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笼中,不如放之穹庐

十三 相爱才是家,容忍为常

家是什么?家是我们心性深处最温馨的地方;家是万家灯火中属于我们的一盏。在我们为别人的举手之劳而感动时,却没有想到给过我们许多帮助的家。我们一生能守住的幸福或许不多,但我们一定要守住家庭的幸福。

家从来都不是讲理的地方/274

爱让我门共修善缘/278

慎重选择方成长久夫妇/281

守住手中的幸福/284

藏于笼中,不如放之穹庐/286

家从来都不是讲理的地方

南怀瑾在讲到饮食男女时说,我们这个世界之所以闹了那么多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你打过来,我打过去,这里拆房子,那里盖房子,都是两个人闯的祸,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人如果到了无男无女,无饮食需要,不知可以减少多少烦恼。其实南怀瑾的这番话,看似调侃,实则大有深意。因为男人和女人组成家庭,家庭组成国家。其实国家有问题,那一定是最基本的家庭出问题了。(注:本段主旨源自《药师经的济世观》)

但是家庭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的事情的确不好评判。实际上评判家庭里发生的事情,也不能太较真,借用别人一句话,那就是“家从来都不是讲理的地方”。道理虽然很简单,可是多数人都做不到。

很多人刚谈恋爱的时候,可以容忍对方的很多缺点,但是一结婚就不行了。可是当他们吵架的时候,如果有客人来了,大家于是就立刻停下来,笑脸相迎。因为宾客来了。所以相敬如宾能够使夫妻关系长久。具体什么叫“相敬如宾”呢?其实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说理的地方。夫妻之间若要论理,则家无宁日。

有这样一对老夫妻,当他们得知女儿要结婚时,心里非常高兴,夫妇俩送给女儿一个锦囊,里面有一封信,把他们自己多年的婚姻生活体验告诉了孩子,信中说:“这就算祝福你的新婚礼物。”

他们在信中告诉女儿:“家不是个讲道理的地方。”他们说:“这句话乍听没有道理,但却是真理,是多少夫妇,用多少岁月、尝了多少辛酸,在纠缠不清、难解难分的爱恨、是非的混乱中,梳理出来的一个结论。当夫妇开始据理力争时,婚姻便开始蒙上阴霾。表面上是讲道理,其实两个人都不自觉地抱着满脑子自以为是的歪理,相互敌视、互相伤害,讲理讲到最后,只落得个两败俱伤,分道扬镳的结局。”

“家”的确不是讲理的地方,家是讲“爱”的地方,家最需要的是宽容和理解。

有人说,世上有三种人可以不讲理:一是疯子;二是病人;三是情人。情人为什么可以不讲理呢?因为两人之间有感情、有依赖和信任,不是可以用道理可以说清楚的。既然用道理无法说清楚,讲道理自然就行不通了。

谈恋爱的时候,男人似乎很能容忍女人的不讲理。有时候,女友的蛮横、赌气、吵吵闹闹反而是爱情中的小插曲,能把爱情点缀得更甜蜜。可是,女友一旦成为妻子,男人的好脾气一下子就消失了,因为他们已转换成丈夫,变成一家之主了。但女人的角色转换过程比较慢,她们大都还在做梦,隔三岔五还想跟丈夫赌赌气,耍耍大小姐脾气,还想让丈夫哄着她让着她。不幸的是,她们的丈夫早已不是那个恋爱时处处让着她的男孩子了,他们会生气,会开始要求老婆“做事说话请讲道理”。而这个“讲道理”,免不了就要伤害夫妻间的感情了。

有人说,男女两性的感情历程不同,男人是从百花齐放的春天很快进入炎热的夏季,而炽热的情火在燃烧之后就迅速地进入成熟的秋天,不久,寒冷的冬季就来临了。女人不一样,她们长久地在春日里徘徊,许久才进入燃烧的夏季,接着,她们并不马上步入秋日的成熟,而是缓缓地再度转回春季,继续徜徉在温暖的春光里。所以,有很多女人,包括一些十分优秀的女人,在自己的爱人面前,感情却都脆弱得很,是禁不住打击的。

萍是一位中年职业妇女,在公司里当主管,她平时待人谦和,处理公事有条有理,对待亲朋好友十分周到。可是在家里,尤其是在丈夫面前,却常发脾气,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和丈夫怄气。

