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福州漆艺国际双年展闽江学院专场
展览主办:闽江学院
展览承办:闽江学院美术学院
展览协办:闽江学院中国漆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
福州致道漆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艺术总监:郑 鑫
学术顾问:汪天亮
学术主持:周 兵、郑 娜
展览统筹:林 忠、郑 娜
策展人:郑 娜
策展执行:郑 频、吴思冬、郑庆伟
展务助理:林 美、张佳妮、吴建煌
展览时间:2016年7月17日——2016年8月30日
展览地点:福州三坊七巷75号南后街展览馆
学术活动:“当代语境下漆艺表现语言的形成、流变与展望”
“记忆与重构---中国漆艺术的文化自信和中国漆文化的国际语境”
会议时间:2016年8月7日
2016年8月16日
会议地点:闽江学院漆艺文化创意园

郑鑫 主编
1968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9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2004年进修于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结业于中国美协漆画高研班。原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校长,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主任、福州画院特聘画师。福建省漆艺大师。

郑娜 主编
籍贯:福建福州
一、教育经历
2010年攻读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
200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批评与策展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2017年 加拿大中国文化艺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2016年至今 中国批评家年会组委会委员
2015年至今 独立策展人、美术评论家
2008年-2014年 广东美术馆研究策展部副主任、从事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与策展工作
2009年-2011年 广州大剧院当代馆与广东美术馆合作总协调
2008年-2009年 参与原广东美术馆分馆,即广东时代美术馆筹备“第三届广州国际三年展”项目
2008年 第四届北京宋庄艺术节总策划
2008年-2010年 《画廊》杂志特别栏目特邀约稿人
2007年-2009年 《艺术当代》杂志特约记者
2007年至今 中国批评家年会委员
三、个人荣誊
2009年 度获“蒲国毅基金”青年批评家写作奖
2009年 被评为广东省第三届宣传战线“十百千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对象。
四、展览策划
2016年 应邀参加“斯皮什新村市艺术节”,并策划“北京后宋庄时代”当代艺术交流展(斯皮什新村市美术馆·捷克斯洛伐克)
2016年 策划“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三坊七巷南后街75号展览馆·福州)
2015年 应邀参加韩国“庆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并策划“老城对话——西安·庆州”当代艺术交流展(庆州美术馆·韩国)
2012年 策划“多向度——重庆团山艺术中心首展”(西南师范大学美术馆·重庆团山艺术中心)
2011年 策划“启点·动象空间”第一回展(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
2011年 策划“痛感指数”(蓝顶美术馆·成都)
2010年 策划“重新阅读——2010武汉当代艺术生态考察展”(K11艺术空间·武汉)
2010年 策划“补一刀”贵阳艺术村&城市零件工作室开幕展(贵阳市美术馆·贵州)
2010年 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策展人(世贸商城·上海)
2010年 “中国性——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执行策展人(本色美术馆·苏州)
2009年 策划“两湖潮流‘1985——2009湖北、湖南当代艺术展’”(广东美术馆·广州)
2009年 策划“边界之外——当代艺术现象与状态系列展”(空港10号艺术中心·成都)
2009年 上海艺术博览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策展人(世贸商城·上海)
2009年 中国先锋艺术展策展人(首尔北村美术馆·韩国)
2009年 参与策划“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市规划展览馆·重庆)
2009年 “领升”中国批评家推介展推介人(北京当代美术馆·北京)
2009年 策划“独奕”“回应”“窥测”等系列中国青年艺术家状态研究展(汇豪社·广州)
2008年 上海艺术博览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策展人(世贸商城·上海)
2008年 策划“超真”“异在” 等中国青年艺术家状态研究展(汇豪社·广州)
2008年 任第四届宋庄艺术节总策划,并策划主题展“野地穿越”(宋庄·北京)
2008年 策划798艺术节主题展《艺术不是什么》影像分展“自我的开闭”(798艺术区·北京)
2008年 “3+1”当代中外青年艺术联展(四川美术学院坦克库·重庆)
2007年 参与策划“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7”(广东美术馆·广州)
2007年 上海艺术博览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策展人(世贸商城·上海)
2007年 参与策划“后先锋中国新艺术的四个方向”(香港)
2007年 参与策划“底层人文——当代艺术的21个案例”(宋庄·北京)
2007年 策划“艺术是一种工作——西南当代艺术工作室邀请展”(红坊艺术区·上海)
2006年 策划“个体的权利”(奥赛画廊·上海)
以上展览既有1985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现象与状态展等大型学术性展览,时间以近四十年的历史线索为脉络,注重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也不忽略早期前卫的珍贵文本,以及当下发生的艺术实践,以期为中国美术史的梳理与编写贡献新的学术视野和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还有一部分展览的考量则以青年艺术家为研究对象,试图在全球化语境下,采集真正具有文化差异性和问题意识的创作思考,在传统文化不断裂变的现实图景中,探索历史资源如何实现当代转换,以“创作生态与语言流变”为研究主题的系列展览,正是在纵向的时间维度和横向的个案文本中,不断补充、持续书写的具有未来指向的展览。参与其中的不同的国内外艺术机构,他们迥异的工作方式和研究方法也构成了诸多展览叙事之外的独特文本。
基于以上的工作实践,近年来,曾编撰个展、群展及文献展等学术性画册三十余册。《新生代绘画与艺术市场》《当代艺术的社会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代表未来》《两湖潮流、涛声依旧》《个体创作的当代生成》《重要的是思想》等近百篇美术评论、理论研究,历史勾沉等文章发表于《江苏画刊》《艺术当代》《美苑》《山花》《画廊》《库艺术》《国家美术》《今·典藏》等艺术类专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