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多变的UFO

形状多变的UFO

时间:2002年10月31日凌晨2∶00至6∶00之间

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

目击人:赖宇宁

飞行物特征:形状多变,不停自转,且不断发出七彩光芒

2002年10月31日凌晨2∶00至6∶00之间,位于东经42°40′、北纬84°30′、海拔600米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两位目击者在该市西北方向的夜空发现一不明飞行物。他们随即使用索尼120型家用摄像机陆续拍了数十分钟的录像,并与《伊犁晚报》取得联系。11月1日凌晨2∶20至6∶00,该晚报的四名记者在不同方位用焦距数码机对再次现身的UFO进行了跟踪拍摄。该不明飞行物不停自转,且不断发出七彩光芒;形状有时为圆形,有时为六边形,且不停变化;没有声音,移动不明显,最后变小消逝。

事后,他们将其中的27张照片交给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先生进行评估。王思潮根据照片中该不明飞行物所表现的种种特点,排除了它是自然天象(如星星)、大气现象、高层建筑的灯光、直升机等人造飞行物的灯光之后,最后判断其为不明飞行物。

2004年4月9日,一向以严肃著称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以“我拍到了UFO”为题,对2002年10月新疆发生的一次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做了深入地报道,并请来当事人《伊犁晚报》记者赖宇宁和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不明飞行物研究专家王思潮进行专访。但是无论怎样,这一目击案例的科学价值都是非常巨大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段录像及有关照片是真实的,也因此它是非常稀有的。因此有专家将其列为,“自1998年昆明UFO录像和2001年云南泸沽湖UFO录像之后的中国第三段值得认真思索的UFO录像”,“近年最有价值的UFO资料之一”。

然而,有关这一事件的讨论并没有因此结束。接着北京天文馆的朱进博士,他也是近年对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较为关注的一名天文学家,在接受有关采访时称,就天文专业角度来说,新疆伊宁所处的经纬度正好可以较好地观察织女星,而且在那个时间织女星在西北天空也是最为明亮的,因此该不明飞行物最有可能是织女星。朱进博士还对目击者的拍摄手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首先,该UFO形状发生变化是由于摄像机自动调焦所致,被拍物体的成像有时发虚就会变大,同时显像呈镜头机械光圈的六边形,因此UFO呈六边形;其次,由于拍摄者是间断拍摄且没有固定摄像机位置,因此镜头中的UFO给人移动的错觉;最后,由于当时观测条件较好,大气发生了折射,因此在镜头里看有闪烁的感觉和颜色的变化。这些观点也得到了一些职业摄像师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