刚开始,丈夫很不能谅解,对她说:“你是个明理的人,怎么偏偏跟我在一起时会这么不讲理呢?”萍想了一想,回答说:“我只能跟你发脾气,跟别人发脾气,谁理我呀?”虽然这个回答蛮不讲理,但从妻子的口里说出来却很自然。

这时候,做丈夫的能够跟妻子争辩吗?争辩又有什么用呢?只能是浪费体力、破坏感情而已。

懂得爱你的妻子,懂得在你妻子“不讲理”的时候宽容一些,是一个丈夫走向婚姻圣坛的第一课。

莲说了一件她自己婚姻中的故事:

那是个秋日微凉的黄昏,她刚跟丈夫怄过气,披散着一头湿淋淋的乱发,站在阳台上,任风阵阵地吹着。

丈夫突然拿着吹风机走过来,向她说:“好了!坏女孩!快进来把头发吹干。”

一头湿气渐渐散尽时,丈夫有感而发地说:“或许,几十年后的某个黄昏,你一个人独坐的时候,会忽然想起眼前的这一刻,而我那时已经先你而去了。”

听了这话,莲说:“刹那间体会到丈夫心中那份疼惜我的心情。”

佛语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而千年之后又能相守几时?

在莲的回忆里,丈夫在争吵之后帮她吹头发时说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她,让爱耍脾气的莲领略到,夫妻俩的感情有多珍贵。宽容与体贴是增进夫妻感情的良药。男人们应该多注意另一半的优点,并找合适的时间告诉她,她便能很快地满足了。

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之间不能太较真,不能太讲理,其实夫妻之间不需要这些,他们需要的是宽容,需要的是爱。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一个能处理好家庭问题的人,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一样能成功,因为他具备了几种优秀品质:责任、包容、关爱、理解。

爱让我门共修善缘

南怀瑾在形容夫妻关系的时候,讲到杭州城隍山城隍庙门口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下联是: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可以说这两联对夫妻儿女的关系分析是很透彻的,其实夫妻之间不一定都是好姻缘,有的吵闹一辈子,痛苦一辈子。

但是缘分归缘分,感情还需要经营。人都说某某怎么样是修来的缘分,其实经营就是修缘分。有缘分的人应该一起度过,但是正如南怀瑾所言,有缘不一定是善缘,我们应该珍惜今生,度人度己,如若心诚,一份恶缘化为一份善缘也未尝不可。理想的家庭都得家人齐心协力去维系,尤其是夫妻之间更是如此。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

一个女人是非常好的人,从结婚之日起就努力操持一个家。她会在清晨五点钟就起床,为一家老小做早饭;每天下午,她总是弯着腰刷锅洗碗,家里的每一只锅碗都没有一点污垢;晚上,她蹲着认真地擦地板,把家里的地板收拾得比别人家的床还要干净。

一个男人也是非常好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工作认真踏实,每天准时上下班。他也是个负责任的父亲,经常督促孩子们做功课。

按理说,这样的好女人和好男人组成一个家庭应该是世界上相当幸福的了。

可是,他们却常常暗自抱怨自己的家庭不幸福。常常感慨另一半不理解自己。男人悄悄叹气,女人偷偷哭泣。

这个女人心想:也许是地板擦得不够干净,饭菜做得不够好吃。于是,她更加努力地擦地板,更加用心地做饭。可是,他们两个人还是不快乐。

直到有一天,女人正忙着擦地板,丈夫说:“老婆,来陪我听一听音乐。”女人想说:“我还有……事没做完呢。”可是话到嘴边突然停住了——她一下子悟到了世上所有“好女人”和“好男人”婚姻悲剧的根源。她忽然明白,丈夫要的是她本人,他只希望在婚姻中得到妻子的陪伴和分享。

刷锅、擦地板难道要比陪伴自己的丈夫更重要吗?于是,她停下手上的家务事,坐到丈夫身边,陪他听音乐。令女人吃惊的是,他们开始真正地彼此需要,以前他们都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对方,而事实上,那也许并不是对方真正需要的。

