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云城
名山云城
在国内的名山胜景之中,唯有江西的庐山、井冈山已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在高山之巅的盆地间,建有一定规模的“云中山城”。
山上众多市民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其赖以生存的源头在哪里?它们有哪些显著的特征,为何能年复一年地吸引数以千万计的中外游人,而且让他们流连忘返呢?
天间城市
作为生长在江西的外籍“老表”,今年9月在“知天命”之后,才登上雄伟峻拔的井冈山。
茨坪古往今来一直是井冈山的中心。古时候,当地的客家人种植柿子树,他们采摘柿子做成的柿饼,用方言念成“茨坪”而得名。它不仅是中国革命“摇篮”时期与敌人抗争的中心地带,而且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井冈山市原人民政府所在地。
地处风景区中心的茨坪海拔841米,它位于井冈山主峰——五指峰(海拔1438米)北山麓,一块面积3.8平方公里的山间盆地。在城里常住人口约1.4万人,它四面山峦叠嶂,街道旁绿树成荫,依山而建的宾馆酒店和住宅楼宇错落有致,并隐映在湖光山色之中。整个城市清新亮丽一尘不染,生态环境质量极佳,它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旅游休闲和避暑度假的胜地。

井冈山
上山当日,首先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随后到北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井冈山是红色的海洋,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年代,“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游人们换上当年的军装,在各处革命遗址前接受传统教育,并进行拍照留念。
山上各处景点的小摊贩们,除了出售一些当地的名优土特产外,几乎都在推销毛泽东时代的纪念章、图片影像、音乐书籍等纪念商品。这种怀旧的红色人文情怀和氛围,是国内其他的地方所没有的。
晚餐后,华灯初照,踏着星辰步入该城市的中心街区,与同伴们一起游逛“天街”旅游商业文化广场。沿街的商铺鳞次栉比,小商品琳琅满目,街市里摩肩接踵。有的选购熏竹笋、野生板栗等山货特产,有的借着灯光欣赏各种根雕、木雕及原石工艺品,甚至还有的走进古玩店“淘宝”碰运气。
这时,夜幕中云雾缭绕与喧嚣热闹的场面交会在一起,使得人们眼前呈现一种时隐时现的幻境,如同走进虚无缥缈和十分有趣的人间仙境。
游人满载而归,沿着山边崎岖的道路,在摇曳的灯影下,依稀可见山城的万家灯火似繁星闪烁,宛若又行云在天间,使我产生无限的遐想……
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次登上柔美俊俏的庐山。牯岭是庐山政治、经济、文化及旅游的中心,海拔1167米。它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是剪刀峡豁口,地处庐山北山口并在东、西两谷的相交处,面积为46.6平方公里的高山盆地中。
牯岭常住人口约1.2万人,已具备了城市中一切的生活及公共配套设施、机构场所。例如:居民住宅、办公楼、宾馆疗养院、医院、学校、电影院、公园、邮局、银行、超市菜场、教堂等等。
牯岭街区常年云雾弥漫,因庐山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在赣北平原上拔地而起,依山傍水造成山上温差大,云雾多。在春夏之交时,云雾变幻莫测,有时形如瀑布铺天盖地涌来,时而又袅袅轻拂犹如细丝。所以,它有“云中山城”的美称。
无论是路经牯岭的街心公园,穿过山城街道向西南方向,沿着花径前往仙人洞景区游览,还是逛街购物后,追溯几分情怀到东谷电影院观看《庐山恋》,时常会被锁在云雾之中,游伴彼此间若隐若现,甚至近在咫尺都难以分辨对方。
然而,瞬间流云飞雾又拂面而过,由于云影不断飘过的缘故,宛如腾云驾雾一般,仿佛到了天上人间。这时,隐没在云雾上的太阳,露出一缕缕阳光普照山地,促成万物生长。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不仅是旅游、教育、宗教的名山,而且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之一,它处处有诗、代代写诗,被称为“千古诗山”。
