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里

序言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辅导员紧紧抓住高校网络文化这一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工作重心延伸到网络空间,把教育要求融入网络空间,把文化阵地构筑到网络空间,切实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飞哥周记3——在一起才会更加了不起》是我校韩飞老师第三本网络思政作品,讲述成长好故事、传播校园好声音、塑造青年好形象。韩老师诚心诚意努力做一名“思政小厨”,用精湛的“厨艺”,为学生烹出美味营养的“精神大餐”,也让和学生相处的美好时光流淌笔端,让有温度的故事传递思想,让故事的温度启迪人生

抢占思政教育“微阵地”,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周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题材进行创造性转化,在网络作品中注重故事化表达,着力打造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微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头脑中“落地生根”,寓精神激励于“周记”中,对社会热点展开理性评析,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旗帜鲜明地传达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性思考,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当代大学生心系社会、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聚焦身边榜样“微力量”,持续传播真善美的正能量

“周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身边的人、教育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争优的氛围,展示师生良好精神风貌,持续传播校园真善美的正能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周记”中既有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思考,也有和同学谈心谈话的具体案例,还有励志成长的工作记录,大多数都是涉及学生思想引领、学业发展、志愿实践、服务社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网文,有感而发,有思而写,有想而悟。

深耕网络平台“微思政”,用青年话语体系吸引青年

“周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网络行为方式和接受习惯,不断提升主动设置议题和引导舆论的能力,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普通话”去阐释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平等的网络互动中“因势利导”,在互动的氛围中“顺势引导”,春风化雨,润泽心田,帮助学生解决在思想引导、学业成长、情感迷茫等方面的困惑和难题。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打赢网络攻坚战就必须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辅导员必须顺应新的形势,主动将教育工作阵地拓展至数字网络、移动终端,不断提升媒介素养,通过有效利用各类新型网络工具、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及时有效占领新兴舆论阵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青年大学生的心坎里。

希望韩飞老师的网络思政系列作品能够激发更多的辅导员,不断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好故事,以实际行动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真正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淮阴工学院党委书记赵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