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 一层门厅A、B立面图的绘制
一层门厅A、B立面图如图14-1所示,下面介绍其绘制方法。

图14-1 一层门厅A、B立面图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图形空白区域任选一点为直线起点,水平向右绘制一条长度为7122mm的水平直线,如图14-2所示。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水平直线的左端点为直线起点,向上绘制一条长度为3500mm的竖直直线,如图14-3所示。

图14-2 绘制水平直线

图14-3 绘制竖直直线
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水平直线为偏移对象,向上进行连续偏移,偏移距离为120mm、80mm、390mm、160mm、460mm、60mm、560mm、60mm、510mm、110mm、590mm、260mm和140mm、如图14-4所示。
4)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竖直直线为偏移对象,将其向右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522mm、990mm、150mm、1178mm、400mm、1404mm、400mm、1178mm、150mm和750mm,如图14-5所示。

图14-4 偏移水平直线

图14-5 偏移竖直直线
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上步偏移的线段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如图14-6所示。
6)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底部水平为偏移对象,向上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650mm、5mm、5mm、80mm、5mm和5mm,如图14-7所示。

图14-6 修剪线段

图14-7 偏移线段
7)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上步偏移线段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如图14-8所示。

图14-8 修剪线段
8)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图形中的直线为偏移对象,对其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20mm,如图14-9所示。

图14-9 偏移线段
9)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上步偏移线段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如图14-10所示。

图14-10 修剪线段
10)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偏移后的水平直线为偏移对象,向下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110mm和20mm,如图14-11所示。

图14-11 修剪线段
11)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如图14-11所示的竖直直线为偏移对象,向外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20mm,如图14-12所示。

图14-12 偏移线段
12)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上步偏移的线段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如图14-13所示。

图14-13 修剪线段
13)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按钮
,在上步修剪的线段内绘制两个适当大小的矩形,如图14-14所示。
14)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两个矩形为偏移对象,向内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10mm,如图14-15所示。

图14-14 绘制矩形

图14-15 偏移矩形
1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分解”按钮
,选择左侧内部矩形为分解对象,按<Enter>键确认,进行修剪。
16)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分解矩形左侧的竖直边为偏移对象,向右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100mm、20mm、389mm、20mm、389mm和20mm,如图14-16所示。
17)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分解后的水平直线为偏移对象,向下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100mm,20mm、170mm、20mm、194mm、20mm、194mm、20mm、194mm、20mm、194mm、20mm、194mm、20mm、194mm、20mm、194mm、20mm、184mm和20mm,如图14-17所示。
18)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上步偏移的线段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如图14-18所示。

图14-16 偏移竖直直线

图14-17 偏移水平直线

图14-18 修剪线段
19)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图案填充”按钮
,系统打开“图案填充创建”选项卡,设置图案类型为“AR-RROOF”,填充角度为45,填充比例为10,填充图形,效果如图14-19所示。

图14-19 填充图形
20)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镜像”按钮
,选择上步填充后的图形为镜像对象,对其进行竖直镜像,如图14-20所示。

图14-20 竖直镜像
2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图形中间位置绘制一条竖直直线,如图14-21所示。

图14-21 绘制竖直直线
2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按钮
,在上步绘制的竖直直线间绘制一个542mm×2050mm的矩形,如图14-22所示。

图14-22 绘制542mm×2050mm的矩形
2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矩形为偏移对象,向内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20mm、5mm、50mm、5mm、10mm、20mm、10mm和5mm,如图14-23所示。

图14-23 偏移矩形
2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上步图形内绘制4条斜向直线,如图14-24所示。

图14-24 绘制斜向直线
25)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按钮
,在偏移线段间绘制两个50mm×50mm的矩形,如图14-25所示。
26)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过上步绘制矩形四边的中点绘制十字交叉线,如图14-26所示。

图14-25 绘制50mm×50mm的矩形

图14-26 绘制十字交叉线
27)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十字交叉线的交点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25mm的圆,如图14-27所示。
28)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圆为偏移对象,向内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5mm和2mm,如图14-28所示。
29)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十字交叉线为删除对象,对其进行删除,如图14-29所示。

图14-27 绘制半径为25mm的圆

图14-28 偏移圆

图14-29 删除对象
30)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弧”按钮
,在绘制的圆图形内,绘制一段适当半径的圆弧,如图14-30所示。
31)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环形阵列”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圆弧为阵列对象,选择绘制圆的圆心为阵列中心点,设置项目数为4,阵列后的效果如图14-31所示。
32)利用上述方法完成剩余相同图形的绘制,如图14-32所示。

图14-30 绘制圆弧

图14-31 阵列圆弧

图14-32 偏移圆弧
3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图形为复制对象,对其进行复制操作,如图14-33所示。
3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和“圆弧”按钮
,在上步复制的图形下方绘制图案,如图14-34所示。

