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长
地久天长
唐 思
一.导演、演员介绍
1.导演
王小帅,中国内地著名导演。他出生于上海,童年时期和父母移居贵阳,并在那时开始学习绘画。1981年,王小帅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而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学习。1990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王小帅就进入福建电影制片厂工作,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93年,他自筹资金、自编自导了处女作《冬春的日子》,电影全片为黑白色,主要讲述了画家冬与春的日常生活和精神困境。电影刚一上映就受到了较好的评价,甚至在1995年被BBC选为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之一,也是当时唯一一部入选的中国电影。2000年的《十七岁的单车》获得了第51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也是王小帅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大奖。在2005年,他又凭借《青红》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2007年凭借《左右》再次拿下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他也成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头人物之一。
2.演员
咏梅,中国内地蒙古族女演员。演技出众的咏梅并非科班出身,她大学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后进入外贸公司做了一名普通职员,并在许戈辉工作室兼职主持一档名叫《约会星期天》的节目。1995年,许戈辉将她推荐给了电视剧《牧云的男人》的导演,自此,25岁的咏梅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她出演最多的是都市爱情、历史、伦理等几个类型的电视剧,其中较有知名度的有1997年徐静蕾主演的《北京爱情故事》(饰演领班莫欢)、焦晃主演的《乾隆王朝》(饰演苏卿怜)、2013年的《青春派》(居然妈妈)等。2019年,她凭借《地久天长》中王丽云一角获得第32届金鸡奖和第69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成为中国内地唯一一个柏林影后。
王景春,中国内地男演员。他1972年出生于新疆阿勒泰市,19岁时从中专毕业被分配到百货大厦工作。在工作中,他偶然结识了导演朗辰,朗辰激起了他对表演的热爱,而后他以特招的身份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进行专业的学习。大三时,王景春出演了电视剧《生死之门》,由此开启了自己的演艺之路。在此后二十余年的演艺生涯中,他先后出演了《粉红女郎》(2001年)、《金陵十三钗》(2012年)、《黄金时代》(2013年)、《白日焰火》(2014年)等大热影、剧,还凭借《疯狂的玫瑰》(2009年)夺得第十届百合奖优秀男演员,凭借《警察日记》获得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王小帅[DB/OL].[2020-09-24].
[2] 百度百科.咏梅[DB/OL].[2020-09-24].
[3] 百度百科.王景春[DB/OL].[2020-09-24].
二.电影梗概
《地久天长》由王小帅导演,2019年3月22日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电影全长175分钟,讲述了两个家庭、两代人的生活纠葛,剧情从20世纪80年代讲起,时间线长达三十年,可以说是一部全景式、史诗式的剧情片。咏梅和王景春饰演的王丽云和刘耀军是一对夫妻,两人都在包江钢铁厂工作。同为车间工人的沈英明、李海燕夫妇是二人的好友,两家亲密无间,如同一家人一般生活。两家第一次产生间隙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李海燕作为主要管理者,在发现好友王丽云怀了二胎时,强行把她送去医院堕胎,不幸的是,王丽云因此丧失了生育能力。而让两家彻底决裂的导火索是王丽云的儿子刘星的死亡。刘星与李海燕夫妇的孩子沈浩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加上家长的关系,两人平时特别亲密。在一次外出玩耍时,沈浩怂恿不会游泳的刘星下水,也导致他溺水身亡。接连丧子让王丽云、刘耀军二人很受打击,他们与李海燕之间的关系也难以恢复到往日的亲密。