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总体空间分布
2025年09月27日
4.4.1 总体空间分布
在总体空间分布上,南京中心区地标建筑空间分布的实态与建筑中间性分布的集聚特征相对应,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明确的关联性。地标建筑主要集聚在新街口、大行宫和鼓楼地段,它们也是建筑中间性高值集聚的地段,且在三个不同搜索半径下都存在这样的对应关系。在集聚的规模上,三个地段中,新街口聚集的地标建筑较多,其他两个地段相对较少,相应的,高中间性建筑也更多地集中在新街口地段。
此外,如果观察调研中所确定的所有60个候选建筑,其大多位于接邻主要道路的位置,与中间性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特征相对应。
不同的搜索半径下,地标建筑总体空间分布与中间性高值分布的对应关系略有差异。新街口地段在不同的搜索半径下都是中间性高值分布的核心,其中800米搜索半径时,高值地标建筑与中间性高值的吻合程度较高;鼓楼地段虽然在搜索半径800米和2500米时也表现出中间性高值的集聚,但是其位置主要在北京东路—北京西路南侧,未包含鼓楼广场周边可识别性很高的几处建筑,如紫峰大厦、电信大楼、多媒体大楼等(这几座建筑的中间性量值也较高,但未进入3/25级)。搜索半径5000米时,鼓楼地段的中间性高值围绕鼓楼广场周边集聚,与地标建筑具有十分清晰的对应关系;大行宫地段的地标建筑数量较少,也是三个地段中中间性高值集聚最弱的一个地段。三个搜索半径下的中间性高值集聚情况近似,从与地标建筑的吻合程度看,5000米搜索半径时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