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品读

跟我品读

这首诗中,春种秋收和农夫饿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古时候,生产工具不发达,播种非常辛苦,“一粒”道出了对种子的珍视,也包含了对种子的希望。经过播种、锄草等辛苦的劳作,到了秋天,收获了许许多多的粮食。这是值得开心的事情。更加令人兴奋的是,“四海无闲田”,“四海”是指天下,指全国各地。全国各地没有不被耕种的田地。从“一粒”到“万颗”再到“四海”,层次不断深入,情感不断激发,按理应该是喜人的,但是最后来个巨大的转折——“农夫犹饿死”!情绪低落到深渊。这不得不让人们去思索“有那么多粮食,农夫为什么还会饿死”。诗人批判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表达了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

①春种一粒( )。

A.栗

B.粟

C.票

②秋收万( )子。

A.颗

B.棵

C.克

③“四海无咸田,农夫犹饿死”中哪一个字是错的?( )

A.咸—闲

B.犹—尤

C.饿—冻

④“四海无闲田”中的“四海”的意思是( )。

A.四片海域

B.全世界各地

C.全国各地

⑤“四海无闲田”与“农夫犹饿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句话是( )的。

A.正确

B.错误

⑥《悯农(其一)》中的农民生活十分( )。

A.幸福

B.悲惨

C.悠闲

⑦《悯农(其一)》一诗中与“春”相对的是( )。

A.粟

B.秋

C.田

⑧下列人物与《悯农(其一)》的作者不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