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录
一、锦屏山碑刻选辑
(一)太山行宫碑群
1.乾隆五年严禁山林庇护圣殿碑
章丘县正堂加三级毛:为严禁山林庇护圣殿,事切城南六十里锦屏山朝阳洞太山行宫,今有生员靳延祉等众领袖,请明示开缘募化建立太山行宫大殿,一概重新。花果树木,自迎仙门为始,南至小龙沟,西至窝峪顶,北至石峭岭,倘有无知乡民伤损树株,深为可恨,自示之后,仰周围士庶军民并领袖众等,看守香火道人,遇有打柴放火者立禀送县,以凭重究,决不宽贷,特示。
乾隆五年拾月拾壹日 始贴锦屏山
2.乾隆六年旗杆碑
万古流芳
锦屏山太山行宫殿内殿外,公做彩幡四杆,旗杆二株,施财善人姓名开列于后(名略)。
住持 韩阳成
乾隆六年岁次辛酉上浣吉旦
3.乾隆八年章丘县正堂席告示碑
章丘县正堂加一级席:为严禁山林以护圣殿,事切城南六十里锦屏山朝阳仙洞太山行宫,乾隆五年间蒙前任毛示谕,凡有庙宇、草地、山林、种养、花果、树木,建立太山行宫,养成树木多株。领袖生员靳延祉等,恐有无知乡民进山打柴,烧损树株,殊属神人可恨。为此,示仰周围士庶军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后,遇有打柴放火者立扭送县,重责枷号不恕,特示。
乾隆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始贴锦屏山
4.乾隆八年锦屏山记事碑
盖尝观于天地消长之数,万物盛衰之机,不禁于锦屏山而旷然有感。此山发脉泰岱,蜿蜒绵亘,历新、蒙、泰、莱而枕阳丘之南首。峭壁插天,古洞窈然,其间红霞灿树,好鸟赠音,万卉竞秀,百葩呈芳,其亦钟奇毓秀之区欤。以前埋没荒草,仅为樵夫牧竖击狐伐兔之场,不得共玉皇、会仙、长白、摩呵诸山吐奇发秀者几百千年。乙卯岁,有羽士韩阳成系吕祖洞全真也,游方入山,相阴阳、观向背,察龙虎回绕环抱之势,审峰峦委折起伏之形,有武夷九曲,曲曲入胜,衡湘九面,面面皆圆之妙。愿借一榻以养真。环山善士,开荆棘辟蒙茸,争先恐后,协力修理。经营十有余年,洞内之掩于淤泥蔓草者,今则洁净轩亮矣。洞前之逼侧崎岖者,今则藻井坦易矣。西构讲堂,东凿清泉,南营雪阴,北砌朝阳,以人工承天巧,足以供辞客骚人之咏吟焉。至于绝顶大殿之巍峨,廊庑之辉煌,围墙山门之雄峙,则又临夫各各涧,奇花异卉,怪石古松,鸟道羊肠,有络绎奔会万派朝宗之势焉。夫自皇古以迄于今,历千万劫,一旦辟兹胜迹,堪与玉皇、会仙、长白、摩呵诸山并峙竞秀,何莫非众善士焦心劳虑拮据之所成哉,想亦此山之灵乘时鼓舞于冥漠之中,以人工承天巧耶。余重阳日胜游,众善士立索成文,迫于命,爰荒撰芜词,以志不朽。
章丘县正堂 毛邑
讯司厅 雷世臣
捕厅 张达
邑庠生 张元桂 薰沐叩撰
郡庠生 靳思峪 薰沐叩书
住持 韩阳成
乾隆八年岁次癸亥季春吉旦
5.乾隆八年重修太山行宫碑
