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酒换来无期刑
5.一顿酒换来无期刑
案
爹喝酒跑了媳妇
“再倒一杯!再倒一杯!”顾老四涨红着脸,举着酒瓶冲着铁杆酒友赵老二喊道。
“老……老四,你还能喝吗?”赵老二喝得舌头也不利索了。
“行了,你少喝点儿吧。”顾老四的媳妇从门外探进头来,冲着自己的丈夫说道。
“滚一边去,老爷们儿说话老娘们儿别插嘴!”顾老四冲着刘桂芬嚷嚷。
刘桂芬一看,“啪”的一声摔了门,索性去别的屋待着了。
哎,这样的场景不是一两次了。
话说这顾老四,平时也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干活还算卖力气,就是有个毛病——好喝酒。其实这酒,小酌怡情,大喝伤身。平时干活累了喝点解解乏,或者哥们儿弟兄凑在一起热闹热闹,也不失为一件美事。但像顾老四这样的,回回喝得不省人事,弄得别人以后喝酒都得躲着他的人还真不多见。
媳妇刘桂芬是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大道理也讲不出来,每次只能大吵一架了事。但这自己家男人又不能不管,有好几次刘桂芬都是求爷爷告奶奶地找别人把顾老四从酒场上抬回来,背地里没少抹眼泪。
早年间,刘桂芬刚从外乡嫁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了顾老四爱喝酒的毛病。旁的不说,就说这结婚当天晚上,本来应该是洞房花烛夜、夫妻恩爱时,没想到顾老四当天就喝多了。等到客人一走,顾老四已经倒在床上像一滩烂泥似的,别说洞房,叫都叫不醒。新媳妇一生气,把被子往顾老四这个醉鬼身上一扔,自己去别的屋睡了。等到第二天中午,顾老四才从宿醉中醒来,赶忙跑去向媳妇认错,直说自己因为高兴,多喝了几杯。新媳妇刚过门,再加上顾老四所在的地方喝酒风气比较浓,就埋怨了两句,这事儿就过去了。
刘桂芬以为顾老四喝大酒的毛病就是偶尔为之,没想到结婚之后才知道顾老四馋酒馋得厉害,天天就盼着哪儿有个酒局能喊上他,也不怕没有下酒菜,嚼个咸菜干,舔个硬糖块也不嫌,只要有酒就行!问题是顾老四本来酒量就不算大,但就是贪杯,又架不住别人劝,所以每次都喝个酩酊大醉。
因为喝酒,刘桂芬没少和顾老四吵架,可顾老四就是“狗改不了吃屎”,这次说完,下次别人一喊喝酒又颠颠儿地去了。慢慢地,刘桂芬也懒得说了,以后顾老四再在外面喝醉了也不去接了,就让他在主家睡,或者主家找人给送回来,直接往炕上一扔,落个眼不见心不烦。
转眼结婚快两年了,顾老四为了早日迎来老顾家的下一代,稍微约束了一下自己的酒瘾。媳妇刘桂芬倒是很争气,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了喜,看着肚子一天天地鼓起来,心想等孩子出生了,顾老四这个酒鬼就该收敛收敛,正儿八经挣钱养家了。
顾老四碍于老婆怀孕,倒是不敢造次,每次实在馋酒了就偷偷地用塑料瓶装一点,趁着去地里干活的时候过过瘾。当然最盼着的就是刘桂芬回娘家的时候,喊着酒友们解解馋。
几个月后,顾老四的宝贝儿子顾小林出生了。对于儿子的到来,刘桂芬心里可是长舒一口气,虽然比不上电视剧演得那种“母凭子贵”,但在“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的农村,也算是能挺直腰杆说话了。
而顾老四呢,有了儿子续上老顾家的香火,就觉得娶媳妇最重要的任务完成了,以后喝酒可是不用再看媳妇脸色了。这不,孩子满月酒的那天,顾老四又放开了,喝了个昏天黑地、烂醉如泥。可怜刚出月子的刘桂芬,抱着孩子哭了半宿,第二天就回了娘家。顾老四又美美地喝了几天之后,才看在儿子的面子上很不情愿地把刘桂芬从娘家接回来。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了三四年,眼看着村里其他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顾老四也心痒痒,盘算着一年到头就算累死累活地深耕细作,也比不上人家外出轻轻松松打工半年挣得多。
顾老四把想法跟刘桂芬一说,刘桂芬巴不得赶紧让他正经干点活,比天天泡在酒缸里强。顾老四就托人在一家公司找了个搬货、理货加看门的活儿,然后就兴高采烈地上班去了。
没想到不到两个月,顾老四就黑着脸,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刘桂芬一看,就知道他八成喝酒闯祸了,连问都懒得问。还真就是这么回事,顾老四晚上值班的时候在门房又和同村进城的人一起喝酒,喝多之后呼呼大睡,没熄灭的烟头把值班室给点着了,幸亏有巡夜的发现,顾老四才捡回一条命。公司说什么也不要顾老四了,工钱还全部抵了火灾的损失。
