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一层走廊节点详图的绘制
第15章 洗浴中心剖面及节点详图的绘制
知识导引
建筑剖面图主要反映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垂直空间利用、各层构造做法和门窗洞口高度等。建筑节点详图设计是建筑施工图绘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建筑构造设计息息相关。本章以洗浴中心剖面图和节点详图为例,详细论述建筑剖面图和节点详图的CAD绘制方法与相关技巧。
内容要点
➢一层走廊剖面图的绘制
➢一层台球室01D、E、H剖面图
➢一层走廊节点详图的绘制
15.1 一层走廊剖面图的绘制
一层走廊剖面图如图15-1所示,下面讲述其中各个位置剖面图的绘制过程。

图15-1 一层走廊剖面图
15.1.1 一层走廊E剖面图的绘制
一层走廊E剖面图如图15-2所示,下面介绍其绘制过程。

图15-2 一层走廊E剖面图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图形空白位置处任选一点为直线起点,绘制一条长度为1683mm的竖直直线,如图15-3所示。
2)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竖直直线为偏移对象,将其向右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232mm、6720mm和229mm,如图15-4所示。

图15-3 绘制竖直直线

图15-4 偏移竖直直线
3)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绘制上步两竖直直线的水平连接线,如图15-5所示。
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图案填充”按钮
,系统打开“图案填充创建”选项卡。设置图案类型为“ANSI31”,填充角度为0,填充比例为30,填充图形,效果如图15-6所示。

图15-5 绘制水平连接线

图15-6 填充图形1
5)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图案填充”按钮
,系统打开“图案填充创建”选项卡,设置图案类型为“AR-CONC”,填充角度为0,填充比例为2,填充图形,效果如图15-7所示。
6)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
,选择左右两侧竖直边线为删除对象,将其删除。
7)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底部水平直线为偏移对象,将其向上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211mm和18mm,如图15-8所示。

图15-7 填充图形2

图15-8 偏移水平直线
8)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
,选择底部水平直线为删除对象,将其删除。
9)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偏移的线段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如图15-9所示。

图15-9 修剪线段
10)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按钮
,在上步图形的适当位置处绘制一个160mm×18mm的矩形,如图15-10所示。

图15-10 绘制160mm×18mm矩形
1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和“圆弧”按钮
,在上步绘制矩形的右侧绘制如图15-11所示的图形。
12)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图形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如图15-12所示。

图15-11 绘制图形

图15-12 修剪对象
1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镜像”按钮
,选择上步图形为镜像对象,以底部水平直线中点为镜像点,对图形进行竖直镜像,如图15-13所示。

图15-13 镜像对象
1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绘制上步镜像图形间的连接线,如图15-14所示。

图15-14 绘制连接线
1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水平直线为偏移对象,将其向下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11mm、35mm、51mm、13mm和12mm,如图15-15所示。
图15-15偏移直线
16)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上步偏移线段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如图15-16所示。

图15-16 修剪对象
17)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多段线”按钮
,在上步图形上侧绘制连续直线,如图15-17所示。

图15-17 绘制连续直线
18)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图案填充”按钮
,系统打开“图案填充创建”选项卡。设置填充类型为“AR-CONC”,填充角度为0,填充比例为0.3,填充图形,效果如图15-18所示。
19)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图形底部绘制连续直线,如图15-19所示。

图15-18 填充图形

图15-19 绘制图形
20)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弧”按钮
,绘制上步两图形间的连接圆弧线,角度为90°,如图15-20所示。
21)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圆弧为偏移对象,对其进行偏移处理,偏移距离为6mm和6mm,并结合“延伸”命令延伸对象,如图15-21所示。
2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按钮
,在上步绘制圆弧右侧绘制一个120mm×45mm的矩形,如图15-22所示。

图15-20 绘制圆弧

图15-21 偏移圆弧

图15-22 绘制120mm×45mm矩形
23)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弧”按钮
和“直线”按钮
,在上步绘制矩形上步绘制如图15-23所示的图形。
2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
,以上步绘制的圆弧中心为圆心,绘制一个适当半径的圆,如图15-24所示。

图15-23 绘制图形1

图15-24 绘制图形2
25)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按钮
和“直线”按钮
,在上步图形外侧绘制图形,如图15-24所示。
26)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镜像”按钮
,选择上步图形为镜像对象,选择顶部水平直线中点为镜像起点,向下确认一点为镜像终点,完成图形镜像,如图15-25所示。

图15-25 镜像图形
27)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绘制上步两图形间的连接线,如图15-26所示。

图15-26 绘制连接线
28)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按钮
,在上步绘制矩形的上方绘制两个矩形,如图15-27所示。

