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A立面图的绘制
A立面图是客厅里主要表现的墙面,其中需要表现的内容有空间高度上的尺度及协调效果、客厅墙面做法、电视柜及配套设施立面、博古架立面、与墙面交接处吊顶情况及立面装饰处理等,如图7-1所示。
注意
由于要借助“室内平面图”绘制立面图,而且后面还要利用平面图中的相关设置,因此绘制立面图之前,请将“室内平面图”另存为“室内立面图”,不要将其中的平面图删去。

图7-1 A立面图
1.轮廓绘制
1)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将“文字”“尺寸”“地面材料”层关闭,建立“立面”图层,按照如图7-2所示的内容设置参数,并将其设置为当前层。

图7-2 “立面”图层参数
2)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将平面图选中,拖动鼠标将其复制到旁边的空白处;然后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旋转”按钮
,将其逆时针旋转90°,效果如图7-3所示。再以复制出的平面图作为参照,在其上方绘制立面图。

图7-3 复制出一个平面图
3)在复制出的平面图上方首先绘制立面的上下轮廓线。操作方法为: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先绘制出‘条长于客厅进深的直线,然后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垂,复制出另一条直线,偏移距离为2600mm(为客厅的净高),效果如图7-4所示。
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分别以客厅的两个内角点向.卜引出两条轮廓线,如图7-5所示。

图7-4 立面的上下轮廓线

图7-5 引出左右两条轮廓线
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倒角”按钮
,将倒角距离设为0,然后分别单击靠近一个交点处两条线段的需要保留部分,从而消除不需要的伸出部分。重复执行“倒角”命令,对其余4个角进行处理。这样,立面轮廓线就画好了,如图7-6所示。
注意
其实直接用“矩形”命令绘制一个2600mm×5760mm的矩形作为立面轮廓线也是可以的,上面介绍的方法是想告诉读者一个由平面图引出立面图的思路。
6)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接着单击上面一条立面轮廓线,将其向下偏移复制出另一条直线,偏移距离为200mm(即墙边吊顶的高度),这条直线为吊顶的剖切线,效果如图7-7所示。

图7-6 立面轮廓线

图7-7 绘制吊顶的剖切线
2.博古架立面
将“家具”层设为当前层。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块”按钮
,找到“X:\源文件\图库\博古架立面.dwg”图块,以立面轮廓的左下角为插入点,将其插入到立面图内,效果如图7-8所示。该博古架立面尺寸为1800mm×2400mm,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下部分均为柜子,中间部分为博古架陈列区,上端与吊顶齐平。要绘制这样的一个博古架,只需综合利用“直线”“圆”“复制”“偏移”“修剪”“延伸”“倒角”等命令即可实现。
3.电视柜立面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以平面图中电视机的中点作起点,向上引出一条直线到立面图的下轮廓线,以便在插入电视机立面时以此为插入点。采用同样的方法从饮水机的中点也引出一条直线来,如图7-9所示。

图7-8 插入博古架立面

图7-9 从平面引直线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块”按钮
,找到“X:\源文件\图库\电视柜立面.dwg”图块,以引线端点为插入点,将其插入到相应的图内。重复执行“插入块”命令,将“X:\源文件\图库\饮水机立面.dwg”图块也插入到相应位置,效果如图7-10所示。

图7-10 插入电视柜立面和饮水机立面
该电视柜平台高150mm,中间部分放置电视机和音箱,两端各设计一个搁物架。绘制这个图块用到的命令一般有“直线”“圆”“圆弧”“图案填充”“样条曲线”“复制对象”“偏移”“修剪”“延伸”“倒角”“镜像”等。
4.布置吊顶立面筒灯
1)将前面提到的电视柜引线延伸到立面轮廓线上,以便筒灯定位。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块”按钮
,找到“X:\源文件\图库\筒灯立面.dwg”图块,以引线端点为插入点,将其插入到吊顶的剖切线上,效果如图7-11所示。

图7-11 插入第一个筒灯
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矩形阵列”按钮
,将筒灯向左阵列出两个,向右阵列出两个(该步骤也可用“镜像”命令),阵列间距为600mm,效果如图7-12所示。

图7-12 筒灯阵列结果
4)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选中中间3个筒灯,捕捉引线与吊顶线的角点作为起点,然后捕捉博古架上端中点作为终点,将它们复制到博古架的上端。至此,筒灯布置完成,效果如图7-13所示。

图7-13 全部筒灯
5)将引线删除。设计师还可以在博古架上添加一些陈列物品。
5.窗帘绘制
1)将右端吊顶线进行修改,留出窗帘盒位置。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偏移距离为150mm,选取右端轮廓线,向内偏移出一条直线,效果如图7-14所示。
2)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倒角”按钮
,对图7-14所示的图型进行倒角处理,效果如图7-15所示。
3)将“窗帘”层设为当前层。在窗帘盒内绘制出窗帘滑轨断面示意图,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样条曲线”按钮
,随意绘出窗帘示意图,效果如图7-16所示。

图7-14 偏移直线

图7-15 倒角处理

图7-16 窗帘示意图
6.图形比例调整
室内平面图采用的比例是1∶100,而现在的立面图采用的比例是1∶50,为了使立面图跟平面图匹配,现将立面图比例放大1倍,而将尺寸标注样式中的“单位测量比例因子”缩小一半。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缩放”按钮
,将刚才完成的立面图全部选中,选取左下角为基点,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比例因子“2”,按<Enter>键,图形的几何尺寸变为原来的2倍。
2)以“室内”尺寸样式为基础样式,新建一个“室内立面”尺寸样式,在“新建标注样式:室内立面”对话框中,将“主单位”选项卡中的“比例因子”设置为“0.5”,效果如图7-17所示,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并将“室内立面”样式设为当前样式。