齐鲁泰岱有碧霞元君灵应宫,则以五岳之首,少昊无怀之所税鞅,黄帝有虞之所驻跸,三代以降,秦、汉、唐、宋,历明迄今,胪禅纷如,册祀辉铄,故不刊也。兹山脉发泰岳,巍震章南,领群山而翡翠插天,源漏河而甘流匝地。神通往来,奠依何从,人杼诚敬,伏竭无所,事在人为,时诚有待。黄冠白帢,多方结万姓之缘,绮履青衿,百计购双镮之入。我也于于,人皆喁喁,赴之如流水,输之若转圜,捐费有差,视赀为准,胼胝审面,次第永肩。庙貌崇闳,雄峙于峰巅,洞环深邃,拗折乎岩下。北开小院,布种青莲,东得甘泉,蔚成文甃。疏壅去秽,居然半亩之方塘,除荆剪棘,恰受一天之月晕。庑门更造,讲堂加新。平直砌方,起输娄于再世。参差错落,缀梁邺于同时。计费千金,庀睘数百。山分泰岱一支,神仍碧霞三座,朗然表胜,岿焉伟观。乃修筑告间,集会约期,或遇暮春,或逢重阳,厥有冠带之侪,布衣之俦,估贩之魁,帷门之侣,靡不指椒岭以首路,望危冈而膝地。殷辚万状,仿佛岱宗,杂还亿兆,依稀泰岩。或遥览乎敷木之彩,或下涧乎村落之字,或瞩眺乎町畦之横纵,或隐见乎渚澳之蜿蜒。步沿亟道,逶迤迤以犹龙,影翠崇峦,俨辉辉而集凤。群情翕赴,不约而同。灵应沕穆,冥中响答。窃见降瑞锡祉,调风布霖;成人事而感神庥,逭灾歉而被丰茂。倘仓(沧)海之未田,庶神明之永奠。然大纲稍举,细目未张,前以启后,真称大造之炉锤,后以续前,浑似不言之桃李。鸠工复施,继起萌见义之功,经始要终,再来任独贤之力。睹杰构之少渝,乃鸠僝而不懈,藻井连茄,仅遘脊茅之地,飞云丽日,大开宝鸡之天。勿徒托诸空言,亟有须于盛举,方诸此艺,千古同符,则此山可并泰岱不朽也已。
邑庠生 靳嗣韩 薰沐叩撰
韩学礼 薰沐叩书
乾隆八年岁次癸亥季春吉旦
6.乾隆二十一年开山碑
从来名胜之区,皆得人以经理之,斯浑茫以辟,幽险以开,虽荒湮蔓草中,亦得以显其奇于宇宙。兹锦屏,吾邑望山也,山阴遥观,宛然横铺一字,山阳谛视,屹然鼎峙三峰,山腰有邃洞,昔名朝阳,此固山水凝结之始,天然成此伟观欤。但此前徒为牧竖樵采往来憩息之所,文人墨客曾未有过而留览者,亦以经理之无人焉。而山下三元村陈翁讳新邦者,雅意好修,飘然尘寰,尝西逾太行之高,南浮江淮之大,凡名山胜迹悉以登临为快,有时杖游是山之巅,度其形势,指画区别。适有全真道人韩阳成,偕其徒刘来广云游于斯,爱其洞幽深邃远,暑月无炎蒸之苦,霜天无栗冽之威,堪为修炼栖止之地,遂进谒陈翁,任募化之责而乞为常住。由是一诚感通,地产灵泉,爰披荆棘、启石洞,结庐于旁以居之。陈翁不以耄耋自委竭虑始之,又俯纯嘏靳先生毕力终之,先生亦以青衿不得志,适合其栖迟山林泉石娱老之愿,遂慷慨任以成之。爰集环山居士,各殚心力,鸠工庀材,不避寒暑,经营二十余年,而殿宇、山门、月台、墙垣相继告竣。每逢三月三朝,重阳九日,四方善信登临瞻拜焉。是昔为荒湮蔓草之区,今成辉煌熠熠巍灵之场,洵南部一胜概也哉。夫满目萧条,非陈翁无以开其始,平原一篑,非先生无以观厥成。至初终弗替,用肩厥事,尤赖住持者使大之力。念此建修维艰,为之述其始末,以示缵成者踵事而增华,俾后之视今远过今之视昔,乃无负于诸领袖之苦心也,是为序。
生员 韩学礼 撰文
生员 靳日峪 沐书
住持 韩阳成 徒 刘来广
乾隆岁次丙子三月清明吉旦立
7.乾隆四十一年重修锦屏山碑
自来人以地杰,地亦以人灵。何言乎地以人灵也,从古奇迹仙踪异域胜境,非经人拂拭而表扬之,其湮没于榛莽鬼磷,荒风冷雨者何限。是山遥泰岱之灵脉,居阳丘之南鄙,俗呼平顶,雅号锦屏,堪舆家称为一字文星案焉。虽非峭壁插天,实则屏峰耸峙,历览万壑千山,望如银屏列前者殊不一觌,而且古洞天设,泉源浚涌,岂非章南一大名胜乎。前亦久湮于荒草野燹,莫可标揭。自雍正乙卯岁,羽士韩阳成云游栖止于斯,嗣有陈丈靖初,靳生纯嘏者与之募建庙坛,因集万家香火焉。嘻于乐哉!异境天开,蔚然挺一方之秀,胜踪地辟,杰焉亘万古之光,骚士登临,眷物外烟霞,青峰并襟怀竞爽,樵子环集,鉴空中楼阁,丹芝濯肾腹长清。要钟毓乎柏陵人士,岂竞崇夫奥区神皋,此所谓地以人灵也,人终以地杰矣。第数载倾坏,修葺莫逭,踵前修之故迹,扬开创之宏功,昔胡文定公所云,宗庙之事即远,有废而无立,不得以有为之言概置昔人之盛举也,兹于工竣,劖石镌名,因摅质言以识。
