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健康生活和我们
A 知识回顾
一、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分为__________、颈、__________、四肢四个部分。身体能做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__________,它支持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当我们运动时,骨骼、关节、肌肉都参与了运动,且运动时,呼吸加快,心跳加快。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__________。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氮气不变。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5.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6.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__________、胃、__________、大肠。 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里,在胃中被进一步分解,最后,食物的养分主要在__________里被吸收,为人体提供能量。
二、食物
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2.食物中有__________、糖类、维生素、__________、矿物质等营养。淀粉富含糖类,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鱼、鸡蛋、牛奶等食物富含蛋白质,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和矿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膳食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都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5.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但食物在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但生吃食物要注意饮食卫生。
6.食物变质主要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引起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
7.食物储存的方法有冷冻法、曝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等。
三、环境和我们
1.目前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
2.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可以通过减少丢弃和重新利用来减少垃圾的数量。
3.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B 经典例题
类型一 人体各器官的名称和功能
例1 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消化器官是 ( )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解析】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食物从口进入消化道,肝脏位于消化道外,不与食物接触。
【答案】D
【点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消化系统及消化器官的认识程度。
例2 下面三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潜水游泳三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

(1)曲线1表示的是 __________状态,此时呼吸频率__________,呼吸深度__________。
(2)曲线2表示的是__________状态,此时呼吸频率__________,呼吸深度__________。
(3)曲线3表示的是__________状态,此时呼吸频率__________,呼吸深度__________。
(4)曲线__________消耗的氧气最多。
【解析】一个人在睡眠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也减少,因此呼吸较慢,即呼吸频率较低,同时呼吸深度也较小;长跑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快,即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同时呼吸的深度也增加;潜水游泳时消耗的氧气比睡眠时多,但水中氧气较少,因此为了节约氧气,呼吸频率变慢,呼吸程度加深。
【答案】(1)睡眠 慢 浅 (2)长跑 快 深 (3)潜水游泳 最慢 最深 (4)2
【点悟】知道人体在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增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类型二 食物的营养、分类及存储
例3 小明早餐吃了两个菜肉包子,喝了一杯牛奶,请问:
(1)小明从这份早餐中可摄取哪几类营养物质?
(2)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哪个消化器官中被吸收?
(3)这些物质中哪几类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析】我们的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营养。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来自食物。食物能给我们提供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水和矿物质六大类,其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可提供能量。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答案】(1)可摄取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水和矿物质六大类营养物质。 (2)小肠。 (3)蛋白质、脂肪、糖类可提供能量。
【点悟】本题综合考查了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种类及其功能,同时学生需掌握人体的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
类型三 环境和我们
例4 据报道:在我市的某一河段西岸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
(1)把垃圾堆放到江边会造成空气、土壤、__________等的污染,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垃圾。请你向我市环保部门提出一条保护该流域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多种,如填埋、分类回收等。下列垃圾中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__________(填序号)。
A.空矿泉水瓶 B.一次性塑料饭盒 C.易拉罐 D.果皮
【解析】垃圾长期堆放会引起环境污染,如散发恶臭,污染空气,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污染河流水体等。 因此处理垃圾时,应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常见的可回收垃圾有塑料制品、玻璃制品、金属制品等。
【答案】(1)水体 分类回收垃圾,并且循环使用 (2)AC
【点悟】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要掌握不同材料的分类。
C 基础巩固
【夯实基础】
1.把一种食物放在火上烧,如果闻到一种烧焦头发或烧焦鸡毛的味道,则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 (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维生素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了 B.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C.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加了
3.霉菌生长比较快的是 ( )
A.放在桌上的干面包 B.放在桌上的潮面包
C.放在冰箱里的潮面包 D.放在温度较高处的潮面包
4.下列环保标志中,可回收标志是 ( )

【提升能力】
5.下列图表是有关人体呼吸的相关信息,请依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仔细解读表中数据,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2)从曲线A上反映出此人的呼吸频率是__________次/分。
(3)上述曲线图表示同一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曲线A表示在__________状态下的呼吸,曲线B能反映他平时进行的哪类活动,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1)1号试管内的浆糊(淀粉)未加__________,淀粉未被_________分解,所以淀粉遇碘显 __________色。
(2)2号试管内因为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适宜的温度下催化 __________分解成了__________,所以,加__________液后___________。
【拓展思维】
7.学校组织学生体检,下面是小明在体检过程中的发现,请你帮他分析一下。
(1)口腔科:口腔里各部分有什么作用?请你连一连。
牙齿 搅拌食物
舌头 磨碎食物
唾液 润滑食物,消化部分淀粉
(2)小明想知道食物从口腔进去后又依次经过了哪些消化器官,请你填一填。
口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官科:医生检查咽喉时,让小明喊“啊”。这是小明喉咙里的__________振动发出的。当这个器官振动速度快时,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
(4)测试听力时,医生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到小明的耳朵里的。
(5)最后小明测了一下肺活量,小明需要的氧气由肺部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__________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
(6)小明的肺活量是1300毫升,能使肺活量增大的有效方法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