家的幸福更多的来自于家人所给予的爱的温暖,“没有什么比围炉团聚更愉快的事了”,能够在壁炉旁看到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是高质量家庭的最好证明。不停地操劳只能维持家的外观及形式,而最主要的,是要注重家庭里特有的,充满了爱、温暖与明朗的气氛。

建立和巩固家庭的是爱,是心灵的相通和无私的充分发挥。简单的激情是自私的,也不会长久,相反,爱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历久弥深,越来越香醇。

如果想要爱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我们就必须投入自己的耐心、怜悯和自制。而最主要的则是“心灵相通”——这种心灵相通是好感和幽默的结合体。

那些能够使家庭快乐的东西,同样也可以把快乐带到任何地方。因为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同时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快乐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权利,我们一定得不到快乐,并且可能会毁了整个家庭。我们有权利追求快乐,但是,我们没有权利把这种快乐建立在他人不快乐的基础之上。

我们越是生活在一起,越应该互相体贴,并且注意自己的处事方式。我们永远也不应该忘记:每个人都有他害羞与孤独的天性,我们应该尊重,没有权利去破坏。

如果我们连家人都无法容忍,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那么,我们与他人生活在一起时,也一定会发生摩擦。幸福家庭的秘密深藏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心中,他们彼此心灵相通。对孩子来说,家庭应是歇憩的场所,培养丰富的人性的土壤以及明亮无比的孩子之梦的温床;对夫妻来说,家庭是双方共同经营的葡萄园,两人一同培植葡萄,一起收获。

当真正的困难来临的时候,我们通常能够勇于面对,但是,那些小烦恼才是影响我们的元凶。它们虽小,却很烦人。它们就像小虫子,到处飞,到处咬,弄得人们心神不宁。它们阻挡住我们前行的道路,占用我们的时间,使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对付它们。

如果我们能够在大量的小困难面前保持心境平和,我们就一定能承受更大的考验。

生命是否丰富多彩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小事情而不是大事情,抱有这种观点的人才是聪明的。因为,只有这些细小的事物才能描绘出生活的细节。

伏尔泰曾经说:“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世界上没有什么地方比自己的家更舒适,它不仅是一处住所,不仅是工作之余休息的地方,更是心灵唯一的绿洲和安憩之地。能够用爱去经营维持家庭,是了不起的本事。

慎重选择方成长久夫妇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南怀瑾认为这是孔子的婚姻观。认为夫妇之道能长且久,才符合正统。由此观之,选择一段好的婚姻是十分必要的。

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我不仅把婚姻描写为一切结合之中最甜蜜的结合,而且还描写为一切契约之中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契约。”而越来越多的人却正在践踏、无视这种契约,他们把婚姻仅仅视作一种最为平常的合作关系,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就像一张彩票,即使赌输了,也可以撕毁。事实上,谁亵渎了婚姻,谁就最终亵渎了自己。

世界上有两种事情无法逆转:一堵倒向自己的墙壁和一个倒向别人怀抱的爱人。婚姻是比爱情更现实的东西,它源于爱情,又高于爱情,爱情不需要刻意地雕琢,婚姻却需要用心去经营,一旦我们经营不善,我们怀中的爱人就会一去不复返。

英国著名影星费·雯丽在演出了好莱坞历史上最经典的爱情作品《飘》之后,一夜成名,她本人与“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扮演者劳伦斯之间的爱情也堪称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佳话,两个人的爱情在历经种种磨难之后终于修成正果——他们步入了婚姻的圣殿。

然而,正是这两位对爱情有着最为完美的诠释的影星,他们的婚姻却以不幸告终。他们的爱情经受了考验,婚姻却一败涂地。他们的爱情是完美的,然而正是因为他们以要求完美的爱情的眼光来要求婚姻,他们的婚姻才抵抗不了这理想的重压而轰然倒塌,这种不可承受之重终于毁灭了他们的幸福。有很多恋人在没成婚时卿卿我我,而一旦完婚却反目成仇,曾经山盟海誓的爱情被婚姻磨去了最后的光泽,两个人终于向生活妥协以分手告终。婚姻,对很多不善经营的人来说,确实是爱情的坟墓,但是,只要能用心过好你和另一半的每一天,你和爱人的感情就会在这种可贵的经营下历久弥深。