岁进士 靳延谞 薰沐叩撰
邑庠生 靳方山 浴手叩书
住持道人 刘来广(余略)
大清乾隆四十一年荷月吉旦
8.道光三十年重修锦屏山庙宇碑
岁庚戌,新庙貌于锦屏之巅缘历风雨而难,仍欲急补助而不果。兹乃于泰殿山门之在上者,裂其瓦而换之于茶室,垣宇之在侧者,驱其石以垒之,更于老君神堂之在洞右者,需其人以整之,不鸟革,不翚飞,不金碧,以白云为装饰,以紫雾为填砌,昭其素也。是山辟于乾隆初年,灵始震于荒棘,字横一峰,松列千株,悬崖百尺,窍透九重,南拱岱而北朝斗,苍翠万状,绵亘数里,盖天钟秀奇画图不啻也。然以野分枵,壤错阳丘。孟嘉之帽可邀,谢公之屐可及,枫丹菊黄,鸟弦泉琴,登攀者恒揽不盈掌。况运际升平,故其时和,时和则人暇,人暇则废举,废举则物华。幸赖禅师化托龙钵,而从前之土崩势解者,不崇朝而改观矣。每值春杪秋初,风月惠朗,烟霞澄鲜,率宾朋幼长集檐牙而赏焉,酌美酒,题好句,听雅奏,不时于襟期而更爽哉。因乘兴而歌曰:“上天宫阙,门厂棂星,南山之麓,锦秀一屏,眷此妙趣,拙反自形。”
乡耆 张鉴 敬书
张清亮 书丹
住持道人 李合林 (余略)
大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十六日吉旦立
9.咸丰五年重修碑
书闻庙者貌也,所以栖神者也,然庙貌辉煌,因足以肃斯人之瞻仰,而法像暗淡,无以显神之声灵,此明堂藻火所以踵事而增其华也。章南六十里锦屏峰,旧有太山行宫,自道光三十年重修殿宇山门以及群庙,残缺者补之,损坏者葺之,而焕乎有章矣。但妆塑未施,神像难免萧索,丹雘未涂,画壁犹待更新。春秋享祀之际,莫不谓上栋下宇已极雕峻之奇,而五色六章尚欠冕藻之盖,不胜表里殊致之叹矣。越六年乙卯,近山数村首事善人与住持于元海,同心协力募化四方,各捐囊金,共襄盛事,逞良工之妙用,耸翠流丹,妆佛仙之盛容,铸金绣像,数月之间功成告竣。登此山者咸快夙愿,以为前此殿阁流彩,既有连云耀日之观,当前黼黻增新,更著山龙华虫之美。洵有以来百族之香花,广千秋之福量。从此,古柏苍松,山光与庙貌共丽,云封雾结,山灵与神聪共昭。庶几前人之经营无替,而后人之继述亦永垂不朽矣。是为记。
郡庠生员 部殿文 敬撰
辛传礼 张清亮 同书丹
住持 李合林 于教先
大清咸丰五年九月重阳日吉立
10.咸丰八年重修锦屏山太山行宫山门殿宇
《书》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盖谓功贵于成也。前此道光三十年,重修锦屏山太山行宫,凡山门殿宇已焕然更新矣,但神像装塑未及告竣,忽焉中止,不无功败垂成之感也。于是附近数村父老共议各出囊金,同襄盛事,外有以表鸟革翚飞之观者,亦内有以彰山龙藻火之美,前功未成者,今则聿观厥成矣。是为记。
郡庠生 部殿文 敬撰
辛传礼 李师魁 书丹
住持 孙永平 李永传
