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之下冲动的惩罚

3.怒火之下冲动的惩罚

司机大志

大志是这个城市里的一名公交车司机。

四五年前,毕业于交通职业学校的大志应聘到现在的公交集团第六分公司,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专门跑K100路公交路线。

大志每天早起晚归,规律的生活对于他这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来讲实在是有些单调乏味。开始工作的第一年,大志还热情饱满,笑呵呵地面对每一名乘客。后来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以及这份工作的单调固化,大志多少也有些懈怠。有时候大志也会心生感慨,公司哪怕安排轮岗也行,一两年换一个路线,照现在的节奏,有可能一辈子都在跑这一趟线路。现在,大志自认为以他的车技和熟练程度,闭着眼睛都能从K100路的起点开到终点。

“师傅,等等,等等。”早高峰时段,大志早已习惯人们追赶公交车的节奏,一开始大志对乘客,尤其是跑着赶车的上班一族还是很友善的,他会等等,等大家都上车了再从这个车站驶离。大志想,大家都不容易。可是一人难称百人意,也会有的乘客嫌大志总是等人,开得太慢,并且如果车上人过多的话,会相应挤占公共空间,因此有时候也会接到一些乘客对他的投诉。

工作和生活有时候最可怕的就是温水煮青蛙。

在工作四五年后,大志也变得漠然了。多少有些应付差事一样,已经没有了刚刚工作时的激情,“热情服务”四个字也渐渐成了过去时。

这一天,大志如往常般,在属于他的K100路上,大志娴熟地驾驶着公交车,车到站了,他“噗”地一声打开车门,随即就关上,然后快速驶出该站点有二三十米,后面有三个人追着车,“师傅,等等,等等……”大志心想,“等你们还有个完啊,这么多乘客,有的要快,有的需要等,我怎么弄你们也不会满意!索性我就看自己的心情得了。”

望着K100路远去,没有赶上大志节奏的这三个人站在离站牌不远的地方,有的嘴里抱怨着,有的用手机查询下一辆车,有的因为着急打了一辆出租车走了。看来这座城市的人们也习惯了类似琐事,人们有时候无心去区分是哪里出了问题、谁对谁错,仿佛像一个无解的命题那样,就放在那里,无人去触碰。

任性乘客

陆为名已经退休五六年,老伴也退休十年了。他们的儿子在毕业后跟着女朋友留在了读大学的那座城市,那座对于陆为名老两口儿完全陌生的南方城市。

老两口儿在退休的日子里,也时常思念远在他乡的儿子那个小家,儿子、儿媳还有小孙女。儿子也张罗着,想让老两口儿一起搬过去,可是他们不习惯儿子所在城市的生活,毕竟故土难离,好在身体也都还硬朗。

老两口儿退休后的日子,转遍了这座城市的公园。在手机媒体、移动资讯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报刊都已停刊,报刊亭大多已经成为早点铺,但陆为名还是找到了一处报刊亭,买了一张本市地图,上面标注了很多公交路线,就像这个城市的血脉一样,网状分布,四通八达。

老两口儿每天早早地吃完早点,就坐着公交车去这座城市里的各个公园,中午有时候带上点吃的,有时候就在公园附近找个饭店,然后到处溜达,下午回家。老两口儿在自己的节奏上运行着,倒也自得其乐。

老陆所在的这座城市,与大多数城市一样,出台了一些针对老年人的优惠政策,老年人乘坐公交车有专门的老年卡,乘车是免费的而老年人大多会晨练,起床时间较早,工作日会和年轻人一样,在早高峰时段挤在公交车上,年轻人有时候也会抱怨,其实大爷大娘们可以晚一些出来锻炼。另外,从社会公德角度来讲,往往要求年轻人为老年人让座,可是年轻人往往工作生活压力大,加上大多有熬夜的习惯,早晨起床就像打了一场战役,在手机闹钟响了几次之后,恨不得把手机扔了,在公交车上能有个座位,其实也是种休息的方式,如果在公交车上站一路,整个人也是疲惫加狂躁。所以,在公交车上时常会有一些乘客之间的摩擦与争吵,好在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这一天,陆为名和老伴儿一如往常,坐公交车去离家不算太远的一处公园锻炼身体,用以打发退休时光。中午吃饭时,儿子打来电话,老两口儿的小孙女快放暑假了,想让陆为名和老伴去儿子那里帮忙照顾小孙女,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爸,您别犹豫了,我们工作都忙,也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正好您老两口儿过来,我们也不用天天惦记又照顾不到您们了。”

“我们不习惯啊,你那边太潮湿了。再者我们过去了,这边房子怎么办?”

陆为名的老伴倒是很愿意去,但是陆为名有些舍不得这个家,老两口儿在家里也养了些花花草草。为了这个事,老两口儿还差点儿在饭店吵起来。吃完午饭,老两口儿又去公园锻炼,在公园还发愁小孙女过暑假的事。

“回家吧,老陆,心里烦得慌。”

“好吧,回家。我也累了。”

老两口儿坐着公交车准备回家。

回到家里,他们也因为这事唉声叹气的。

“实在不行,咱们先过去住个一两周适应一下,要不然以后上了年纪也得过去,还不如早点儿过去。”

“老陆,别想了,去买点菜,家里没菜了,准备晚饭吧。”

“唉,好吧。”

老陆出了小区,走到了公交车站等车。老陆住的地方离菜市场也有些距离,需要坐两三站地的公交车,菜市场在两三站地的中间,离第二站地近一些,但是无论从第二站下车还是从第三站下车,都是需要走一截路才能到菜市场。