201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庐山历代诗词全集》,收集整理从三国时期至近现代,关于庐山的诗词近16300首。历代文人墨客对它美如幻境的景象深深迷恋,诗咏庐山,庐山似诗,可谓实至名归。
寄生于水
在朦胧的记忆中,上世纪60年代初在保育院时,我就去过庐山避暑度假。记得老式的长途汽车,沿着庐山仅有的一条沙石盘山公路峰回路转,有时要蹚过溪水迂回行驶。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才从山下爬上牯岭镇,住在靠近如琴湖山间的别墅里,那时候,我就已经知道庐山是座有水的山。
庐山水资源十分充裕。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又濒临江湖,它山高谷深垂直环流变化较大,在山上大气环流中的水与汽交互变化上升,在天空中凝结成云作雨。夏日里,山间局部有时类似于热带雨林地区的气候一样,一阵子倾盆大雨伴随着阳光突降而至,因此,其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
此外,庐山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深邃的山谷分布展示着十分茂盛的植物王国,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含量极高,气候变化与植物生长又形成了良性循环,因此,瀑潭不涸,谷底流水终年不断。
从牯岭街经过河南路向西行走不久,进入曲径通幽的山间小路。凝眸眺望,满目青山绿水。当中恬静开阔的如琴湖建于1961年,它利用庐山西谷的沟壑,在天桥处拦腰筑坝,让汇集于此的溪涧之水潺潺地流入湖中。浩瀚水面有11万平方米,蓄水量达到100万立方米,是山城市民的主要水资源之一。
而在庐山东谷海拔1040米的芦林盆地,1955年在玉屏、星洲山峰之间,筑坝32米高,形成120米长的芦林大桥,围堰建成水质清澈纯净的芦林湖。其湖水面积9万平方米,蓄水量为120万立方米,为牯岭城市居民和游客储备了充实的水资源。
挹翠湖,坐落在井冈山茨坪街心公园内。清晨漫步湖岸,远山苍松翠竹的环抱,周边林荫道路的环绕,在缥缈云烟的衬托下,湖光山色层叠有致,景象显得秀丽幽雅。公园内水域面积5.7万平方米,水资源丰富给城区带来了勃勃生机。

挹翠湖水景

挹翠湖
在靠近井冈山主峰——五指峰,建有三角塘水库和井冈冲水库(主峰东麓)。其中1992年建成的井冈冲水库,湖面积62万平方米,蓄水量达到1870万立方米,为茨坪山城的市民及游人的饮用水提供了保证。
水是生命之本。井冈山、庐山生命之水天上来山涧流,为山城汇集储备了丰富的水资源,并滋育着一代又一代生命。
我已游历过国内众多著名的山岳,奇峰俊秀的黄山水源稀少,山上酒店宾馆屈指可数,一直以来,部分物质供应和日常用品更换要依靠挑夫日复一日上山下山跋山涉水地接送;挺拔险峻的华山刺破苍穹天雨难求;巍峨雄伟的泰山更是山水贵如油。
这些名山由于水资源相对匮乏,游人只能在山上游览、小憩,或暂住后不能久留其中。而井冈山、庐山丰富的水源,历史的沉淀,生命的延续,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无限风光在险峰”。
滴滴甘泉、涓涓细流,曲折流动汇合到山间的湖泊之中,滋养着山城人的生命。水善待万物,促成自然之物的生长,而它对于生命“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高尚的德性,哺育生命,繁衍生息,源远流长。
山花别墅
金秋时节,登上神往已久的井冈山。这次主要是游览山上的人文景观,慕名参观红军年代留下的多个旧居遗址。然而,在井冈山红色旅游兴旺之际,整个茨坪山城竟然香气弥漫,清香扑鼻,沁人肺腑,真是给我一个莫大的欣喜和出乎意料的收获。
“何处桂花发,秋风昨夜香。”第二天上午,我们爬茨坪北山参观欣赏井冈山碑林。一些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和书法家的遒劲笔锋,丰富的碑文内涵都给人视觉享受。
此时,袅袅香气随风阵阵袭来,回眸望去,发现在碑亭、碑廊旁种植一簇簇树冠圆球形、枝条挺拔,花色为金黄色的金桂树。欣赏着精湛的书法艺术,伴随着满山浓浓的清香,那种气氛真让人陶醉……
我拾阶而上,朗诵着毛泽东的《西江月》登上黄洋界,在该旧址山道旁,迎面而来的一排排香气浓郁的银桂树,使人精神振奋,声音更为嘹亮;在大井旧址读书石边,看到游人换上军装依偎着桂花树合影留念;当乘坐缆车到翡翠谷,野生的、人工种植的桂花树簇拥盛开,水雾伴着清香,令人神清气爽;漫步在晨雾的茨坪街上,金桂、银桂、丹桂、月桂、四季桂等等,含莹带露装点着山城的大街小巷……啊!满城都是桂花香。
桂子飘香的季节来井冈山游览度假,感觉好爽朗!
