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品读
2025年08月11日
跟我品读
这既是写景诗,又是哲理诗。前两句从正面、侧面、俯视、仰视、远看、近看不同的视角来写庐山的面貌,观察角度在变化,山的样子也在变化。后两句是诗人的启示,将写景与说理融合在了一起。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从全面的角度去看待。
①( )看成岭( )成峰。
A.横 竖
B.侧 横
C.横 侧
②不识( )山真面目。
A.庐
B.卢
C.炉
③“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诗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
B.远近高低各不同
C.不识庐山真面目
④《题西林壁》中的“题”的意思是( )。
A.题目
B.题材
C.题写
⑤“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含义是( )。
A.因为
B.缘分
C.沿着
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题写在( )墙壁上的诗句。
A.大林寺
B.西林寺
C.孤山寺
⑦《题西林壁》既是写景诗,又是哲理诗。这句话是( )的。
A.正确
B.错误
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作者没有写过( )。
A.《饮湖上初晴后雨》
B.《元日》
C.《惠崇春江晚景》
⑨下列诗句中,与庐山无关的一项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