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也能上大学
穷孩子也能上大学
“我有钱上大学吗?”许多没钱的美国青年常常这样问,他们知道上大学就意味着一大笔花销,就意味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但事实上,世界上那些有雄心壮志的青年人们总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大学的学业。历史告诉我们,那些主导人类历史潮流的伟人们总是自学成才,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这似乎已成了一条定律。
在今天,大多数孩子们具备优越的条件获取高质量的教育,这要比丹尼尔•韦伯斯特以及詹姆斯•A•加菲尔德那个年代强100倍。所有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人都有能力获取高等教育,当然,条件是要有意志,坚强的意志力可以克服一切障碍,帮助你获得成功——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这样。
有一个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曾写过一这样篇文章:“5000个哈佛在校生里,有500个是完全或者几乎完全依靠自己所挣的钱支付学校开销的。他们并非来自穷困家庭,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可以挣到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多的钱。很多学生能够找到像撰稿、家教这样的工作,他们一年的收入从700美金到1000美金不等。”
“还有一些人能挣得更多。笔者的一位同班同学进校的时候身上只有25美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他真是特别艰难,但是到了二年级,他开始有钱了,在毕业前10个月的时候,他竟把所有的学费都付清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加起来要超过3000美金。”
“他通过给杂志社找广告,给出版社撰稿挣钱,在毕业后几个月他就结婚了,现在他在剑桥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纽约州斯普林菲尔德居住着一个穷苦的孩子,但是他非常热爱学习,他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业,取得成功。他来到斯卡奈塔第,在那里的联合大学里,他给一位教授工作,以挣钱支付学费。他租了一间小屋,那里就是他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他每个星期的伙食费从不超过50美分。在毕业以后,他开始对土木工程感兴趣,随后又将注意力转向桥梁设计。他获得了多项专利,而且还存下了大笔的财富——独立和正直帮助他踏上了成功的道路。
阿尔贝特•杰里迈亚贝弗里奇(1862—1927,美国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来自印第安纳州的美国参议员。以其历史著作最为闻名,最著名的是《约翰•马歇尔的一生》)上大学的时候仅有50美元,而且这笔钱还是从一个朋友那儿借的。他在学院俱乐部里做服务生,在大学一年级时又获得了25美元的论文奖。当夏天来临时,他回到农场干活,曾经破了全镇的割小麦纪录,无论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他总是随身带着他的书,只要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当他回到学校后,他被大家公认为最能干的人——他就是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完成了学业。
就在哥伦比亚大学里,杰里迈亚贝弗里奇他们班的班长靠卖农具挣钱,以完成学业。他的一位同学在上大学前曾在农场劳动了两年,在大学里兼职做家教、撰稿和抄写,通过不懈努力,他不但完成了学业,还能够经常贴补他年迈的双亲。他们都相信自己能够承担这一切,而且他们也真的做到了。
在芝加哥大学,成百上千的莘莘学子正勇敢地、勤奋地朝自己的理想迈进。挣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完全取决于获取工作的机会,当然也和学生们的能力和适应性相关。日报记者是大家最为渴望的一份工作,但是这种机会总是很有限,更多人选择了在夜校教课。还有的学生白天在公立中学教课,下午和白天在大学里做一些兼职,这样他们便可以完成学业、取得学位了。有一部分学生每天送报,这样他们每周可以得到3.5-4.5美元。当然,这还不足以支付所有的开销,他们需要找其他工作。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在市图书馆里做夜工,有的在夏天修建草坪,在冬天照看锅炉,这样他们每周可以得到5—10美元。更多的人则在俱乐部和餐馆里做兼职,还有的散发广告传单,有的学神学的学生在小镇教堂里工作,有两个人曾这样在一年内赚到了1200美金。有一个学生是市交响乐团的成员,他每个星期可以挣到12美元,另有一部分在大学邮局工作,每个小时可以得到20美分。