而后80年代的下岗潮又是一次磨难,失去工作的王丽云和刘耀军决定离开包江这个伤心地,此后,他们远走他乡,过着艰难的生活,也与沈、李夫妇断了联系。在辗转的过程中,两人领养了一个弃儿,并给他取名刘星,刘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过往的伤痛。但长大后的刘星知晓了自己的身世,正处于叛逆期的他不满自己替代品的身份,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夫妇二人努力组建的家庭再次破灭。两人随着时代的潮流浮浮沉沉,只能彼此相互支撑着生活。多年之后,已经成人的刘星返乡,三人之间因冲动、误解和隔阂造成的心结才慢慢解开。同时,已至暮年的二人接到早已失去联系多年的李海燕的消息,原来身患癌症的李海燕难以摆脱过往的愧疚,想要联系王丽云一家寻求谅解,这时,原本亲密无间的几人才重新聚首,三十多年的恩怨才得以说清。
电影以20世纪80年代为主要背景,通过四人、两个家庭的遭遇反映了许多中国社会的现实,如国营企业、计划生育政策、下岗潮、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下海潮,将他们平凡普通的生活变成一段历史时期社会的缩影,从两个家庭由亲密到分离再到和解的变化中,展现时代和人生的变迁。
三.相关获奖、报刊评价情况,颁奖辞和权威的获奖评价
《地久天长》一片提名了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67届圣巴斯蒂安电影节珍珠奖,被第28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评为华语十佳影片,被英国卫报评为2019年度十佳影片,获得了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大奖,第37届乌拉圭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观众选择奖。主演咏梅因此获得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熊奖,第32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主演王景春获得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第32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编剧王小帅、阿美获得第32届金鸡奖最佳编剧,2019 ELLEMEN电影英雄盛典年度编剧奖。
各大报纸、媒体也毫不吝啬对《地久天长》的赞扬。路透社称“王景春和咏梅强有力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充满痛苦的经历,但他们最终却展现出了近乎圣洁的宽恕与和解的能力。”《每日银幕》评价道:“王小帅这部深思熟虑、间接留白的影片,不仅在情感上让人共鸣,更是在历史的角度上有所启迪。”《Variety》评价道:“《地久天长》让观众对社会结构性的变化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将这种变化细化到了个体的层面。”除此之外,还有“在这部鸿篇巨制中,王小帅展现了千万普通中国人在生活中所要面对的困顿、无力与震颤。社会的运作、无形的压力甚至是众口铄金,都让他们无法喘息。可一旦有了发泄口,每个人都将会是一个炸弹。”(《综艺》)“《地久天长》没有任何社会学研究的痕迹,却反映了独生子女政策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影响,也显示出中国人在社会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韧性。曾经,他们因为收听“靡靡之音”而获刑,遭遇过强制堕胎,但在灾难过后,他们依旧能够恢复对生活的信心。除了提出时间能治愈一切创伤之外,影片的最后几场戏还向人类精神深深鞠了一躬。”(《好莱坞报道者》2019.3.9)
片中王景春、咏梅两位演员的表现更是让人惊艳,金鸡奖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咏梅在《地久天长》中的表演沉稳、内敛、顺畅,没有激烈的表达,却分外真实有力。借由层次鲜明、节奏沉稳的情绪表达,串联起角色人生中的一系列转变,把人物的矛盾、纠结、挣扎和善意,细致地展现给观众。”“王景春在《地久天长》中,以克制而细腻的表演,展现出主人公在漫长的人生逆境中的沧桑感,以及痛苦背后的宽松与温情。其表演方式真诚、平实,极具分寸感,为人物营造出深沉而悠远的内心空间”。正是两位演员优秀的演技,加上导演、编剧对剧情恰到好处的拿捏,共同成就了这样一部佳作。
【参考文献】
[1] 时光网.年度华语最佳?王小帅《地久天长》到底讲了啥影片关注失独群体展现时代动荡与家庭创伤[DB/OL].[2019-02-15].
[2] 搜狐电影.外媒评《地久天长》:大时代中的普通人以强大韧性面对灾难[DB/OL].[2019-02-15].
[3] 电影网.柏林Day8:《地久天长》口碑炸裂成夺奖大热门[DB/OL].[2019-02-15].