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林肯,受到世界的瞩目,受到美国人的爱戴。但是他却有一个糟糕的家庭,确切地说,因为有一个“母夜叉”似的妻子。

林肯的妻子似乎拥有终身对他指责、抱怨的权利,在她眼里,林肯的一切都是不对的:她认为丈夫走路难看,没有风度,脚步呆直得像个印第安人,又嫌他的脚太大,两只耳朵与他的头呈直角地竖立着,甚至说林肯的鼻子不直,嘴唇像猩猩……她不停地向他发怒、不断地挑剔,最受不了的是她发出的那尖锐高亢的噪声,隔街都能听见,经常闹得四邻不安。

她除了用声音发泄内心的莫名仇恨外,有时甚至用行动来发泄内心的愤怒,有一次她甚至在客人面前把一杯热咖啡迎头泼在林肯的脸上。林肯在外面何等风光,在家里却如此狼狈。任林肯如何劝说退让,都改变不了这刁蛮的“国母”。林肯后悔这段不幸的婚姻,每到周末,大家都归心似箭,只有林肯最怕回家,宁可躲到无人察觉的地方去小睡片刻。

年复一年,这位伟大的总统为了避开这位可憎的第一夫人,宁肯在简陋的旅店中寂寞地长居,也不愿回家听妻子的怒斥和无理的喊叫。家,应该是美妙温馨的充满吸引力的地方,但在林肯心中丧失殆尽。这位第一夫人就是这样一锄一铲地慢慢挖掘出一个“坟墓”,埋葬了爱情,毁灭了幸福,埋葬了人生——自己的还有林肯的。

与林肯的遭遇相反的是英国政治家丘吉尔,他曾经不无炫耀地说:“我最显赫的成就,不是别的,而是当年我说服了克莱蒂娜与我结婚,她是我一生中唯一的女人,没有她我可能不会有任何成就。”

“成家立业”这个词很有意思,它把“成家”放在了“立业”前面,不是没有道理。先成家,我们的事业就有了后盾,我们会有一种归属感,这样才能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事业上。一个良好的家庭可以给成员以温暖,可以为他的创业提供很多力量源泉;而一个很糟糕的家庭,只会让人觉得负担重重。而且家庭关系的糟糕又会影响到家人和身边的其他人。长此以往,会使得家人之间,极不和谐,甚至反目成仇。

现代社会,我们对婚姻的态度也越来越不严肃,社会上出现很多不好的东西。孔子说“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但是很多人还是吵着闹着要离婚。为什么?选择不慎重而已。人的一生中婚姻是最重要的选择,若对则一生幸福,如错则万劫不复。如此,一念之间也。

守住手中的幸福

南怀瑾的《谈缘》一文中对爱有如下论述:爱情的哲学基本就是自私,人类的“我执”。爱情在文学境界中是幅画,这幅画是理想的,很美;但是看遍所有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几乎没有一个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了,这个故事便失去了文学趣味。等于以前我们古老的戏剧,像从前各种地方戏、京戏……唱的都是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一点意思也没有。至于落难公子中了状元,两人能否共同生活一辈子,那就很难说了。(注:本段主旨源自《谈缘》)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这种现象。回想当初,他(她)不也是你的最佳选择吗?若不然你又何必与他(她)结婚呢?两个人经过一段婚姻生活后,婚前的新鲜感已荡然无存,对方的缺点也暴露无遗,这时便更生出许多感叹与埋怨来:当初要不是怎么怎么着,我才不会看上你呢……

上帝拿出两个苹果,让一个幸运男子挑选。这男子权衡再三,终于下定决心,选了其中认为最满意的一个。上帝含笑赐予,他千恩万谢,接过后转身离去。突然,却反悔想调换成另一个,回过头时上帝已经不见了,他只得耿耿于怀过了一生。于是,上帝叹道:“人啊,总是期待那些未到手的,而不好好珍惜手中所有,怎么可能获得幸福呢?”