美国一所大学的校长最近曾经这样说:“总体上来说,我认为学生一边接受高等教育,一边自己打工支付学费,这是很有益处的。他们能够学到很多在学校中学不到的东西,并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尽管如此,我并不认为学生们要完全靠自己在外打工完成学业,因为繁重的工作会费太多的体力,而且有可能影响到学习成绩甚至对身体健康也不利。”
伟人们总是在逆境中长大。低起步对成就伟业并无任何障碍,一个靠自己打工挣钱完成大学学业的穷孩子,可能过得非常艰难,但是,他将学会怎样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困难,这些穷孩子在学校中总是佼佼者,在步入社会后也同样处处领先,而这都是那些富翁的孩子们所做不到的。农民的孩子、工人的孩子——这些就构成了我们国家的平民阶层,他们没有太多的钱,也缺少机会,但是他们是国家的好公民、未来的栋梁,整个社会都需要他们的支持。虽然目前还有很多困难,还受很多限制,我们都应保证他们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对他本人、对国家都是有好处的。我们应该积极鼓励这些年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加吉斯•B•弗罗斯特,毕业于佛门特州布莱特尔博罗市的一所高中,他在区小学任教6个学期后进了达特茅斯学院。当时他所挣的钱只够支付第一个学期的开销。随后他在学院花园帮忙,还曾做了一段时间的看门人。在上大学期间,他在一所高中做过兼职教师,在马萨诸塞州劳伦斯市的一所训导学校做过学监,在芝加哥哥伦布展览馆做过讲解员,在新罕布什尔州利特尔顿市的橡树山会馆做过行李搬运工,有一个夏天还在缅因州为一家出版社作过推销员——他的学生也没有像这样为完成学业而勤奋工作过。
费城的艾萨克•J•科克斯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了新罕布什尔州梅里登市的金姆博学院,后来又进了达特茅斯学院。在学习期间,为了交学费,他总是身兼数职,只要是这项工作他能胜任,他就从不拒绝。暑假里,他到怀特山酒店作服务生,后来还成了那儿的领班。跟弗洛斯特先生一样,他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4年中,理查德•威尔一直是一等奖学金获得者,他“把时间、精力和注意力投到了那些可以获取报酬的工作中”,从不放过任何可以挣到钱的正当工作——而在大学的4年中,他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把每一个小时以及挣来的每一分钱都花到了学习上。
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年轻有为的人士相信,大学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在是否能够承担上学的费用这个问题上没有表现出一点迟疑。很明显,他们都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个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曾有人对“穷学生到底要赚多少钱才能完成大学学业”作了一项详细的调查,被调查者是来自45所大学和学院的4万多名学生,数据表明:大学生们的年平均开支为304美元,最大平均开支为529美元,在一些小学校里,每年的最低开支在70—110美元左右。大多数人则在150-200美元左右,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年开支超过了1000美元。
在西部和南部的大学里,开支水平要低得多。例如,18所知名的西部大学和学院,学生年平均开支为242美元,而14所东部的大学和学院,学生的年平均开支则为444美元。
如下是关于东部一些高等学府的开支、工作机会的统计:
在阿姆赫斯特学院,那些最有前途的学生可以免交学费,10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学金,学校提供一部分免费宿舍,学校为学生提供低息贷款,学生可以勤工俭学,他们可以在学校做助教、餐厅服务生、速记员、楼层管理员、校报记者、洗衣房管理员以及帮助处理打折书,等等。每年500美元的收入足以支付全年的开销了。
博德因学院每年设立100份奖学金,50-75美元不等,“这些奖学金不与受奖者的行为习惯、社会特权挂钩”,在图书馆或者实验室勤工俭学的学生每年挣的钱足以支付其1/4的开销,这就相当于每学年300-400美元。
布朗大学每年有100多份奖学金,而且还设立了贷款基金。所收的公寓租金全部用于学校的服务管理,受资助的学生必须是刻苦努力和勤俭节约的,很多学生都能通过各种工作赚钱,人平均年开销为500美金。