图14-33 复制图形

图14-34 绘制图案
3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和“旋转”按钮
,完成剩余相同图形的绘制,如图14-35所示。
36)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上步图形内绘制连续直线,如图14-36所示。

图14-35 旋转图形

图14-36 绘制连续直线
37)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上步图形内绘制两条斜向直线,如图14-37所示。
38)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图案填充”按钮
,系统打开“图案填充创建”选项卡,设置图案类型为“AR-RROOF”,填充角度为45,填充比例为10,填充图形,效果如图14-38所示。

图14-37 绘制斜向直线

图14-38 填充图形
39)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和“圆弧”按钮
,在上步填充图形的右侧绘制连续图形,如图14-39所示。
40)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图形为偏移对象,将其向内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3mm,如图14-40所示。
4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弧”按钮
,在上步图形内绘制连续图形,如图14-41所示。

图14-39 绘制连续图形

图14-40 偏移对象

图14-41 绘制圆弧
42)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图形内的线段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如图14-42所示。
43)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
,在上步图形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分别绘制两个半径为3mm的圆,如图14-43所示。

图14-42 修剪图形

图14-43 绘制半径为3mm的圆
4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和“圆弧”按钮
,完成剩余图形的绘制,如图14-44所示。
4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镜像”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左侧图形为镜像对象对其进行竖直镜像,如图14-45所示。

图14-44 绘制剩余图形

图14-45 镜像图形
46)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水平直线为偏移对象,向下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30mm、7mm、27mm、3mm、10mm、23mm、40mm、220mm和690mm,如图14-46所示。

图14-46 偏移线段1
47)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左侧竖直直线为偏移对象,向右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522mm、240mm和6330mm,如图14-47所示。

图14-47 偏移线段2
48)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上步偏移的线段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如图14-48所示。

图14-48 修剪对象
49)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打断”按钮
,选择如图14-49所示的线段为打断线段,将其打断为两段独立线段。

图14-49 打断线段
50)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选择上步打断的线段为偏移对象,将其向右侧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59mm和30mm,如图14-50所示。

图14-50 偏移线段
51)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以偏移距离为59mm的初始直线左上角点为复制基点,选择上步偏移距离为30mm的两条竖直直线为复制对象,进行连续复制,复制距离相等,如图14-51所示。

图14-51 连续复制
5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上步图形的适当位置处绘制两条竖直直线,如图14-52所示。

图14-52 绘制直线
53)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图案填充”按钮
,系统打开“图案填充创建”选项卡,设置图案类型为“ANSI31”,填充比例为30,图案类型为“AR-CONC”,填充比例为1,填充图形,效果如图14-53所示。

图14-53 填充图形
5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多段线”按钮
,在图形左侧的竖直直线上绘制连续多段线,如图14-54所示。

图14-54 绘制连续多段线
5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上步所绘制连续多段线内的多余线段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如图14-55所示。

图14-55 修剪线段
56)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线性”按钮
和“连续”按钮
,为图形添加第一道尺寸标注,如图14-56所示。

图14-56 添加第一道尺寸标注
57)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线性”按钮
,为图形添加总尺寸,如图14-57所示。

图14-57 添加总尺寸
58)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QLEADER”命令,在图形中进行文字标注,如图14-58所示。

图14-58 文字标注
59)利用“拖拽夹点”命令将左侧竖直直线向上拖拽,如图14-59所示。

图14-59 拖拽直线
60)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右侧图形位置绘制连续竖直直线,如图14-60所示。

图14-60 绘制连续竖直直线
6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
,在上步绘制的直线上选取一点为圆的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120mm的圆,如图14-61所示。
6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上步绘制的圆上绘制连续直线,如图14-62所示。

图14-61 绘制半径为120mm的圆

图14-62 绘制连续直线
6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选择上步绘制的连续直线为修剪对象,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如图14-63所示。
6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图案填充”按钮
,系统打开“图案填充创建”选项卡,设置图案类型为“SOLID”,填充角度为0,填充比例为1,填充图形,效果如图14-64所示。

图14-63 修剪线段

图14-64 填充图形
65)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在圆内绘制一条水平直线,如图14-65所示。
66)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多行文字”按钮
,在上步圆内添加文字,如图14-66所示。

图14-65 绘制直线

图14-66 添加文字
67)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
,在完成图形的底部任选一点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120mm的圆,如图14-67所示。
68)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过上步绘制圆的圆心绘制一条长度为1198mm的水平直线,如图14-68所示。

图14-67 绘制半径为120mm的圆

图14-68 绘制水平直线
69)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多行文字”按钮
,在上步绘制直线上添加文字,最终完成B立面图的绘制,如图14-69所示。

图14-69 B立面图的绘制
70)利用B立面图的绘制方法,完成A立面图的绘制,如图14-70所示。
7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块”按钮
,弹出“插入”对话框。选择定义的图框为插入对象,将其放置到绘制的图形外侧,最终完成图形的绘制,如图14-71所示。

图14-70 A立面图的绘制

图14-71 一层门厅A、B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