四.文献综述
《地久天长》由王小帅执导,咏梅、王景春主演,于2019年在戛纳电影节上映。该片通过叙述刘耀军、沈英明两家人由亲密到疏远再到和解的关系变化,塑造了一系列善良、内敛等具有东方传统色彩的人物,展现了30年间中国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这种东方色彩首先体现在故事的表达方式上,即采用中国式的“留白”手法来表现人物的隐忍、内敛。如在刘耀军失去刘星的第一个小年夜,王小帅没有通过大哭、讲话怀念的形式来表达夫妇两人的哀痛,而是将镜头聚焦于室内昏暗的灯光和室外的烟花。室外明亮的烟火和孩子活力满满的打闹与屋内昏黄的灯光、沉默寡言的夫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一闹一静、一明一暗中将夫妇二人丧子的悲痛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显现出中国文艺片特有的含蓄、委婉。(肖静茹,2019)。
与“留白”手法相对应,王小帅还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方式来展现整个故事。非线性叙事,即不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如在展现刘耀军一家生活时,王小帅打破了故事的时间和空间隔阂,场景不断在内蒙古包头和福建连江两地切换,此时发生在主角身上的整个故事并不清晰,观众只能通过片段去推理。这让简单的剧情变得复杂,有了紧张感和层次感,不会让电影显得过于平直。同时,将不同时间上的人物叠放在一起,弱化了历史背景的影响,观众能够聚焦于人物本身的命运。相较于线性叙事,这种方法虽然让故事没有那么容易理解,但在对比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的状态中,更容易渲染情绪,表现命运的残酷(陈丽娜,2019)。
《地久天长》的“外”(表达手法)是东方的,它的“内”(故事)也是东方的,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影片传统“苦情戏”的故事设定。“苦情戏”是不同于西方戏剧的一种戏剧模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元。那时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很多戏中都带着“悲”、“苦”的底色。到了现代,戏剧的传统没有断裂,但受到时代的影响,这时的故事多是集中于家庭,表现家庭的波动和苦难(郑红,2012)。中国式“苦情戏”通常有固定的叙事模式,即在故事最开始,作为好人出场的主角突然遭遇变故,受到主角善良、温和性格的影响,他们通常是选择默默承受而非直接反抗。但又受到观众喜爱喜剧的影响,此类故事会在后半段出现转机,变成大团圆结局。在《地久天长》中,主角接连因为变故失去了两个孩子,但最后因为自己善良的性格又获得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好人—挫折—大团圆”,这种故事就是典型的中国式“苦情戏”(方冰玉,2019)。
除了苦情戏的设定,电影东方的“内里”还表现在善良、真实、隐忍的人物塑造上。首先,影片中的主角都是真实的、努力生活的普通人,他们不会像商业片中的正反派一样善恶分明,而是体现出复杂的道德选择(李岚,2019)。如担心丢掉工作,海燕让刘耀军夫妇打掉第二个孩子,但这一件事也让海燕陷入极度的自责。这时,角色的选择是个体在面对时代时的选择,这种复杂的、无解的选择困境给予了人物极大的真实感。同时,他们也都有着那个时代的淳朴、善良的性格特色。如在儿子因为意外溺水身亡时,刘耀军夫妇为了避免两家见面的尴尬、为了让对方能继续生活下去,同时也不想看着熟悉的环境睹物思人,夫妇二人默默地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别处定居。这个选择中透出的是东方式的性格传统,“死者已矣、以生者为重”的大爱精神(肖静茹,2019)。最后,导演王小帅也在采访中解释了自己创作的想法,他坦言自己更喜欢中国式传统的关系,人物之间有不合和恩怨,但是不会直接断绝关系,见面之后还会聊天说话。大家都不会提起过去的不合,但其实每个人心里又都会有不好的感受,这种复杂、隐忍、内敛的心理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关系(王小帅,侯克明,文静,2019)。
东方的外在表达和内里塑造使得《地久天长》成为一部东方的平民精神史诗(陈丽娜,2019)。在王小帅的作品中,他关注现实中的故事、身边的故事,展现一代人的遭遇、苦难和追求,落脚于个体命运,让故事有着强烈的真实感(田卉群,2019)。影片以刘耀军一家接连丧子、打工谋生的境遇为主线,以沈英明经商发展为辅线,两家生活交织,反映了发展时期中国的两个群体的不同生活面貌。除了这两个家庭,影片还描述了历史洪流中起伏的其他的个体,如追求新鲜潮流文化的新建,出国进修的沈茉莉等,构筑了一组丰富多样的历史群像。影片中出现的工人下岗、企业改组、打工潮、下海潮房地产开发等中国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在展示中国的历史事件、价值观念的变化和中国文化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全民族共同拥有的“集体记忆”,展现了电影记述历史、复原历史的作用(陈家洋,宋雪薇,2019)。
《地久天长》反映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发展,通过个体的经历对时代进行了反思,其中中国式的留白手法、非线性叙事以及典型东方人物的塑造都为这部电影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其中也蕴含了“对社会百姓人生冷暖的关怀,对生命和人性的礼赞,故而,影片能跨越时代、享誉中外,实现共情”(邓娟,2019)。
【参考文献】
[1] 邓娟.试论《地久天长》的中国式叙述腔调[J].电影文学,2019(14):109-111.
