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材料的分析:自我意识的影响

第三节 对材料的分析:自我意识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人类学研究更为重视质性数据的分析和表述,在分析中逐步包含了更多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对田野工作经验的关注,趋向于针对田野信息的生产与再生产。传统的方法论要求民族志作者解析田野工作中的设计与协商,以及所记录数据的目的意义等方面。这种方法逐步转向为致力于对分析和书写过程的解读,而这些环节从前往往是被忽视和被视为无解的,即没有得到细节化的分析,也没有进行反思批评。学界对质性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给出一系列建议,比如应当重新思考民族志文本生产过程中关于文类的细节的分析等。[27]如何做民族志或田野调查的讨论主要针对分析和书写环节,即思考民族志的表述与身份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如何撰写田野材料,来阐发一直存在于研究过程中的内在自我意识。随着写作形式的变更,对自我的影响也相应有所体现。书写民族志的过程反映出作者个性,对材料的分析折射了作者选择和解读的视角。因此,分析和表述并非仅限于去个人化的行为,而是对经验与生活的重构与再生产,是技巧与情感共同存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