伴奏,为配合口型,我一边拉一边不时瞅瞅演唱者。突然,我发现天空中有一排很亮的星,大概有三四颗吧,至少也有三颗,排成一行,相隔距离基本相等。由南向北略微向上一点飞行,飞得相当快。当时我以为是流星,还开了句玩笑,不知哪个星球要遭殃了那几颗星挺大,比一般星大多了,亮多了,能大好几倍。
王风华:那天晚上21∶30左右,我在阳台上煮花生。突然亮光一闪,面积挺大。我一惊,妈呀,什么东西?我往天上一看,有个像灯泡样的亮点向上穿过云层就没有了,红彤彤的。
林国梁:我看见一个很好看的火球,红色的,很大,在天空好像往前一蹭就没有了。
林宪生:我看见一个红色火球,边缘好像有点发蓝,挺大的,在天空往前一窜,就好像有个东西碰了它一下,有点像礼花那样一崩,落了点东西,就没有了。
赵玉深:那天我们在楼下乘凉,那东西就在我们前面楼角那地方(东边)闪了一下,和地光差不多,就像电焊的电弧光一样,在天空不太高的地方,也就三四十度角吧,挺亮,面积较大,没有声音。
综观以上目击者所述,尽管说法不尽相同,但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此物平行飞行;方向由南向北;发出过强烈闪光;速度极快,整个过程大约在2秒左右;很亮,橘红色的;没有任何声响。
那为什么目击者的说法又不太一致呢?据我推测,这可能与目击者看见飞行物的时间和角度有差异或者在那一瞬间的感觉或印象以及表达能力不太一样有关,毕竟给人观察的时间太短暂、太突然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目击者在接受采访时,都是极为诚实、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