[2] 肖静茹.《地久天长》之“留白”:王小帅的历史重塑与传统再现[J].电影评介,2019(10):22-25.
[3] 司金冉.隐忍的人生与贤良的女性——电影《地久天长》中的家庭伦理叙事[J].大众文艺,2019(10):165-166.
[4] 方冰玉.90年代工厂历史的影像再现——以《二十四城记》《少年巴比伦》《地久天长》为例[J].电影文学,2019(17):47-51.
[5] 陈家洋,宋雪薇.“后史诗”:《地久天长》中的集体记忆与个体创伤[J].电影文学,2019(20):75-78.
[6] 王小帅,侯克明,文静.《地久天长》:现实主义与东方美学的“平民史诗”——王小帅访谈[J].电影艺术,2019(03):45-50.
[7] 陈丽娜.《地久天长》:时代洪流下的平民精神史诗[J].电影评介,2019(22):75-78.
[8] 郑红.大众文化视域中当代电视剧“苦情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9] 李岚.《地久天长》的道德叙事[J].电影文学,2019(12):120-122.
[10] 田卉群.从个体生命经验中破茧而出——读《地久天长》[J].当代电影,2019(04):19-22+2.
[11] 王佩佩.《地久天长》:时代与个体悲剧的消解与错位[J].电影文学,2019(21):104-106.
五.跨文化知识点
1.交际舞会
近代随着外国文化的传入,新型娱乐开始在国内发展起来,但又受到接连战争和政治波动的影响,直到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时期,这些娱乐活动才在大陆重新焕发出生机,舞会就是其中之一。不同于西方多是贵族参加的古典舞会,中国80年代的交际舞会流行于年轻人之间。那时大家都在工厂上班,统一穿着工厂制服做工,舞会给了年轻人追求潮流的机会。长发、油头、蛤蟆镜、霹雳服、喇叭裤,这是那时舞会上最流行的装扮。随着文化部《关于改进舞会管理问题的通知》的颁布,音乐茶座、歌舞厅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在全国遍地开花,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娱乐体验。舞会也成了男生女生相互见面、相识相恋的地方,兼有交际、娱乐两种功能,歌舞厅成为那一时期最红火的娱乐场所。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各种各样大众娱乐的兴起,歌舞厅逐渐没落,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参考文献】
夏萱.近代国际移民与上海娱乐业——以歌舞厅、电影为例[J].艺术科技,2015,28(12):91+100.
