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讲人生哲理(图解导读版)》简介
《南怀瑾讲人生哲理(图解导读版)》这本书是由.徐海洋著创作的,《南怀瑾讲人生哲理(图解导读版)》共有86章节
1
序
在国学热潮席卷而来,孔子、老子、庄子成为热点人物的今天,有一个人的观点在众多解读中为读者所追捧。人们习惯称他为“居士”,也有人喜欢尊他为“教授”,然而更多的人敬...
2
目录
目 录 序 一 凡尘浊世,且修慈悲 放下,即到彼岸 千秋一寸,德失一瞬 救尽苍生,不留一念 众生皆佛,只因误落尘世 先理为人再理佛 二 活出人生本色 携赤子之心...
3
一 凡尘浊世,且修慈悲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是佛法告诫世人常常用到的一句话。那么岸是什么?它又在何方呢?放下,即到彼岸。 放下,即到彼岸/002 千秋一寸,德失一瞬/008 救尽...
4
放下,即到彼岸
汉代司马相如所著的《上书谏猎》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 得失都是一样,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以一个人达到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无得无...
5
千秋一寸,德失一瞬
一位名医,在当地享有盛誉,有一天,一位年轻妇女来找他看病。检查后发现,她的子宫里有一个瘤,需要手术切除。手术很快就安排好了。手术室里都是最先进的医疗医疗器械,对...
6
救尽苍生,不留一念
南怀瑾认为,中国的文化讲究大公无私,从佛的角度来讲,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公无私,才是菩萨,否...
7
众生皆佛,只因误落尘世
佛与众生,有什么差别?许多人听到这个问题会暗自发笑,佛的境界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达到的,其实不然。 南怀瑾说,在《金刚经》中,佛告诉我们,所谓凡夫者,本来是个假名...
8
先理为人再理佛
在讲解禅宗经典《金刚经》时,南怀瑾语重心长地告诫听讲的学生:先学做人,能把儒家四书五经等做人之理通达了,学佛就一定能成功。就像盖房子一样,要先把基础打好;地基不...
9
二 活出人生本色
你有没有听见过雪花飘落在屋顶的声音?你能不能感受到花蕾在春风里慢慢开放时那种美妙的生命力?你知不知道秋风中常常带着来自远方的木叶清香?只要你肯去领略,就会发现人...
10
携赤子之心,体味生命意义
赤子之心,指具有婴儿一般纯洁无瑕的内心。 南怀瑾认为,人要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这样才能更好地体味生命的意义。 南怀瑾经历过很多的风风雨雨,取得过许多令人瞩目的...
11
风月虽一样,情怀有深浅
杜甫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时候人很容易触景生情。 很多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人,每逢阴雨连绵、阴风怒吼时,看着昏暗的天空中太阳或星星隐藏了光辉,山...
12
淡化烦恼,取于幽默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各种相声小品、娱乐节目,我们的身边也不乏有一些搞笑的人,但是,在这些节目和人中,能够真正称得上幽默的并不多。有位名人说:“浮躁难以幽默,装腔...
13
世间烦恼本是庸人自找
世人每天都在忙碌、不安和烦恼中度过,一个烦恼过去,下一个烦恼又来了,愁工作、愁财富、愁子女,甚至有时候顾影自怜……总之,各种各样的烦恼层出不穷,永不停息。 烦恼...
14
珍惜现在,活出人生本色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诗云:“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南怀瑾这样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个大梦,醒时做白日梦,睡时做黑夜梦,现象不同,本质一...
15
三 苦练内功,品咂甘甜
庄子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大小都不同。如果要建立大功成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和能力。要想好好修道,就要像大海一样波澜壮阔。同时,懂得绚烂...
16
找到属于自己的境界
一个人胸怀的大小、眼界的高低,会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做事方法。很多人能成就一番大业,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人生境界。南怀瑾借庄子之口,给我们讲了这个...
17
无为而为,效法天道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道,“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南怀瑾对这句话作了精妙的解释:天地间的万物,不辞劳苦,生生不息,但并不将成果据为已有,不自恃有...
18
一滴水也要有自己的深度
关于《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中讲到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对此,南怀瑾有自己的理解。...
19
苦练内功,静待一壶茶香
在《逍遥游》开篇,庄子以横空出世的笔法向我们讲述了鲲、鹏之变及大鹏南飞的故事,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胸怀。在叙述大鹏如何飞向南冥的过程中,庄子这样讲道:“风之...
20
抛却妄念,无欲则刚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白,“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意思是,孔子说我始终没有看见过一个够得上刚强的人。有一个人说,申枨不是很刚强...
21
极高明而道中庸
《论语》里有一则故事,“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说的是孔子的学生伯牛生病,孔子去慰问他,他将手...
22
四 生命不息,前进不止
灵魂期待什么,就能成为什么。人生如戏,只要够投入,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你出人头地。 琢磨人生,打磨顽石中的美玉/074 不让过去成为将来的绊脚石/076 心有劲,则...
23
琢磨人生,打磨顽石中的美玉
世上本没有太多天才,而少数的天才也可能因为缺少雕琢磨练而沦为庸才。 根据《伤仲永》一文描述,方仲永五岁时,便能指物作诗,被邻里乡亲视为神童。他不断受到邀请,还有...
24
不让过去成为将来的绊脚石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过去的功劳簿是埋葬今日的坟墓,一个沉浸在过去取得的辉煌成就中的人,今天对他而言已经结束,日升日落已与他无关,他已无法同时代的脉搏一起...
25
心有劲,则力无穷
南怀瑾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到底在做什么事呢——“都在残害我们的幼苗”。因为他认为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父母和老师不去开发孩...
26
人生如局,爱拼才会赢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赌局。命运就是随机抓到手中的麻将,好坏全凭运气。然而,高明的玩家,即使手中抓有一副烂牌,也不会轻易放弃,依然会坚持拼下去。因为,赌局只要没有结...
27
命运难定,全在自己书写
中国历史上常说“盖棺定论”,人生要在最后下结论,要在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以及是非曲折之后才能得到一个人的最终表现。 南怀瑾曾提到过历史上的一件有关孟子和朱元璋的趣...
28
自省拭心心自明
古语道:学无止境。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就会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够充实,还有许多进步的空间。 南怀瑾告诫我们,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
29
五 义气如虹大丈夫
真正的大丈夫,是一个真实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人,他反对一切虚伪掩饰,是能光明磊落面对世间的勇者。 侧身而过,窄路间的通行诀窍/096 正气长存,则清风浩荡/10...
30
侧身而过,窄路间的通行诀窍
中国人时常讲“道德”二字,然而它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很少有人能清晰地去描绘。大多数人认为,能够使人类幸福而逐渐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规范就是“道德”了。从中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