大清咸丰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吉立
11.光绪十二年重修碧霞祠老君堂碑
辛酉科顺天举人历任东阿县教谕张玉荣撰文:锦屏山于章城居离位,离为火,主文明,既世所谓一字文星案也。其巅旧有碧霞祠,东阿则老君堂,年久庙宇未整,都人士议重修,礼也。或曰元君朝宿泰山,文膺封典,于锦屏何与?岂知锦屏脉络与泰山相结,神之聪明正直,保彼东方,独不鉴观民瘼而遗于此耶。老子为至圣师,所著《道德经》与圣教相表里,服其教者畏其神,筑庙以祀之,犹函谷关之遗迹也。记曰:“能御大灾则祀之。”元君之鉴观有赫,老子之与人为善,皆有功于民者,环山居人与元君祠石楦仍旧重易其瓦,诸圣母亦受庇阴,山门则圮之修之,缺者补之。老君堂乙丑岁经雹灾曾为修葺,今于瓦之毁者复易之,使坚此居人好善之心,亦为民祈福之意也。乙酉七月十六日动工,至丙戌季春告竣,用砖瓦一万千余,用灰三万余斤,费钱一千余贯。特勒诸贞珉以示无废云。
邑庠生 张绪曾 黄书绅 单起瑞 同书丹
孙继召 书人名(余略)
大清光绪十二年岁次丙戌季春穀旦
(二)老君堂碑群
1.乾隆二年重修锦屏山朝阳洞老君堂碑
三队反 黑峪庄 三牌庄 扑蝗庄 月宫庄 石屋庄
东王黑 田广庄 张 庄 厂口崖 西王黑 苗 庄
鹁鸽崖 秋林峪 青冶庄 三元庄 东窑头 明社庄
沙湾庄 西窑头 文 祖 木厂涧 禅房峪 西庵庄
水龙洞 朱公泉 东栾宫
领袖 李东青 靳延祉(生员) 陈新邦(州同) 于世祯 于思成
经历 金麟 刘富 李东安 石吉 陈凤立 刘升
住持道人 韩阳成 郭复会 吴复基 同立
乾隆二年岁次丁巳孟冬吉旦
2.乾隆五十六年重修神轴碑
从来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不传。锦屏山朝阳洞右白衣祠,旧有神轴三幅,系开山之时黑峪庄众善人所制,历年久远,尘染虫啄,亦欲重为装饰。有善裔李福孝等,重阳登谒,目击心伤,以为先人即创之于前,而子孙不能继之于后,真不肖也。于是率众施财,再加整饬。未几而神像焕然一新,真可肃观瞻而慑人心矣,是为记。
领袖善人(略)
乾隆五十六年岁次辛亥九月吉旦
3.嘉庆十二年修水池碑
今夫水以山秀,山以水明。兹锦屏山坐镇章南,缘结泰岳,严正危峻,层峦叠嶂,林木葱郁。夫其顶堞开畅明朗,宫殿爽垲。山之半腰岩悬陡峻,洞古深邃。洞外境地,高下两段,立有祠堂,供诸神圣。檐前花覆,窗外树满。里中称圣区焉。乙丑岁秋七月,适张家庄治清张公者游此,适泉水四流。或曰:“行潦挹彼山顶,流泉取诸漏河。”张公曰:“何不檐外砌池贮水,以备时需。愿捐助焉。”诸道称善,缘簿叩化,张公怡然先施,而大寨之善士信女及环山众社首各捐赀财。由是鸠工庀材,经始有终,谨勒石以志不朽。
增广生员 陈汝明 撰文
韩体睿 书丹
住持道人 王本明
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孟冬穀旦
4.同治六年重修老君堂碑
