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
鱼塘旁边,就有稻田。阜沙的水稻通常种两茬。秋天塘鱼上市后,鱼塘就会休耕至春天。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把已经出芽的稻谷种子播撒到鱼塘里,由于塘泥较肥,营养物质较多,稻秧出得快,长得齐,不久就能长出绿油油的秧苗。农民下地把秧苗收齐并捆扎好,运输到了田里,就能插秧了。
我小时候就跟随外婆下田插过秧。外婆先撸起我的裤腿和袖子,在我的手和腿涂上药膏,穿上水鞋,说是防止血吸虫叮咬。接着,我就下地了。踩在泥里,感受凉凉的土地,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进。因为都是淤泥,行进有点缓慢。期间遇见了隔壁的梁奶奶,还向我打趣着:“哎,小胖妹终于下田干活了,牛公可以歇着啦。”
我左手拿着秧苗,学着外婆的样子往田里插秧。右手从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来,大概3、4根左右,并且用食指和中指钳住秧苗的根部将其插入泥土中。外婆很详细地一边给我讲插秧步骤,一边依然不停地插秧。我插完第一束,往后退一步插第二束。秧苗和秧苗的间距大约是15厘米宽,还要保持秧苗的竖立。
20分钟,我终于插完一排了。打算插第二排的时候,一个踉跄,我摔倒了。不远处的外公、外婆都在笑我呢,我也跟着笑了。我觉着在田里摔倒也是好玩的,因为泥土软软的摔不疼。
插完一片土地下来,腰会很酸,腿也会软。回想起来,仍能感受到当年纯手工劳作的辛苦。

◇收割稻谷

◇种田的过程

◇地里常见的各类蔬菜
7、8月份,稻子满满变黄,走在田基上,听着风吹稻浪发出沙沙的声音,加上鱼塘增氧泵的打水声,这种不加人工雕琢的乐音更引人欢喜。
9月,水稻成熟了,我又可以下田玩耍了。此时的田地已经干爽,走起来方便很多。我左手扶着稻子根部,右手拿着镰刀,手起刀落,往水稻底部割去。哎,怎么没有外婆割的顺畅?一定是刀子不够锋利,那好,我回去换把刀子。再来,怎么还是不行?后来,请教了外婆才知道,镰刀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刀头,要从刀柄位置顺着刀刃往前施力,刀子往后拉,这样就可以收割到水稻了。
水稻割下来,还要经过打谷、晾晒、脱衣等过程,才能成为我们餐桌上每日必备的米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说得一点都没错。

打谷:将整棵的稻子放进打谷机里搅拌,使稻梗和谷子分离,得到谷子。这一步通常在田间完成。
晾晒:将打好的谷子摊到地上晾晒,期间不停用耙子翻谷,使水分蒸发均匀。
脱衣:这时要用到碾米机,能将稻谷一次碾成白米,谷壳(俗称米糠)与大米自动分离。米糠可以用作肥料、猪饲料等。

◇油菜花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