哥伦比亚大学的人平均年开支为547美元,最低开支为387美元。在哥伦比亚,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怎样在这个繁荣的城市工作、挣钱,以完成学业。
康乃尔大学为品学兼优的大三大四学生免去学费,并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宿舍。学校设立了76份两年制的奖学金(200美元),大一新生可以通过资格考试获得奖学金,学校还提供512份州奖学金,很多学生勤工俭学,在学校做餐厅服务省、速记员、校报记者等,人均年开支为500美元。
达特茅斯大学设有300份奖学金,高于50美元的奖学金需与在班上的名次挂钩。学校提供一部分免费宿舍,学校为确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一些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获得每年250美元左右的收入,人均年开支为400美元左右。
哈佛大学设有275份奖学金,每份60-400美元不等。学校设有优惠贷款基金,为品学兼优、确有需要的本科生(除大一生)提供40—250美元的贷款。学校设有勤工俭学委员会,很多学生通过做速记员、打字员、记者、家庭教师、小店员、推销员以及歌手获得一定收入。人均年开支(除去服装费、书本费、清洗费、文具开支、实验室收费、社团会员费、书报订阅费和服务费)为358—1035美元。
宾西法尼亚大学在最近几年一直为350名学生提供总值为43242美元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受奖标准仅为品德一项;学校不提供无息贷款和免费住房;大部分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支付部分在校开销,少部分学生可以支付全部开销;人均年开支(除去服装费、交通费等)为450美元。
卫斯理综合大学为本科生免除全部或部分学费,学校设有贷款基金。“贷款者须生活节俭、品德优秀、无不良记录。”很多学生在学校勤工俭学,35%的本科生在课外时间做兼职工作,人均年开支为325美元。
耶鲁大学有一套完善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申请制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道德品质和经济情况,学校为确需资助的学生免除全部或部分学费,很多学生在校勤工俭学,人均年开支为600美元。
美国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女子大学,在那里,女生们也有很多工作机会。
密歇根大学有很多女生都自己挣钱。该大学女子学院院长伊莱扎•M•穆舍尔博士这样说:“他们大多数人通过做兼职教师赚钱。最为贫困的一小部分学生在上了两年后,不得不中断学业到外面打工,以获取足够的学费和生活费,当然这并不常见。大多数人通过兼职服务生便可解决生活费的问题了,还有一些人帮教授做事,有一些到教职工家照看孩子。有一个非常勇敢、勤奋的女生,曾到游艇上做服务生,后来她又去了,她的目标是100美元,如果赚到这笔钱,那么她的房租、伙食费以及来年的学费便可解决了。在我们这个内陆小镇上,要找一份好的兼职并不容易,很少有人愿意把工作机会留给我们这些在校女生。”
蒙特霍利奥克学院的玛丽•E•伍利女士曾说:“我认为即使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只要她愿意接受大学教育,她就能够办到。我知道,很多女生都通过做助教、打字员、速记员等挣钱以完成学业,还有很多学生通过做家庭教师、抄写员、裁缝或者利用假期到图书馆、公司、酒店、报社打工挣到了不少零花钱。在蒙特霍利奥克并没有太多机会让你挣到很多钱,但是女孩儿们总是能够找到各种路子挣到零用钱。”
蒙特霍利奥克现在有一整套完善的家政服务制度,在校学生每天到教职工家工作30—50分钟,每年便可以挣到100-150美元,以贴补其在校开支——这套制度最早是韦尔斯利学院实施的。不过当时只有一小部分教职工家庭能够享受家政服务。这种制度还未在布林莫尔学院、史密斯—瓦萨大学以及伯纳德—拉德克利夫学院真正实施。
坐落于城市的大学(如史密斯—瓦萨大学和伯纳德—拉德克里夫学院),其食宿开销要比坐落于郊区的大学更贵。对于一个女生来说,要一边完成功课,一边挣钱来支付大部分花销,这就难上加难了。
尽管如此,伯纳德—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很多女生还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们挣到的钱足以支付其服装费、书报费和交通费等。在伯纳德—拉德克利夫学院,本科生很难找到助教的工作,因为这里的老师大多数都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自己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打字员是这里最受欢迎的工作。曾有一名学生在一家公司工作得非常出色,为此,学校破格为他授予了学位。有一个从纽约来的俄裔犹太女生,在学校里办了一个小小的商店,她还雇用了好几个人来缝制女士内衣和童装,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够了所有的学费和生活开销。