夫盛德者必百世祀,此不必列诸祀典也。即众心所□……顽订愚,警人心而持风化,筑庙以祀之也固宜。锦屏山东阿旧建老君堂,重修者屡矣。乙丑岁孟夏念日后,忽疾风迅雷,□……几折,庙瓦多飞,守者震恐。霁后,环山居人士造者咸心伤之。念太史氏久居柱下守典籍,至圣曾问礼焉。所著《道德经》五……相发明,不特道家祖之,即儒者亦多采其说,表彰六经,其有功于世教也伟矣。第此深山穷谷,必为神所栖止耶。吾不□……瓣能格神明,思其人犹爱其树,况其塑像俨然。愚夫妇焚香顶礼,即足振聋聩、励风俗,亦儒以道得民之意也。任令祠宇剥□……小,居民之过也。即经雹灾,遂捐资鸠工,即旧补新,共费钱三百余贯,而庙复焕然。登斯门者,庶各思奥窔,无忘前哲之道德□……也夫。
辛酉科顺天举人张玉荣撰文并书丹
住持 李永传 (略)
同治六年丁卯公立
5.同治九年重修文昌阁碑
章丘流于北者首推绣江水,峙于南者盛称锦屏山。山巅庙廓不具论,论道院之南有石门东厂,年湮基坏,众议撤旧整新,建庙于其上,敬额文昌阁,高距麓间,庶与一字文星共映照临也。不料虑始不易,图终尤艰,历三载而阁基廓然,非直观瞻,异日有跻斯境而耸肩者,词意俱游象外,乃知词坛艺院,未必不攸关斯阁耳。总之创在前辈,心出何因,因在今日,迹邻于创,神因人灵,人亦或得神助。告竣之余,爰勒碑,昭兹来许,以绵斯文之风于勿替。
奎文阁典籍 张兰馨 敬撰
后学 王景森 单其鹏 单其昌 共书丹
住持 李永传 (余略)
领袖善人
生员 张桂馨 单起先 冯绍曾 王建楹 王振宁 牛茂森 宋存春
生员 靳可振 监生 靳元霭 监生 李文崇(共34人,余略)
大清同治九年岁次庚午闰十月十五日孟冬穀旦
6.光绪二十一年重修老君堂碑
事有举之而必不可废,废之而必不可不复举者。匪直庙宇而为然,而庙宇其显焉者也。此山旧有老君堂一宇,在昔首创之时,制度完固,规模森严,洵属一方之伟观。洎乎岁远日久,其相继而重修者不止一次,总未能永固而不敝。自光绪乙酉补葺而后,迄今仅十数年间,故址竟荒落难堪。则欲制复其旧要,必踵事增修庶乎有济,倘或迟迟需之异日,恐往迹荡然无余,费益靡而功益难底于成。兹幸十有二村奋然志切兴修,群思踊跃以谋趋事,按银出赀,无一不乐于输将,而慷慨好义之士抑切量其力所优,各出囊财任意捐施者。于焉诹工度材,招徕徒役,仿其旧制,更其形势,门墙栋宇灿然一新。而与太山行宫,启其蔽而修其圮,气象也为之改观。经始于五月朔后,告竣于六月之初,迨夫落成宴饮之会,父老子弟咸相谓曰:“庙宇聿修,神有所凭依,而吾人亦可以无憾矣,特不有以记之,则无征难信,后之观之者,其谁知此事之举不可废,废而不可不复举哉。”故镌之于石,将得而考焉,且以志夫来者,终济其美而不已云。
邑庠生 靳可振 志
靳化蒙 书
住持 杨至绪
楹联 四围苍翠成文锦 万壑青葱列画屏
横批 流芳千古
大清光绪二十一年岁次乙未孟冬上浣吉旦
(三)盘道碑群
1.嘉庆四年重修老君堂碑
锦屏章南明山也。山之佳境有笔难罄,而朝阳洞尤为巨观。在昔蒙茸蔽塞,自韩羽人游览此山,募化吾乡,靖初陈老先生领袖开辟,洞始玲珑剔透,幽深玄杳。内塑老子金身,奉司香火。盖靖初老先生素慕道德一经故也。望紫气之来宜念前显,仰青牛之驻当思后承。迩来古洞虽无崩坏,每于夏秋连阴之日,渍水浸淋,恐有侮神像,议于洞左另建庙堂,以作便殿。此议一举,众善毕集,由是鸠工庀材,自丁巳六月始其事,至客岁孟冬而告竣。於戏,创不逸,继维艰,诚始易,成终难,镌石以志不朽。
邑庠生 韩谦 薰沐叩撰
增广生 陈汝明 薰沐叩书
住持道人 王复昌
助缘道人 马本辉
嘉庆四年四月吉旦
2.光绪十二年重修碧霞元君祠老君堂碑