再后来,顾老四的名声算是传开了,再也没人敢帮他介绍工作。顾老四只能又干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本行。外出打工的受挫经历,让顾老四更加低沉,酒是越喝越勤,脾气也越来越大。
一天,刘桂芬被气得索性出门串亲戚。顾老四独自一人带着顾小林,倒上一杯白酒自斟自饮起来。四岁的顾小林懂什么,看着爹在那儿一口一口地抿着,也好奇地舔了一下,被辣得直吐舌头。顾老四非但没有制止,还得意儿子以后能给自己当个酒伴儿,所以就时不时拿筷子头给儿子蘸点酒尝尝。
刘桂芬走亲戚回来,看到顾老四竟然给四岁的儿子喝酒,气得和顾老四动起手来。顾老四本来就烦,再加上刚喝完酒,就把刘桂芬按在地上打了一顿。这下事儿闹大了,刘桂芬这么多年的怨气集中爆发了,连儿子也不管,卷上自己的衣服和细软,甩下一句“离婚”夺门而出。
顾老四呢,连追也不追。再后来,娘家那边捎话过来,让顾老四别去找了,娘家人也不和这个醉鬼姑爷来往了。就这样,因为酒,顾老四活生生把媳妇给“喝”跑了……
儿喝酒吹了对象
顾小林呢,跟着醉鬼老爹一直生活,别的本事没见长,酒量可见长,刚上初中就能喝个二两白酒。加上顾老四平时就疏于管教,顾小林小小的年纪就学会了逃学,天天和一帮顽劣学生一起浪荡,抽烟、喝酒、打牌,样样精通。顾老四呢,还把顾小林能喝酒当成优点,爷儿俩在家时还对饮几杯。这可真算得上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后来学校管得严,上课时间出不去了,顾小林便早上出门的时候偷偷从家里顺一瓶酒,和一帮兄弟们到学校操场的土坡后面开怀畅饮。班主任肖老师到教室一看,发现顾小林又逃课了就在学校四处寻找,正好将顾小林“现场抓获”,气得肖老师让顾小林马上叫家长。
到了下午,顾老四到了学校。肖老师还没和顾老四说话,先被他一身的酒气熏得往后退了一步。
“我说顾师傅,您怎么这么大酒味?中午还喝啊?”肖老师皱着眉头说道。
“中午来个人,陪着喝了点。”顾老四咧着嘴,嘿嘿地笑着。
“你知不知道顾小林在学校喝酒?”
“是吗,我不知道啊,我们爷儿俩也就是在家里喝点。”
“什么?!孩子这么小你就让他喝酒?”肖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男人嘛,喝点酒没事,从小得练练。”顾老四倒是无所谓的样子。
“你……哎,真是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的儿啊。孩子这么小,还在发育,喝酒会影响智力和身体,你作为家长怎么能这样呢?你知不知道!”肖老师真的是有些无言以对了。
“好嘞好嘞,老师,我回去管管他。”顾老四一看老师语气不对,赶忙赔着笑脸。
“行了,顾师傅,就这样吧,您当家长的也得以身作则啊!”肖老师叹了一口气,就让顾老四回去了。回到家里,顾老四也轻描淡写地说了顾小林几句,让他以后别在学校喝酒,省得老师又让叫家长。
肖老师果然说得没错,可能是从小喝酒影响了智力,顾小林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最末。等高考时,愣是没有考上,索性就回家待着给顾老四打下手干农活。
转眼又过了几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顾小林也不愿再吃干农活的苦,在镇里找了一家工厂当组件工。虽然每个月工钱不多,但对顾小林来说,手上可算是有了活钱儿了!可惜这顾小林,不像那些知道省吃俭用的有心人,而是有点钱就下馆子、吃烧烤、逛夜市,只要能美美地喝上酒,才不管存钱不存钱呢!顾小林就这么浑浑噩噩地打了几年工,一分钱也没攒下,有时候入不敷出还得管他爹要。
现在的顾老四是真有点着急了,为什么呢?这顾小林二十多岁了还没个对象,顾老四能不着急吗?顾老四觉得这村里人,娶妻生子让他抱上孙子才是正事,所以就买了点心和糖果,托村里的媒婆六婶给小林说个对象。
六婶其实也很为难,知道顾老四喝酒把媳妇都喝跑了,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顾小林又没有什么正经工作。顾老四好说歹说,六婶才应承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六婶从外村老赵家给找了一个姑娘,家境和长相都很一般。顾老四倒是觉得挺好,有个儿媳妇就行。顾小林本人也没啥太大的追求,两个年轻人就这么走动了起来。
一天,赵家做了一桌子酒菜,打算在家里招待招待顾小林,也算是正式“考察考察”,还特意叫了家里其他几个亲戚作陪。顾小林一听有酒喝,乐呵呵地就去了。