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老陆越等越着急,这个时候老伴儿打来电话,问怎么还不回去。这个时候公交车来了,老陆说道:“挂吧,车刚来,等了半天车。”

来的K100路公交车,司机正是大志。

到站停车

这个时段正是下班的晚高峰,车上的人不少,座位上坐满了人,还有一些站着的,不过不算特别拥挤,公交车的过道还能勉强通过,只不过对于老陆来讲,多少有些费力。

“算了,我就在第二站下车吧。”当老陆还在犹豫第二站还是第三站下车时,第二站已经到了。噗的一声,车门开了,车上的两三个乘客下了车。等老陆快走到车门时,车门噗的一声又关上了。

“师傅,受累开一下门,我还没有下车。”

“你早干吗去了?”大志抱怨道。

“我腿疼,走路不是那么快,我都走到门这儿了,麻烦你就给我开下门,我要下车。”

司机大志没有听老陆的,而是直接起步继续行驶,驶离了车站。老陆见到司机这个样子,一下子就急了。他一边往司机的那个方向走,一边说道,“你为什么不给我开这个车门。今天必须给我开门,我必须下车。”

大志没有说话,他已经习惯了。车上的其他乘客好像也已经习惯这种来不及下车的场景,大家都很淡漠,仿佛只有老陆一个人在急躁着等待下车。老陆走到了大志跟前。

“停车,给我开门,我要下车!”

“车还没到站,怎么给你停!”

“刚才到站了,我让你给我开门,你不给我开门。”

“我开门了!是你没下车你还怨我了!”

“你这小伙子,年纪不大,脾气还挺大!”

“我按规定操作的!你早干吗去了!下一站,没商量!”

“我让你按规定操作!我让你不停车!”正说着,老陆冲到司机大志跟前,使劲用手拽着大志的右胳膊。大志猝不及防,随着老陆拽着胳膊,方向盘向右打了过去,整个公交车也失控了,公交车的右前侧车头与路边停放的一辆凯美瑞轿车左侧车身相撞,车上的九名乘客也不同程度地受了伤。

司机大志在事发后立即报警,民警赶至现场并将陆为名传唤至公安机关。

经鉴定,公交车上受伤的九名乘客,有两名乘客已经构成轻伤,其余六名乘客构成轻微伤,一名乘客虽有损伤但其程度不构成轻微伤。凯美瑞轿车损失价值37612元,公交车的损失价值1927元。

案发后,以上被害人提出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在法院审理期间,陆为名的儿子积极对以上被害人给予赔偿。后在法院审理案件期间,上述被害人自愿申请撤回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并表示对陆为名的行为进行谅解,法庭已依法准许。综合考虑陆为名归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真诚认罪悔罪,且案发时已年近七旬,属于老年人犯罪,其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都相对较小,法院最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陆为名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案中被告人陆为名在乘坐公交汽车期间与公交司机发生矛盾,其为泄私愤,强行拉拽正在驾驶汽车的公交司机身体,致使行驶中的公交汽车失去控制,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造成车辆相撞受损,车辆损失价值较大,并造成部分乘车人员不同程度受伤,其中两人轻伤、六人轻微伤。被告人陆为名的行为依法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方法之外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里主要涉及对“危险方法”的认定。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保护法益是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身体或者财产。所谓“不特定”,是指犯罪行为可能侵犯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结果事先无法确定,行为人既无法具体预料,也难以实际掌握;所谓“多数人”,行为使较多的人(即使是特定的多数人)感受到生命、健康或者财产受到威胁时,应认为危害了公共安全。

危险方法必须是足以产生与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决水行为危险性相当的严重危害行为。该危险行为不能归纳为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决水或者被其包含。本罪具有囊括、补充和兜底的功能。如果某种行为符合其他犯罪的构成条件,应当认定为其他犯罪;如果不构成其他犯罪并且该行为对《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所列举的对象如工厂、矿场、油田等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就认定为本罪。本案中陆为名强行拉拽正在驾驶汽车的公交司机身体,致使行进中的公交汽车失去控制,即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的危险方法。

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四方面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综合全案案情考虑,判处陆为名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是较为妥当的。

陆为名本应在退休的美好时光里享受天伦之乐,却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受到了刑事处罚。那么,陆为名的“气”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因为公交车司机大志的服务态度蛮横?还是因为在公交车上还在考虑是否去外地帮助儿子照看小孙女的事情而烦躁?

陆为名与大志在争执发生时都没有选择相互谦让,而是“固执己见”,按照各自的思路行进,而最终产生这样的结果,不由得让人想起“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40摄氏度的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说的是由于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失去戒备而招致灾难的道理。一个安逸的环境中,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迷惑,最终导致消沉、放纵和堕落,这个过程是一点一点变化的,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整个蜕变,待醒悟过来却为时已晚。本案中的被告人陆为名在退休生活中已经习惯既有的生活模式,而不想去尝试作出一些改变,去儿子所在的陌生的城市和老伴儿养老;而司机大志呢,也习惯了这样的职业生活,选择了放低服务标准来应付工作,敷衍了事,能凑合就凑合,失去了刚工作时的工作热情与积极乐观的态度。

虽然本案最终惩罚的是被告人陆为名,但是司机大志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呢?很多人的大多数时间里的工作和生活都处于平淡无奇的状态,我们也会像“温水中的青蛙”那样,在相对安逸的工作或生活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要想积极快乐地工作与生活。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尝试学习接受新鲜事物,多警惕,并欢迎改变,只有这样,生活中再多的“气”都会被化解,或者突如其来的“气”出现时,我们也会积极正面面对,化解矛盾。

调整好状态再出发,心存阳光,工作生活中再为普通乏味的一天也会变成精彩充实、积极向上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