到了井冈山,正如友人所说的,人们更多地介绍的是引以为豪的井冈山杜鹃花,大自然给予人们最精彩的莫过于十里杜鹃花的傲放。它是这座山的象征,井冈山城市之花。
井冈山的杜鹃种类繁多,有云锦、鹿角、猴头、长蕊、小叶、红毛杜鹃等近30个名贵品种。被称为“天下第一杜鹃山”的笔架山海拔1357米,是井冈山赏花的最佳游览点。众多的高山常绿灌木和乔木林,已形成五彩缤纷的十里杜鹃长廊。横跨杨眉峰、望指峰、观岛峰等多个山头,山壑林海中生长着成片的猴头、江西和井冈山杜鹃等,有的杜鹃已生长千年以上,因此,它又被誉为“井冈明珠”。
每年的4、5月份,无论是五指峰延绵几十里的山峦叠嶂,或悬崖峭壁,还是乘坐缆车沿着5200米长的笔架山索道,观看峰峦谷壑,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使人感到心灵震撼的同时,那将会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兴奋,又何尝不令人心驰神往呢?
在山上,一些杜鹃灌木树姿态雅致便于栽培,在茨坪一些宾馆庭院内和溪涧景物旁都时常可见。而红色、粉色或白色的映山红为杜鹃花科植物,同样可以栽培制作成盆景,点缀衬托着茨坪的道路和公园,形成花繁争艳的花篱,并展现出山城特有的魅力。
井冈山是杜鹃花的山,现在该市每年4至5月间都要在茨坪举办杜鹃花节,当千姿百态的杜鹃花展示在中外游客的眼前,将会令人惊叹不已,并感恩大自然的花仙给予我们美的感动。
山城人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他们用桂花、杜鹃花装点布置着城市,使其与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形成和谐的统一。
我以为桂花、杜鹃花,包括井冈兰花都具有代表性,也是山城自然景观中特色旅游的首选。而在庐山牯岭的人文景观之中,各个时期建设的中外别墅更具有典型意义。
牯岭原本是清凉(cool)之意。7、8月份庐山平均气温在22℃左右,盛夏凉爽宜人,与山下“火炉”酷暑的气候反差较大。小时候到庐山消夏避暑,站在牯岭街心公园围栏处,数点着山峦翠绿丛中的红、绿铁皮屋顶,观看风格迥异的一栋栋房屋。在夜间住在庐山如琴湖山间的别墅里,偶尔会听到山里动物的嚎叫或野兽爪子抓门声,老师们担惊受怕抵门而坐难以入眠。

庐山别墅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庐山相对保存完好的别墅总数为636栋。其中,有着美、俄、英、法等近20个不同国家风格的建筑,很多近现代名人别墅都建于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期。
有的为欧式建筑,屋顶由铁皮瓦、老虎窗和烟囱三部分组成,外立面采用雨淋板和拱券结构,具有古典的贵族气度;有的外表如梁柱、檐楣、板角等是中国传统建筑韵味,而百叶窗、宽前廊、室内装饰又有西方特色,可称谓中西结合。
这些别墅基本上都采用当地的石材砌筑,既有自然斑驳、粗犷厚实的感觉,又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被称为高山盆地中最值得品味的亮丽风景线。
位于庐山牯岭东谷,长冲河边的美庐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人送给宋美龄而得名。这是一栋石木结构英国券廊式建筑,不仅以英国自然的园林庭院布局,又汲取中国古代“造园”“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营造出来的美感令人惊叹。
这座私人宅邸,国共两党的领袖都曾下榻过,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现代史的演变发展。现在室内还留有一些文物、照片等历史的印迹。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我与朋友到访美庐别墅并住了一宿。晚餐品尝了蒋氏菜肴,的确有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
庐山别墅群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还为这座政治名山扮演过历史角色。例如:“庐山会议”旧址、芦林一号别墅、柏树路124号(原俄罗斯亚洲银行别墅)、中八路359号(原美国威廉姆斯别墅)、河东路176号(原美国“圣公会”别墅)、河西路442号(歇尔曼别墅)等等。这些经典别墅,曾经国共两党领袖或许多高官要员都居住过,而且众多中外名人也来此下榻。
它们目睹了时代政治风云的变幻,演绎并印证着跌宕起伏的事件,因此,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庐山百年沧桑的历史缩影。
井冈山、庐山由于大自然恩赐的山之水,才有山巅之城的人们生生不息,才能给山城带来活力。因而,山花的香溢和历史的老屋,能吸引着无数的游人踏赴、寻觅、游览。
它们是有生命、有历史、有文化的名山。云雾中的山城所具有的独特风韵,无疑将带给人们很多的启示和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