酒桌之上,大家推杯换盏。酒过三巡之后,顾小林就有点喝多了,舌头也大了,说起话来还带着脏字。赵家姑娘的大表哥一看,赶紧把酒瓶收了起来,直说今天喝得不错,下次再喝。
顾小林正在兴头上,哪能听得进去,嚷嚷着非得再喝。本来顾小林的表现就让赵家有些失望,再加上不停闹着要酒喝,别人怎么劝也不行。赵家姑娘的二表哥脸上挂不住了,本来就是二十多岁的愣头小伙子,说话也冲些,顾小林借着酒劲竟然当着众人的面儿和赵家二表哥对骂起来,话说得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一家人好不容易才给两人劝解开。
这场赴宴“考试”,顾小林就答了个“不及格”。再后来,赵家私下去顾小林村里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顾家爷儿俩都是酒鬼,说什么也不同意闺女和顾小林在一起了。
就这样,一场酒下来,顾小林的对象也吹了。
一顿酒换了无期
对象吹了,顾小林也没太当回事。但日子还得过呀,镇子里的厂子效益越发不好了,工钱还抵不上酒钱呢。顾小林索性直接进城寻找新的工作。
可顾小林一没有技术,二没有学历,想找个好工作谈何容易。后来,顾小林好不容易在劳务市场找到一个电子设备公司组装的活儿。这种工作看起来极其简单,就是在流水线上对设备进行固定和组装,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工作过程单调、枯燥、乏味,胳膊一伸一曲的动作,每四五秒就要重复一次,一天下来要好几千次。
顾小林也没得选了,想到工资要比原来镇里厂子强不少,就咬牙认头干了。工作期间,只要流水线一开,组装的工人们就得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每个时段还有必须完成的任务量,有时候上厕所都得跑着去跑着回。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下班回到集体宿舍,工友们个个都累得够呛。顾小林呢,又有了喝酒的理由,就盼着下班之后能喝个二两小酒,才好缓解一天的疲惫。
电子设备公司的加班制度非常地诱惑人,很多年轻人愿意吃点苦在正常上班之外再加点班,好拿一部分额外的加班费。顾小林才没有这样的心思和打算,回到宿舍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当然更少不了喝两口。不过,顾小林就不容易找到喝酒的伴儿了,大伙都愿意多加班多挣钱,谁愿意把钱花在喝酒上呢?
也是凑巧,公司的一个外地来的保安高大山,有着和顾小林相同的爱好。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可算是找到知己了,隔三岔五就要相约开怀畅饮一番。后来,顾小林实在是不愿再当这个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了,便申请换了一个轻松点的车间。这样一来,顾小林和高大山喝起酒来就更方便了。
话说这高大山,又高又壮,喝起酒来是不知深浅的主儿,喝得高兴了也是不管不顾。一天,高大山买上小菜,拎起酒瓶,跑到顾小林的宿舍里喝了起来。因为高大山他爹打电话说老家要拆迁能给一笔钱,所以两人一高兴,喝起来就有点忘乎所以。
天色已晚,两人还没有散场的意思。加班的工友有的已经回来,累得只想赶紧睡觉,可这两人在宿舍里借着酒劲儿高声喧哗,根本没法入睡。工友们看着两人都喝得脸红脖子粗,再加上高大山五大三粗的样子,只能心里默默地骂街,也没人敢往外轰。就这样,折腾到快十一点,高大山才心满意足地离去。这笔账,同宿舍的人早已记在顾小林的头上。
又过了一段时间,顾小林的酒友高大山被开除了。原来这高大山本来该他值班巡夜,没想到酒一喝大就给忘了。等到领导找不见人的时候,才发现高大山正扯着呼噜在值班室里睡觉。碰巧今天公司老板在场,扯起高大山就让他卷铺盖卷儿——滚蛋了。
按理说,顾小林的铁杠酒友因为喝酒误了事,应该给自己提个醒,没想到几天后自己也因喝酒误事被领导罚了工钱。郁闷的顾小林无处发泄,只能“借酒消愁”。晚上回到宿舍,顾小林的酒劲还没过,就开起了手机外放开始听歌。
本来顾小林回来得就晚,先回来的工友赵志强已经睡下了,却被顾小林手机里哇啦哇啦的歌声吵醒。赵志强好心地提醒了一下:“小林,手机声音调小一点,我要睡觉了,要不你戴个耳机听吧。”
“行了行了,睡你的觉,吵不到你。”顾小林今天被领导训了还被罚了工钱,心情很是不爽,打算听听歌缓解缓解,没想到来了个“不知趣”的赵志强。
赵志强一看顾小林那个样儿,只能自己黑着个脸用卫生纸搓成球放在耳朵里。
没想到过了几分钟,顾小林还是没有把声音关小或者插上耳机的意思,赵志强憋着气,又加大声音喊了一声:“顾小林,明儿还上班呢,手机关了睡觉行不行?!”