2.筒子楼、单元房、邻里关系
在影片中,王丽云一家的住所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筒子楼”,这种楼房主要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是国企事业单位的分配住房。这种住房构造十分特别,每间房间面积通常不大,大概只有十几平方米,卫生间、淋浴室等也多是公用。房间由一条长长的走廊串联起来,走廊的两端通风,形状就像是筒子,这类建筑也因此得名。这类住房多是单位分配,邻居大多是同单位的同事,加上共用卫生间、淋浴室等,邻居之间见面的机会较多,也相对更容易熟悉起来,因此那时的邻里关系要更和谐、密切。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筒子楼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取而代之的是有独立卫浴、不再共享空间的单元楼、公寓、别墅等住房,但随着住房类型的改变和私人空间的增多,邻里之间也不再如往常一样紧密相连。可以说从筒子楼到西式公寓的变化和中国的人际关系及其相联的价值观变化是紧密相关的。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筒子楼[DB/OL].[2020-10-04].
3.子女在传统家庭观念中的重要地位,及现代中国年轻人的生育观念变化
在传统社会中,宗族或者说家庭的力量十分强大,人们依靠血缘联系在一起,作为团体共同生活,应对外来力量的侵入。而如果想要让宗族持续发展,不被其他家族吞并,除了要努力生存,还必须要传承下去本族的血脉,因此传宗接代,即生育子女就成了宗族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加之传统社会中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上一辈年老之后只能依靠子女生存,因此子女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从传统的农耕社会中解放出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也减少了人们的顾虑,加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高成本的儿童抚养、国家政策的改变等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渐转变,从原来的要生、多生变成了现在的自由选择、少生、优生。这种生育观念的变化,也折射出了中国百年来社会的巨变。
【参考文献】
[1] 周星,张萌.家庭伦理情感翻越传统的现代处理——《地久天长》分析[J].电影评介,2019(07):1-6.
[2] 朱洪峰.现代生育观念及生育观念现代化[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2(03):36-38.
4.“含蓄”的传统品格
儒家思想讲求“克己”、“守礼”,即约束自己、遵守礼仪。因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这种原则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相较于西方直接地表达心中所想,中国人更倾向于用委婉、含蓄的方式暗示。正如导演王小帅多次所说的“这就是生活”一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好好活下去”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因而在接连面对的苦难中,刘耀军夫妇没有大吵大闹、呼天抢地,而是尽力地接受、尽力地寻求办法弥补现有的伤害,心怀希望地去努力,去弥合破碎的家庭和悲惨的生活。这种接受不完全是被动的、消极的,在时代的潮流面前,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一个人也很难撼动整个时代。此时,接受、隐忍体现的是强韧的品性。无论在多大的困难面前,人们都不会被打倒,依旧能坚持过去,迎接新的生活。正是这种生命的韧性千百年来不断发展,支撑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中华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 李岚.《地久天长》的道德叙事[J].电影文学,2019(12):120-122.
[2] 王佩佩.《地久天长》:时代与个体悲剧的消解与错位[J].电影文学,2019(21):104-106.
5.中国式的家庭观念
相对于西方较自由的代际关系,在严格遵守礼仪的传统东方家庭中,父母尤其是父亲常常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父亲常常是整个家庭的支撑,他来赚钱养家、作出重要决定,担起整个家庭。因此,在影片中,刘耀军常常是以“严父”的形象出现,由他来管教刘星。这种代际关系一方面是因为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年龄、经验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对家庭、家族这种共同体的强调。传统家庭格外在乎血脉的传承,孩子是上一代的延续,一代一代延续、不断进步才能使得整个家族繁荣起来,上下两代被一种共同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家庭关系。因此,父母尤其是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周星,张萌.家庭伦理情感翻越传统的现代处理——《地久天长》分析[J].电影评介,2019(07):1-6.
[2] 司金冉.隐忍的人生与贤良的女性——电影《地久天长》中的家庭伦理叙事[J].大众文艺,2019(10):165-166.
六.讨论题
1.有人认为电影中出现的苦情戏码是导演煽情讨巧的表现,你怎么看?
2.有人认为王丽云这一角色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式角色,你赞同吗?
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和沈英明一家的关系?
4.你对电影中表现的“忍让”这一精神有什么理解?
5.你喜欢这种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吗?你觉得它们有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