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皮肤的消毒
皮肤消毒方法可以参考既往对SARS冠状病毒(SARS-CoV)消毒执行。聚维酮碘(亦称碘伏)和75%医用酒精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的杀灭作用,表面活性剂如苯扎溴胺(新洁尔灭溶液)和醋酸氯己定(洗必泰)因对病毒的杀灭作用不如含碘离子的制剂和醇类消毒剂,故可用做非工作状态下日常防疫消毒用品。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皮肤消毒剂时要有一定的作用时间才能有效地杀灭病毒,一般需要1~5分钟。
WHO和美国CDC洗手指南中指出:正常人皮肤有细菌定植,头皮上菌落总数超过1×106CFU/cm2,腋窝为5×105CFU/cm2,腹部为4×104CFU/cm2,而前臂为1×104CFU/cm2。医护人员手部菌落总数范围为3.9×104~4.6×104CFU/cm2。
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是单位面积内形成菌落的菌落个数,不等于细菌个数。既往研究显示,手上的细菌可以分为两类,分别称为暂驻菌和常驻菌。表皮葡萄球菌是最主要的常驻菌,其他常驻菌包括人型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最常见的皮肤真菌常驻菌是马拉色菌。常驻菌有两个主要保护功能:抗外来微生物和在微生态系统中竞争营养。通常常驻菌很少与感染有关,但可以在无菌体腔、眼睛或非完整皮肤内引起感染。暂驻菌常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而获得或接触患者附近的环境表面而污染,一般不在皮肤上繁殖,通过普通洗手可以去除。因其可在皮肤表面存活和部分繁殖,故与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NI)关系密切。暂驻菌的感染依赖于种类、皮肤表面的微生物数量和皮肤潮湿度。另有研究显示,轮状病毒在手部的存活率分别为20分钟16.1%、60分钟1.8%。人副流感病毒3型和鼻病毒14型1小时的存活率分别<1%和37.8%。
戴手套是手卫生的辅助措施,但不能完全保护医护人员手免受病原体污染。因此,洗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水不能直接去除如脂肪、油和蛋白质等常见的组织液污染成分。故需用洗手液或手消剂。洗手过程中反复搓揉和水彻底冲洗对清洁双手是十分重要的。洗手完毕后需要及时涂抹护手霜或润肤剂,以保护皮肤屏障功能,正常人群中皮肤屏障一旦受损,一般在6小时内可以恢复50%~60%,但是完全恢复屏障功能则需要5~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