顾小林本来就是喝完酒憋着火回来的,一听这话心想:嚯,听你这口气是在教训我啊!就没好气地怼了回去:“你睡你的觉,别废话!”
赵志强一听,咽不下这口气:“你有毛病吧,你不睡觉别人还得睡呢,醉鬼!”
没想到这喝完酒的顾小林,一听“醉鬼”两个字,一下就火了。今天领导也是这么骂他的,所以一下子站了起来,指着赵志强就骂了起来。
赵志强忍了好半天,走上前就推了顾小林一把。顾小林喝完酒本来就站不稳,“啪”一下就坐在了地上,不由火冒三丈,站起来就和赵志强扭打在一起。可惜喝完酒的顾小林,身上本来就软,所以就结结实实挨了赵志强几拳。
被打的顾小林是“酒壮怂人胆”,从架子上就拿出平时切水果的小刀,一边喊着:“今天老子就要教训教训你。”一边朝着赵志强大腿刺了过去。
顿时,赵志强腿上就挨了一刀,鲜血直流,疼得他嗷嗷直叫,赶紧呼救。旁边宿舍的工友闻听之后急忙赶了过来,劝住顾小林,又架起赵志强往医院跑。顾小林一看满手的血,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吓得不敢去投案,连夜逃往老家。
顾小林这一刀不偏不倚正扎在赵志强左腿的主动脉上,而且刺口还很深,等送到医院的时候,赵志强的血压已经降到了零,最终因为失血性休克死亡。
后来,公安机关在老家将惊魂未定的顾小林抓获,法院最终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顾小林无期徒刑。
法
顾小林酒后行凶,持刀将同宿舍的工友捅死,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而且属于伤害致死的情形。按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要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一量刑幅度内被判处刑罚。
在司法实务中,对于行凶伤人案件,不是简单套用“人死就是杀人,没死就是伤害”的公式,而是要综合考虑犯罪人的犯罪动机、案件起因、主观目的、作案手段、事后表现等多种因素,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得出准确的罪名。本案中,顾小林是因为醉酒后与工友发生争吵,为发泄心中的不满持刀伤人。从顾小林犯罪行为本身来看,就是酒精刺激下泄愤行凶,而且捅刺的位置是在大腿部位,并非头、胸等致命部位,再加上被舍友劝阻后没有再实施新的加害行为。因此综合来看,顾小林是出于故意伤害的目的捅人,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构成故意伤害罪。
同样,对被告人判处刑罚,也不能简单地适用“一命抵一命”这种同态复仇的方式。刑罚不是单纯地用来剥夺被告人的自由或者生命,更应当起到惩罚、警示、挽救的作用。本案中,按照法律的规定,对顾小林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三种量刑都是在法定幅度之内。但最终,法院综合考虑案发起因是工友吵架等民间矛盾引发,顾小林也有认罪、悔罪的态度,因此对其判处无期徒刑。应当说,这样的刑罚既达到了制裁犯罪的目的,也起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因此,无论是轻微的犯罪,还是致人死亡的严重犯罪,都要做到罪行、责任、刑罚相一致、相适应。
理
在这个工友之间吵架引发的血案中,“酒精”无疑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但是,酒本身没有错,更不能成为泄愤行凶的借口,主要还得看喝酒的人能不能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人们常说“酒后失德”,但对于形形色色而且数量不少因喝酒引发的刑事案件来说,酒后失去的不仅仅是德行,还很可能是自由甚至生命。
在这个案件中,可真算得上是“爹喝酒喝成无妻、儿喝酒喝成无期”。顾老四作为家长,就因为贪杯的毛病导致老婆愤然离家。而顾小林呢,在父亲的影响甚至带领下,也沾染了嗜酒的恶习,最终因为过量饮酒后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必不可少。可以说,顾小林从不良习惯的养成直至行凶罪案的发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另外,顾小林本身易怒的性格因素也是其犯罪的内在原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良情绪在某些特定因素刺激下很可能引发丧失自控的不理性行为。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看,愤怒作为犯罪动机中情绪因素的一种,行为人常常容易发生暴力型犯罪,以此来宣泄自身的怒火。顾小林与工友之间几句简单的争吵本来仅是同事之间交往的一粒小火星,但是顾小林喝下去的一瓶酒,却让这小火星燃成了熊熊大火,既吞噬了工友的性命,又搭上了自己的自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