锦屏山为章邑城南山村胜境也,其巅旧有碧霞元君祠、东阿老君堂。于去年乙酉仲秋重修鼎新落成,及丙戌孟秋始将众神像范金涂雘,一一妆塑,而且殿宇墙壁绘画更新,兼制庙门与文昌阁屏门,聊蔽殿尘。人赖神以造福,神藉人以安栖,此所谓两相需而两相因也。又有屈曲盘道铺砌二百余尺,创修水池,以备日用之汲。是皆环山人士同心襄事,各输财赀以底有成者也。兹因卜吉告竣,勒诸贞珉,永垂不朽云。
邑庠生 张绪曾 黄书绅 撰文
邑庠生 单起瑞 书丹
住持 张元珠 田元俊
光绪十二年菊月上浣穀旦
3.光绪二十三年重塑老君像制天棚帐子封山碑
锦屏山自十二村封植以来,即有老君圣像碧霞元君殿。迄丙申冬,重塑老君圣像,举不敢废,意也。碧霞元君殿内制天棚帐子,尽物事神,心也。是工倡赀者十二村。以赀未全付,住持杨至绪又募赀数村。暨丁酉春,费资犹绌,不获已。乃剪柏树数株售值完之。此举也不惟一山增辉,即十二村也生色也。恐嗣后轻戕树木,使蔚然而秀者反至童焉,故勒石为记。凡附山树木,一株不许私伐,如违,十二村共殛之。
卓庵赵希颜 撰
化南孙继召 书
伯蓬孙道方 书
住持 张元珠 (余略)
光绪二十三年岁次丁酉五月吉立
4.光绪二十八年息讼护庙告示碑
抚院营务处花翎同知衔,调补济南府章丘县正堂,卓异候升加三级记录四次(即杨学渊),为出示禁谕事:据石屋庄庄长潘乐宾等禀称:窃闻,庙之所在,神所凭依,有其举之则莫敢废。查身等石屋庄即在锦屏山下,山巅旧有文昌帝君庙一座,非直壮观瞻,亦所以培文教也,前人创造非无谓也。数年前,有乡间无知之徒,谓此庙与彼庄风水有碍,肆行拆毁,当时阻止,未能听信。现在身等惕以怨恫之义,已能尽释前疑,因而纠众捐资,身等重为之倡也。经修复完整,庙貌一新。诚恐无知之徒复有呈其臆见擅行拆毁之事,为此,叩恳出示预禁,以崇祀典而弭事端。上叩等情到县,据此合行出示禁谕。为此事仰该庄及附近乡村人等知悉:须知庙祀正神有举无费,毋得惑于风水肆行拆毁,倘敢故违,定即从严纠办,决不宽容,其各凛遵毋违,特示,右仰知悉。
告示(章丘正县印)
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
5.光绪二十九年重修文昌阁碑
盖闻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锦屏山巅西北隅旧有文昌阁古庙一所,夷考其始,自道光乙酉,鹤叔祖延亭公与诸君所并创建也。数十年来风雨剥蚀,摧残不堪,问已,但附近诸君子久蓄增修之志,每叹倡义乏人。洎壬寅夏,鹤家兄图南来游于此,见其庙貌倾圮,慨然以继修为己任,于是率诸君子鸠工庀材,增其式廓。矗地亘天,辉光直争乎日月,丹楹刻桷,烂漫复灿乎云霞。巍巍巨制,不弥月而聿观厥成矣。夫志之坚者事必成,诚之至者神必佑,矧帝君枢环北极,迹著西垣。协昌运之光华,六筐丽耀,作人文之主宰,累代扬休。灵爽即庆其聿安,阴骘必显为果报。行看白骡贲降,蕊珠临杏苑之辉,丹凤胪传,笋玉焕芹宫之彩。懿欤休哉,爰勒贞珉,以志不朽。
鸿胪寺序班、邑庠生 郭云鹤 撰文
候选训导、廪膳生员 徐道修 篆额
候选教谕、附贡生员 李延煜 书丹
领袖 试用守府、癸巳举人 郭云鹏
住持 杨至绪 赵云峰
光绪二十九年岁次昭阳单阏荷月中浣穀旦
6.光绪二十九年重修山巅西北隅文昌阁功德碑
重修山巅西北隅文昌阁,植树二十五株,乐输君子姓字开列于左。姓名(略)