上帝之言千真万确!常言道: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更糟糕。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你认为最好的也未必适合你,现实生活中这类事例比比皆是。告诉自己,自己的爱人才是当世无双最最完美的理想伴侣。只有这样,你的心理才能平衡,你的心情才能舒畅,你才能活得坦然、过得洒脱。

他们是一对有着12年婚龄的夫妻。12年前,他们还是两个刚毕业的穷学生,几乎一无所有,除了爱情。12年后,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年缺少的现在几乎都拥有了,但彼此都对婚姻感觉厌烦了。终于,他们决定分手。

“你有什么要求?”他问她。

有什么要求?她看着他,想不起来还要什么。于是,她说:“我们去一趟重庆吧,我们是在那儿相识的,也在那儿结束吧。”

他听了一愣,然后点点头。他们买好了车票,简单收拾好行装,踏上了他们的离婚之旅,以此来告别他们12年的婚姻生活。

上了火车,他们找到卧铺车厢。两张卧铺,一张是上铺,一张是下铺,如果是以前,他就会主动睡上铺,把下铺留给她。但是现在,他们即将不再是夫妻了,她主动提出抛硬币来决定,他同意了。结果,她输了。她拖着笨重的身子,十分艰难地爬上去,躺在狭窄、闷热的上铺,她才知道睡在下铺是多么舒适,可惜自己以前没体会到。火车到达重庆已经快中午了,他们找了一家酒店吃饭,侍者递来菜单,她点了一个“烧茄子”,他这才想起来,这是她最爱吃的一道菜,可她已经3年没吃了。因为他的胃3年前做过手术,不能吃甜食,所以,他们家就再没做过这道菜,他和她去饭店吃饭的时候,她也不再点这道菜。那一刻,他心里充满了歉疚。

在一个多星期的离婚之旅中,他们虽然吃、住、玩都在一起,但是他们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人,自己选取自己喜欢吃的,玩自己喜欢玩的,晚上睡在自己的床上,不必兼顾对方,不必为对方改变自己。开始,两个人都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但是没几天,就开始感觉到被解放的空虚和孤单。

回程的日期到了,两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他们不知道,这恐惧源于何方,回程,对他们意味着永远的分离,也意味着永远的自由。这曾经是他们俩共同盼望的解脱,但是,现在,在分离的前夜,他们却有些惧怕了。自由和安全,是无法同时存在的。你可以选择一个,但不能两个都要。他们默默无声地上了火车,仍然是两张卧铺票,仍然是一上一下,但是等她用颤抖的手拿出硬币时,他已经一个人爬到了上铺。她仰起头看到他的两只脚还有脚上穿的灰色袜子,那还是她给他买的。那一夜,她没有睡,他也一样。他们两个人都醒着,一个在上铺,一个在下铺,中间隔着距离,但是,他们的心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靠得如此近。

之后发生的事,你也许已经猜到了,他们重又生活在一起,关于离婚的事,谁也没有再提。其实,幸福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只要你经常地去感悟自己的生活,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你的手中。

生活是酸甜苦辣咸交错的五味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交响曲,没了激情与浪漫,多了复杂与平淡,但经过生活的重要考验,你会发现,你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爱人一起慢慢变老。既然选择了,就要把它延续下去,这是对双方的责任,也是对自己感情的责任。婚姻比爱情内涵更广阔,走入婚姻殿堂的人,应该理智地对待这份缘分。经得住考验的婚姻是真的爱情。南怀瑾说爱情是自私的,但是这份自私的爱,其实也会在慢慢的变化中,转化为对对方的责任,只要会经营,感情就能经得住考验,谁不愿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

藏于笼中,不如放之穹庐

南怀瑾曾经讲“因缘”,他认为因缘,有三项内涵、四种关系。三项内涵即是善缘、恶缘、无记缘。所谓无记缘,就是不善不恶的缘。譬如我们做人几十年,有许多接触过的人,不是自己有意去找他,偶然一次,过去了也就忘了,这种“缘”属于无记缘。这么多因缘,我们应该怎么办?南怀瑾在讲到禅的时候说“万事随缘过”,我以为这恰恰是答案所在。

人世间最刻骨铭心的缘分,莫过于夫妻缘分了。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夫妻,好日子还没有过长,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生活习性的,态度观念的,但是走到夫妻这一步最常见的,还是双方有一方对对方管得比较严格,生活中失去了自由空间。其实这就是不懂随缘的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在感情生活中随缘,就是不强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给对方以自由。