图7-17 标注样式设置
7.尺寸标注
在该立面图中,设计师应标注出客厅净高、吊顶高度、博古架尺寸、电视柜尺寸及各陈设相对位置尺寸等。具体操作如下。
1)将“尺寸”层设为当前层。
2)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线性”按钮
,进行尺寸标注,效果如图7-18所示。

图7-18 立面尺寸标注
8.标高标注
事先将标高符号及上面的标高值做成图块,存放在“X:\源文件\图库”文件夹中。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块”按钮
,将标高符号插入到如图7-19所示的位置。
2)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分解”按钮
,将刚插入的标高符号分解开。
3)将这个标高符号复制到其他两个尺寸界线端点处,然后双击数字,对标高值进行修改,效果如图7-20所示。

图7-19 标高符号的插入点

图7-20 标高的复制与修改
4)图7-20中的第二、三个标高值出现重叠,现将第二个标高值向下翻转。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镜像”按钮
,按命令行提示进行操作。
命令:MIRROR
选择对象:指定对角点:找到2个(将第二个标高符号选中,单击鼠标右键)
指定镜像线的第一点:(在该条尺寸界线上点取第一点)
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在该条尺寸界线上点取第二点,单击鼠标右键)
要删除源对象?[是(Y)/否(N)]<N>:Y(按<Enter>键)
效果如图7-21所示。
9.文字标注
在该立面图内,需要说明的是博古架、电视柜、墙面、吊顶的材料、颜色及名称等,还要注明筒灯的分布情况。具体操作如下。
1)将“文字”层设为当前。
2)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QLEADER”命令,首先标注博古架,效果如图7-22所示,其次按照如图7-23所示的样式完成剩下的文字标注。

图7-21 完成标高标注

图7-22 博古架文字标注

图7-23 立面文字标注
10.其他符号标注
在这里,设计者还应绘制一个吊顶做法的详图索引符号,然后注明图名。具体操作如下。
1)将“符号”层设为当前层。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块”按钮
,找到“X:\源文件\图库\详图索引符号.dwg”图块,插入到如图7-24所示的位置。
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分解”按钮
,将该符号分解开。分别双击文字部分,将“3”修改为“1”,将“8”修改为“—”,表示这是本套图纸中的第一幅详图,其位置在本张图样内。
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将索引符号的引线延伸至吊顶处,并在吊顶处引线右侧增加剖视方向线。单击剖视方向线,将其选中,把线宽设置为“0.35”,效果如图7-25所示。
5)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多行文字”按钮A和“直线”按钮/,在立面图的下方注明图名及比例,效果如图7-26所示,规格同平面图。

图7-24 插入详图符号的位置

图7-25 完成详图符号

图7-26 立面图图名及比例
至此,A立面图就大致完成了,其整体效果如图7-27所示。

图7-27 A立面图
11.线宽设置
本例的具体线宽值采用0.6mm、0.35mm、0.25mm和0.18mm4个等级。在图7-27中,立面轮廓线、剖切标志线的线宽设为0.6mm,吊顶剖切线的线宽设为0.35mm,博古架、电视柜(不包括电视机)外轮廓的线宽设为0.25mm,其余线条的线宽设为0.18mm。在AutoCAD2015中,立面图线宽的设置方法和原则与平面图相同,效果如图7-28所示。

图7-28 立面线型设置效果
12.剖立面图
前面叙述的是立面图的一种画法,即只顾及墙面以内的内容;另一种画法是把两侧的墙体剖面及顶棚以上的楼板剖面也表示出来,这种立面图叫做剖立面图。下面介绍一下它的绘制要点。
1)将刚绘制结束的A立面图进行整体复制,在复制的立面图上进行后续操作。将“文字”“尺寸”“符号”等图层关闭,设置“立面”层为当前层。
2)综合利用“直线”“矩形”“复制”“偏移”“剪切”“延伸”“倒角”等命令,绘制出墙体剖面轮廓、楼板剖面轮廓及门窗。绘制时参照如图7-29所示标注的实际尺寸,但需要扩大1倍输入。绘制结束后,将墙体、楼板的剖切轮廓更换到“墙体”层中去。

图7-29 墙体剖面轮廓及楼板剖面轮廓
3)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图案填充”按钮
,对剖切部分实行图案填充。楼板及圈梁材料为钢筋混凝土,“JIS-LC-20”的填充比例为10,“AR-CONC”的填充比例为5,结果就得到了钢筋混凝土的图案。至于窗下部的砖墙图例,直接填充“JIS-LC-20”,填充比例为10,效果如图7-30所示。
4)打开“文字”“尺寸”“符号”等图层,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移动”按钮
,将两侧的尺寸图案分别向外侧移动480mm,并将图名更改为“A剖立面图”。至此,绘制基本完成。

图7-30 A剖立面图
5)图7-30中墙体剖切轮廓线、剖切标志线、图名下划线的线宽均设为0.6mm,吊顶剖切线的线宽设为0.35mm,博古架、电视柜(不包括电视机)外轮廓的线宽均设为0.25mm,其余线条的线宽设为0.18mm。设置效果如图7-31所示。

图7-31 剖立面线型设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