大清光绪岁次昭阳单阏荷月中浣穀旦
7.光绪三十一年重修锦屏山庙宇碑
粤稽章邑名胜,东曰胡山,北曰女郎山,而脉络泰岱,灵应文星,辉于映离照间者,厥为锦屏。是山也,自乾隆丁巳,余七世祖纯嘏公及新邦陈公等,同扶韩真人辟石开基,创建庙堂,迄今百七十有余岁矣,其间上下十二村合踵事增修亦不一次。而历览其胜,见夫峭石雕壁,庙貌森严,巍峨于山之巅者,碧霞元君宫也。迤东而下,崖悬路曲,树荫林翳,有阁奕然,峙于峰岩间者,帝君文昌宿也。北望则窍石巉岩,有朝阳洞焉。榱桷雕镂有老君堂焉。是堂也,固《道德经》所有著。是洞也,亦紫气青牛之灵所寄托。噫!前人制作巨矣,增修周矣,所虑者风霜剥蚀,雨露侵凌。近数年来,宫殿洞堂渐有圮敝之象,非再事重修能保无恙乎。光绪癸卯春,道人杨至绪及众首事已切重修之志,然功巨而难骤理也。由是十二村共出赀材,四方仁人义士各事输捐,一时,县尊、左堂刘、右堂黄亦倾囊金。鸠工庀材,圮者补之,敝者新之,堂焉皇焉,懿欤盛哉。然而未已也,洞堂之东群峰拱列,一山佳区也。后为斩棘披荆,北筑天地一庙,东修厅榭数间,前则横栏映砌,石刻玲珑,后则虚窗悬空,烟岚缭绕。以为文人学士登临啸傲,饮酒赋诗之所凭依焉,是真邑南一胜境也。两越岁乙巳秋八月告竣,爰志大概,以叙由来云云。
邑庠生员 靳尔芳 撰文
邑庠生员 靳少泉 靳蔚山 书丹
首事 (略)
住持 张元珠
光绪三十一年岁次乙巳仲秋上浣穀旦立
8.功德碑
万古流芳
左刘 贰两
章丘县令 杨 捐银 拾两
右黄 贰两
其余(略)
楹联 锦绣文章传善事 屏列姓名记鸿功
光绪三十一年岁次乙巳仲秋上浣穀旦立
9.宣统元年禁山碑
皇清
锦屏山主公议禁止山林条约
——树木为山之羽翼,住持者加意培植,约毋得枉伐
——凡附山樵木之人,住持者宜严为防伺,约毋得疏忽
——凡摧残树木之人,住持者宜急为捉获,约毋得私纵
——遇有持强不服,住持者宜急声明山主,约毋得徇隐
——凡遇有事故,住持者宜急报山主,山主宜急赴,约毋得推诿不前
十二庄公议勒石
住持道人 张理注
宣统元年十一月下旬吉旦同立
10.甲戌年锦屏山碑(分上、下两截)
正面上部碑文:
锦屏山
甲戌年夏孟宪杰题
背面上部碑文:
古柏风雨沧桑 章丘人杰地灵
孟宪杰题
正面下部碑文:
公元1994年6月19日,市长孟宪杰率政府要员十余人,由镇、村负责人陪同,亲临锦屏山巡视,会商建设通讯微波站一事。时值风和日丽,峰峦滴翠,百鸟争鸣,众皆赞叹不已。孟市长兴致勃勃,豁然挥毫题词以畅其怀。并亲自为机站定位,诣意年内实现水、电、路三通,修复部分文物古迹。至此锦屏山声誉大震,可谓开发之新纪元。锦屏山乃岱脉奇峰,历代皆有典籍,惜哉年远失修,有损昔日盛况,铸成一大憾事,尤待开发,民思久矣。今日得兴壮举应时,万众莫不欣喜,奔走相告,市长题词即令已发,锦屏丰姿指日可待,故刻石以记之。
张福经 撰文
王绅家 书丹
文祖镇三德范经济联社
公元一九九四年六月十九日立
11.甲戌锦屏独秀碑
锦屏独秀
甲戌初冬刘海亭
注:刘海亭,时任章丘市(县)委书记。
(四)墓林碑群
1.韩阳成墓碑
大清
永言孝思
此山之修始于乾隆二年暮春之初,成于二十二年季秋之日。领袖者有陈公、靳公等诸君子。披荆棘辟蚕丛者,吾师韩道人讳阳成也。迨二十三年,岁在戊寅,而吾师乘鹤化去矣,寿六十岁。等不忍其功德,谨立碣以志不朽。
故仙师羽化韩讳阳成之墓
徒 齐来随 刘来广 朱泽润 胡泽芳