莉莎和男朋友分手了,处在情绪低落中,从他告诉她应该停止见面的一刻起,莉莎就觉得自己整个被毁了。她吃不下睡不着,工作时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人一下消瘦了许多,有些人甚至认不出莉莎来。一个月过后,莉莎还是不能接受和男朋友分手这一事实。

一天,她坐在教堂前院的椅子上,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着。不知什么时候,身边来了一位老先生。他从衣袋里拿出一个小纸口袋开始喂鸽子。成群的鸽子围着他,啄食着他撒出来的面包屑,很快就飞来了上百只鸽子。他转身向莉莎打招呼,并问她喜不喜欢鸽子。莉莎耸耸肩说:“不是特别喜欢。”他微笑着告诉莉莎:“当我是个小男孩的时候,我们村里有一个饲养鸽子的男人。那个男人为自己拥有鸽子感到骄傲。但我实在不懂,如果他真爱鸽子,为什么把它们关进笼子,使它们不能展翅飞翔,所以我问了他。他说:‘如果不把鸽子关进笼子,它们可能会飞走,离开我。’但是我还是想不通,你怎么可能一边爱鸽子,一边却把它们关在笼子里,阻止它们要飞的愿望呢?”

莉莎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老先生在试图通过讲故事,给她讲一个道理。虽然他并不知道莉莎当时的状态,但他讲的故事和莉莎的情况太接近了。莉莎曾经强迫男朋友回到自己身边。她总认为只要他回到自己身边,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那也许不是爱,只是害怕寂寞罢了。

老先生转过身去继续喂鸽子。莉莎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伤心地对他说:“有时候,要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是很难的。”他点了点头,但是,他说:“如果你不能给你所爱的人自由,那么你就并不是真正地爱他。”

长相厮守的意义不是用柔软的爱捆住对方,而是让他带着爱自由飞翔。要知道,爱需要自由的空间。缘分不能强求,强求则会导致缘灭。

生活中一些事情常常是物极必反的,你越是想得到他的爱,越要他时时刻刻不与你分离,他越会远离你,背弃爱情。你多大幅度地想拉他向左,他则多大幅度地向右荡去。

所以我们应该让爱人有自己的天地去做他的工作,譬如集邮,或是其他任何爱好。在你看起来,他的嗜好也许傻里傻气,但是你千万不可嫉妒它,也不要因为你不能领会这些事情的迷人之处就厌恶它。你应该适时地迁就他。

爱人有了特殊的嗜好以后,我们还必须给他另外一个好处:有些时候要让他独自去做他喜爱的事,使他觉得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毫无疑问,爱人时常需要从捆在他脖子上的爱的锁链里挣脱出来。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并支持他们,去培养一些有趣的嗜好——并且给他们合理的机会享受完全的自由——那么我们就是在做一些使他们快乐的事了。

我们应当自信,真正的爱是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因此,作为婚姻的双方,在魅力的法则上,请留给彼此一个距离,这距离不仅包含空间的尺度,同样包含心灵的尺度。

留下你自己独特的性格,不要与他如影随形;留下你自己内心的隐私,不要让他感到你是曝光后苍白的底片;留下你一份意味深长与朦胧的神秘……不要试图挽留他离去的脚步,不要幻想他的目光永远专注于你,一切都应是自然形成,在你们之间留下一段距离,让彼此能够自由呼吸。

这难道不是爱的真谛吗?爱,但是保持距离。人的心理诉求,确实是很复杂的。南怀瑾说爱是自私的,可以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当你说爱是为了对方的时候,这个举动难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出的吗?因为为了对方会让你开心,于是你才去爱别人,总的来说是源于自己的心理诉求,但是爱情难道不是无私的吗?当我们为对方做事情的时候,也确实没有求回报,只要为对方做事就很开心。人总是要有一定的心理空间的,爱情的距离不能太近了。当侵犯了那个底线时,曾经再好的恋人也可能会反目。因此说爱必须给对方以自由。这是两人感情长久的前提。

世间诸事都逃不脱“因缘”二字,有很多事情强求反而什么都得不到,因为你所要的,上天并没有给你安排,而你对本来属于你的,又视而不见。人的可悲就在于斯。夫妻之爱,是缘。这种缘尤其需要珍惜。珍惜缘分就是随缘,爱情或婚姻中太多的羁绊会破坏这段缘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