“你的学生在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吗?”布林莫尔学院的领导们这样问本校老师。
回答是:“有一些,但不是很多。人均年最低开支在400-550美元之间,所有的开销都已包括在这里面。一些女生在图书馆做兼职,分发邮件、做助教、卖文具,这样他们能挣到一些钱贴补开支。那些做家教的女生,每节课可以得到1美元或者1.5美元,做得好的最多可以得到2.5美元。但是,想要完全依靠自己挣的钱完成学业是非常困难的,要一边好好学习一边努力工作——这几乎不可能做到。当然,有一小部分学生可以挣到所须开销的一半。”
有人曾经问过瓦萨大学的一个学生类似的问题。如下是他们的答案:
“为什么不?是的,我认识一个女生,她在自己的房门上贴了“此处出售衣物。”——她靠卖衣服挣了不少钱。这里确实有不少这样的女生,她们在晚上和周末拼命工作,靠自己的努力挣了不少钱,并且用这些钱支付学费和改善生活。”
“还有两个女生给一家巧克力奶酪工厂做推销。”
“有一个女生在体育馆里弹钢琴,有一些会画画的女生经常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卖,或者把作品送到纽约的商店里去卖;还有一些人为报社和杂志社撰稿;甚至还有人到波基普西去教小孩儿演奏乐器。就是这样,有很多女生自己挣钱支付自己的大部分开销。”几乎在所有的大学里,打字员、助教以及图书馆、实验室或者办公室助理等这些兼职工作都帮了不少的女生。除了在校的勤工俭学,很多女生在学校外的工作也给她们增加了不少收入。
达特茅斯大学前校长塔克先生曾经这样说:“有的学生半工半读,他们觉得很轻松,而且受益匪浅,但是另一些则觉得这样不但耽误了学习时间,而且挣到的钱也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在学校里,我曾见过很多富人的孩子成绩优秀,也见过很多穷人的孩子遥遥领先。在大多数情况下,贫困就像是一根马刺,激励我们前进。我认为,在达特茅斯,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给穷困的孩子提供了充足的机会,使他们得以完成学业。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有相当比例的达特矛斯人已经成了各个行业的精英,这是其他学院没有做到的。”
与上半个世纪相比,今天我们所拥有的机会要多出10倍以上。康乃尔大学前校长舒尔曼先生曾经这样说:
在我13岁的时候我就离开了家,对于未来,我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我仅仅是想去一个村庄,然后在那里挣一点钱。
我的父亲在邻镇给我找了一个安身之地.曰—萨莫塞德——一个有一千来人的村庄。在第一年里,除去食宿,我挣了30美元。想想今天的年轻人!每年30美元,从早上7点钟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但是,我仍然非常乐意来到这里。对于我来说,这是个开始。在我眼里,这个小村庄就是一个大都市。
后来,我到一家店铺当伙计,我就这样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在我的整个童年里,我所拥有的每一分钱都是辛勤劳动的结果。一年过后,我来到一家较大的商店工作,在那里我每年能挣60美元,我的薪水翻了一番,这样我就不再那么拮据了。
我在那里呆了两年,然后我离开了,虽然我的老板非常希望我继续留下去,但是,我决定要去上大学,接受好的教育。
我不知道怎样完成我的学业,我所知道的仅仅是:一切都得靠我自己的努力。在商店工作的日子里,我存下了80美元,而这80美元就是我的所有财产。
当我向我的老板讲起我的计划,开始,他极力劝阻我,他说这是一条多么难走的路,我会遇到很多困难,他说只要我愿意留下,他可以给我双倍的薪水。
那是我生命的转折点。一方面是我肯定能够得到的双份工资——120美元,还有职位的提升,120美元对于一些贵族富商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苦孩子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另一方面是,我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我知道这意味着难以想象的辛劳工作和自我克制,而且最后很可能一无所获。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了,我决不走回头路,即使失败了我也决不后悔。