徒孙 刘复丹 同立
大清乾隆二十四年岁次己卯孟秋吉旦
2.刘来广墓碑
方外要道,亦切近真实。若立念不跨,操心不固,为功不久,虽谈玄说妙,如蒸沙做饭耳。吾师刘上人,洵无愧于其继阳成韩师祖筑本于此山也。澄心了道,笃志殷勤,且精于石工,劳于力作,凡庙中之檐砌阶级,逼侧之门径墙宇,无非其精勤整理,历久不衰。自羽化之后,历有年所,而手泽常留,与岳并存。吾徒思之慕之,爰勒石以志不朽云。
故仙师讳来广号寒宫刘真人之墓
徒 孙复仁 张复全 刘复丹 王复昌 孙复祥 刘复秀(余略)
乾隆五十六年九月吉旦
3.杨至绪墓碑
真人自髫龄入山,尔时其师祖师父在上,真人不过竭力耕田供职而已,初无大异于人也。既而其师祖师父羽化,真人撑持山务,凡前人未竟之绪则踵事而增华,后事宜垂之统则夙图而预维。至山之旧者新之,缺者补之。暇日课徒,则愚者砭之,顽者订之。晋接涉历,则老者敬之,幼者抚之。举凡关乎山者,真人系焦心劳虑,拮据以图。方期寿享期颐,斯山大为整理,不意天夺之速,竟于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卯时乘鹤上升。意恐年远无稽,故略志其巅末,以昭示后世云尔。
大法师讳至绪杨真人之墓
奉祀徒 朱理训 任理柏 朱理忠 张理注 张理池 孙理度(余略)
大清宣统元年冬十一月下浣吉立
二、重要民俗资料提供者简介
张福经,男,1941年生,三德范西村人,中共党员。长期担任三德范办事处(管理区)党总支书记,经济联合社党总支书记、社长。全面主持了20世纪60年代末至1998年村庄建设的工作。退休后主编《三德范庄志》。
李景兴,男,1945年生,三德范张家巷扮玩“领头的”,喜爱书法、绘画。
张烈民,男,1951年生,三德范张家巷“扮玩领头人”,性格直爽。
赵介平,男,1949年生,大专文化,三德范南村人。先后在三德范小学、中学任教,1991年被评为“济南市优秀教师”。三德范辛庄巷扮玩“领头的”之一。
冯兰贵,男,1935年生,三德范金家巷村民,曾长期在三德范煤矿下井作业。
冯昭宝,男,1959年生,三德范西道巷村民,长期担任经济联合社干部。
单象厚,男,1932年生,三德范单家巷村民,集体化时代曾任初级社社长、生产队长。
张烈才,男,1969年生,三德范张家巷村民,喜爱书法、绘画。张家巷扮玩新生力量的代表人物。
刘绪刚,男,1950年生,三德范东村人,中共党员。1966—1970年,负责生产大队治安工作。1971年,参军入伍。1975年,退伍后回大队任民兵连长。1997—2002年,任三德范东村村主任。
宋广艺,男,1948年生,三德范辛庄巷村民,青年时期擅长快书、单口相声。
宋凯峰,男,1980年生,三德范西道巷扮玩“领头的”,乡镇工作人员,擅长葫芦雕刻。
张江,男,1972年生,三德范西村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96—2002年任章丘市(今章丘区)文祖镇团委书记。2002年3月,任文祖办事处主任。现任三德范管理区主任、党总支书记,三德范村经济联合社社长、党总支书记。近年主持了三德范村庄建设和传统文化挖掘、保护、弘扬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