图15-27 绘制两个矩形
29)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上步绘制的矩形上绘制连续直线,如图15-28所示。
30)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多段线”按钮
,在上步绘制的连续直线外侧绘制连续多段线,如图15-29所示。

图15-28 绘制连续直线

c图15-29 绘制连续多段线
31)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连续多段线为偏移对象,将其向内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1mm,如图15-30所示。
3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上步图形内绘制连续直线,如图15-31所示。

图15-30 偏移线段

图15-31 绘制连续直线
3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图形为复制对象,对其进行连续复制,如图15-32所示。

图15-32 复制对象
3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和“修改”工具栏中的“镜像”按钮
,完成底部图形的绘制,如图15-33所示。

图15-33 完成底部图形的绘制
35)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按钮
,在上步图形左侧绘制一个50mm×240mm的矩形,如图15-34所示。
36)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分解”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矩形为分解对象,按<Enter>键确认对其进行分解。
37)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
,选择分解矩形内的多余线段为删除对象,将其删除,如图15-35所示。

图15-34 绘制50mm×240mm的矩形

图15-35 删除线段
38)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分解矩形的顶部水平边为偏移对象,将其向下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6,84,如图15-36所示。
39)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多边形”按钮
,在上步偏移的线段内绘制一个六边形,如图15-37所示。

图15-36 偏移线段

图15-37 绘制多边形
40)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
,以上步绘制多边形中心为圆心绘制一个适当半径的圆图形,如图15-38所示。
4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过上步绘制圆的圆心绘制十字交叉线,如图15-39所示。

图15-38 绘制圆

图15-39 绘制十字交叉线
4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完成剩余部分图形的绘制,如图15-40所示。
43)利用上述方法完成剩余图形的绘制,如图15-41所示。

图15-40 绘制直线

图15-41 绘制剩余图形
4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和“修改”工具栏中的“圆角”按钮
,在顶部水平线上绘制折弯线,如图15-42所示。

图15-42 绘制折弯线
4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折弯线之间的线段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如图15-43所示。

图15-43 修剪图形
46)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线性”按钮
和“连续”按钮
,为图形添加第一道尺寸标注,如图15-44所示。

图15-44 添加第一道尺寸标注
47)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线性”按钮
,为图形添加总尺寸标注,如图15-45所示。

图15-45 添加总尺寸标注
48)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QLEADER”命令,为图形添加文字标注,如图15-46所示。

图15-46 添加文字标注
49)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上步图形下方绘制一条水平直线,如图15-47所示。

图15-47 绘制一条水平直线
50)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
,在上步绘制水平直线上绘制一个适当半径的圆,如图15-48所示。
5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多行文字”按钮
,在上步图形内添加文字,如图15-2所示。

图15-48 绘制圆
15.1.2 一层花池剖面图的绘制
利用上述方法,完成花池剖面图的绘制,如图15-49所示。

图15-49 花池剖面图
15.1.3 一层水池F剖面图的绘制
利用上述方法,完成一层水池F剖面图的绘制,如图15-50所示。

图15-50 一层水池F剖面图的绘制
15.1.4 一层水池剖面图的绘制
利用上述方法,完成水池剖面图的绘制,如图15-51所示。

图15-51 水池剖面图
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块”按钮
,弹出“插入”对话框,选择定义的图框为插入对象,将其放置到绘制的图形外侧,最终完成一层走廊剖面图的绘制,如图15-52所示。

图15-52 一层走廊剖面图
15.2 一层台球室01D、E、H剖面图的绘制
一层台球室01D、E、H剖面图如图15-53所示,其绘制方法与一层走廊剖面图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5-53 一层台球室01D、E、H剖面图
15.3 一层走廊节点详图的绘制
节点详图是体现建筑结构细节的重要图形,建筑详图包括楼梯详图,走廊详图,电梯详图,厨房、卫生间放大图,门窗详图,构造详图等。本节将通过实例讲述其绘制方法。
一层走廊节点详图1如图15-54所示,下面讲述其绘制方法

图15-54 一层走廊节点详图1
1)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选择一层走廊剖面图中如图15-55所示的画圆部分为复制对象,将其复制到图纸空白处。

图15-55 复制对象
2)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线性”按钮
和“连续”按钮
,为图形添加第一道尺寸标注,如图15-56所示。
3)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线性”按钮
,为图形添加总尺寸标注,如图15-57所示。

图15-56 添加第一道尺寸标注

图15-57 添加总尺寸
4)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QLEADER”命令,为图形添加文字标注,如图15-58所示。

图15-58 添加文字标注
5)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和“多行文字”按钮
,为图形添加总图文字标注,最终完成大样图1的绘制,如图15-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