带着80美元,我进了村里一所中学,为我上大学做好准备,我在中学里只能呆一年,因为我的经济状况不允许我呆太长时间。每天我都在认真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和代数,在接下来的40多个星期里,我度过了生命中最为艰苦的一段时间。在年末的时候,为了得到夏洛特敦威尔士王子学院的奖学金,我参加了该校的竞赛。由于我的准备并不是特别充分,当时我觉得希望很渺茫,但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我竟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得到了奖学金。
这辽笔奖学金每年仅有60美元,这看起来似乎是杯水车薪,但是,在30年后的今天,我敢说,这是我当时获得的最好的奖励,我曾获得过数不清的奖励,但是它们都没法和这个相比,因为这是我所获得的第一次成功,而这个成功对我是具有非凡的意义的,如果没有这次成功,也许我就不会选择上大学了,这次成功也为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事业打下了基础。
年轻的舒尔曼在威尔士王子学院呆了两年。他靠奖学金和在镇上为一家书店打工所挣的钱维持生计,在两年的大学生活里,他仅花了100美元。随后,他在一所乡村中学里当了一年老师,然后到新斯科舍的阿卡迪亚学院继续深造。
舒尔曼先生当年的一位同学说,他是一个非常优秀、非常有能力的人,在阿卡迪亚学院的几年里,他几乎包揽所有的奖项。在大学的最后一年里,舒尔曼得知消息,伦敦大学为加拿大的大学生提供奖学金,奖学金为3年500美元。这个阿卡迪亚的年轻人非常珍视这次机会,他非常渴望到伦敦继续深造。于是他参加了奖学金资格考试,这次考试聚集了加拿大大学生中的精英,最后,舒尔曼赢了。
在伦敦大学的3年里,舒尔曼先生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决定把它作为毕生的工作。他非常渴望到德国去,因为那里有哲学界最伟大的思想者。机会终于来了,伦敦希伯德学会提供每年2000美元的奖学金。竞争这笔奖学金的人有很多来自于牛津、剑桥,但是,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个来自爱德华王子岛的年轻人再次赢了。
舒尔曼先生在结束德国的学业后,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回到阿卡迪亚学院,在那里当了一名老师。不久以后,他被邀请到哈利法克斯的达尔豪西大学。在1886年,康乃尔大学设立了哲学系,怀特校长邀请这位年轻的加拿大人来主持工作。两年后,舒尔曼博士当上了康乃尔大学哲学学院的院长;1892年,舒尔曼又当上了康乃尔大学的校长,而当时,他仅有38岁。
阿默斯特学院一个很优秀的毕业生曾经做过这样的纪录(这对向往大学校园的孩子们来说有一定指导意义):
我入学的时候,口袋里仅有8.42美元。在第一年里,我挣了60美元,学校奖学金60美元,额外赠款20美元,借款190美元。我在大一学年里,平均每个星期花4.5美元。此外,我买书花了10.55美元,买衣服花了23.45美元,捐款10.57美元,交通费15美元,杂项8.24美元。
在第二年夏天,我挣了100美元。我在整个大二学年里做餐厅服务生,挣了4美元并且解决了部分伙食花销,租房每个星期花1美元。整个大二学年里,我共花了394.5美元。在这一年里,我共挣了87.2美元(包括伙食),学校奖学金70美元,额外受赠12.5美元,借款150美元。
在大三学年里,我租了一间挺不错的房子,每年花60美元,我通过给房主干活支付房租。通过做文书工作等挣了37美元,我在餐厅做服务生,完全解决了伙食费用,学校奖学金70美元,额外受赠55美元,借款70美元。全年的支出(包括伙食费、房租费和学费)为478.76美元。
第二年暑假,我打工挣了40美元。在大四学年里,我仍然住在以前那间房子里,仍然通过给房主工作支付房租。我全年都在餐厅做服务生,解决了伙食问题。通过做文书工作和助教,挣了40美元,获得学校奖学金70美元,获得奖金25美元,额外获赠35美元。大四全年的开支为496.64美元,这比其他几年都多,但是我获准在来年留校做老师,并且学校还为我筹集了一笔钱,使我能够不受经济问题困扰,顺利毕业。
全部开支为1708美元,我总共挣了1157美元(包括奖学金)。
有25个耶鲁大学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半工半读,顺利完成了学业。他们有的人做助教、抄写员,有的人为报社撰稿,做文书工作,还有一些人做兼职画工、鼓手、机械工和邮递员。如果他们不找工作,他们便不能挣到钱,没有足够的钱,他们便不能完成学业。
波士顿的一个区就有上万名学生,他们很多人来自乡村和工业小镇,还有一些人是从西部的农场来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需要自己挣钱,才能完成学业。曾有一句话说,没有挣到的钱便不是自己的财富。这些大学生为了上学而挣到的钱是其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财富——这种经历对其一生都有非凡的影响。
还是那句话,每个年轻人在判定自己不可能上大学之前,一定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