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距离产生美

合适的距离产生美

有些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当较远距离看一朵花时,会感觉很美,当靠近了再看,便会发现其中有一些瑕疵,觉得不再美了。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距离产生美”。然而,赵本山的小品里又讲:“距离有了,美没了。”那么,怎样才能维持自己眼中的美呢?关键在于距离适中。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认为女子与小人最难办了,对她太爱护、太亲近了,她就恃宠而骄,让你无所适从,动辄得咎;对她疏远一些,她又会怨恨你。南怀瑾说,其实,孔子说的不仅仅是女人,还包括小人,而世界上的男人,够得上资格免刑于“小人”罪名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圣贤这一句话,实际上包括了生活中大多数的平凡男女,也指出了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距离问题。

如何保持人际交往中的美好印象,如何让人际关系永远处于美的阶段呢?有一个办法: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过于接近,又不过于疏远。很多时候,就情感而言,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带来极大的美感。

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是一对相互爱慕而又从未见过面的恋人。梅克夫人是一位酷爱音乐、有一群儿女的富孀。她在柴可夫斯基最孤独、最失落的时候,不仅给了他经济上的援助,而且在心灵上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和安慰。她使柴可夫斯基在音乐殿堂里一步步走向顶峰。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第四交响曲》和《悲怆交响曲》都是为这位夫人所作。

他们不想见面的原因并非他们两人相距遥远;相反,他们二人的居住所在地仅一片草地之隔。他们之所以永不见面,是因为他们怕心中的那种朦胧的美和爱在见面后被某种太现实、太物质的东西所代替。

不过,不可避免的相见也发生过。那是一个夏天,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本来已各自安排了他们的日程:一个外出;另一个决定留在家里。但是这一次,他们终于在计算上出了差错,两个人同时出来了,他们的马车沿着大街渐渐靠近。当两驾马车相互错过的时候,柴可夫斯基无意中抬起头,看到了梅克夫人的眼睛。他们彼此凝视了好几秒钟,柴可夫斯基一言不发地欠了欠身子,梅克夫人也同样表示了一下,就命令马车夫继续赶路了。柴可夫斯基一回到家中就写了一封信给梅克夫人:“原谅我的粗心大意吧!维拉蕾托夫娜!我爱你胜过其他任何一个人,我珍惜你胜过世界上所有的东西。”

在他们的一生中,这是他们最亲密的一次接触。

真正的情谊是心灵的默契和情感上的升华。有时候,要使情感保持美艳动人,便要彼此拉开一定的距离,在交往中和对方保持合适的距离。爱情如此,其他的人际交往亦是。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私密天空,人与人之间距离过近,就容易引起冲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有时或许只是因为一件小事,却可能埋下破坏性的种子。人与人关系过远,就会慢慢从自己的生活中将对方剥离,最后形同陌路人,错失生活中的诸多美好情感。维持人际关系的最好办法是往来有节,表达适当的关怀,但并不过度干涉,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过于亲近,有时会侵入别人的禁区,反过来过于疏远,又感受不到温暖,只有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能让工作和生活趋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