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陶艺窑炉

第一节 陶艺窑炉

陶艺的烧成从最初的平地堆烧发展到有窑炉的横穴窑,再由更进步的竖穴窑发展到现代化的辊道窑,烧成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提高。烧成材料的范围也由最初单一的柴火扩充为煤、油、气、电,而窑炉构造也更加合理。

一、窑炉的分类

根据烧制燃料的不同,可以将窑炉分为柴窑、煤窑、气窑、电窑等。

(一)柴窑

柴窑就是以松木等树干作为燃料的窑炉。柴窑烧制的陶艺作品具有质朴自然、变幻莫测的效果,尤其是柴窑特有的自然落灰釉和特有火痕,是其他类型的窑无法产生的。其中典型代表是龙窑,龙窑一般建在山坡上,依照坡度建造而成。据考古材料表明,龙窑在商代就已在浙江地区出现,东汉时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柴窑烧成时间长,对技术的要求非常严格,需损耗大量的木料,现在仍在使用的相对比较少。(见图6-1)

(二)煤窑

煤窑就是用煤作为燃料的窑炉。20世纪90年代前比较常用,由于它污染比较重、烧成人力物力需求比较大,加上质量难以控制,使用范围正不断缩减。

(三)气窑

气窑是指用煤气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窑炉。气的供应可以是罐装,也可以使用管道输入。气窑的优点是污染少,升温速度和烧制气氛比较容易控制,操作便捷,是现在普遍使用的窑炉。(见图6-2)

(四)电窑

电窑是指靠电热体的固体辐射和自然对流传热来烧制的窑炉。电窑不需要燃烧设备,一般也不需要通风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空间热强度和热效率高,温度可以精确控制,因无污染,所以烧制的作品质量比较好。电窑通常烧制氧化气氛,多用于产品实验与陶艺工作室。(见图6-3)

二、窑的构成与设备

(一)窑的相关设备主要有:棚板、支架、马蹄柱、垫片、窑车等。

(二)窑的构成(以气窑为例)

烟囱、烟囱闸板、窑门、观火孔、喷火孔、窑车、窑车轨道、热电耦、温度计、支柱、棚板、石棉、喷火孔阀门、风门。

图6-1 龙窑

图6-2 气窑

图6-3 电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