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历史步道规划

长沙历史步道规划

针对长沙这座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2017年长沙市城乡规划局(当时名)启动了长沙市历史步道的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充分展现“文化长沙、历史长沙、魅力长沙”的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指数。2018年,长沙市城乡规划局组织编制的《长沙市历史步道规划设计》正式成果向社会公布,按照市政府的有关指示,同年启动了国内首条历史步道的建设。

规划范围:包括整个历史城区范围,西至湘江中路、东至芙蓉路,北至三一大道,南至白沙路,面积约8.1km2

规划目标:至规划期末,历史步道网络能串联历史城区内大部分的历史文化资源点和历史风貌街区,历史步道网主要出入口、节点300m或5min步行可达范围内,有相应的轨道站点或公交换乘站点。

规划期限: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0—2025年,其中示范线2016年启动建设。

总体布局:规划形成“一圈、三环、多支线”的历史步道网络,串联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主要历史资源点,构建网络化步道系统。

规划选线:示范段详细规划设计:示范线由南往北划分为四个特色区段,通过对部分路段机动车禁行、优化过街设施、统一道路铺装、改造两厢建筑立面、增设环境小品和引导标识等方式保障历史步道的连续性和独特性。对“古潭街-学宫门正街-下黎家坡巷”“藩城堤-接贵街”两个重点区段及天主教堂、梅公馆、西湖路街旁绿地、西园北里休憩广场等四个重要节点提出了详细设计方案。

分段设计指引:结合历史步道现状通行情况和规划改造方式,将历史步道示范段分为20段进行详细设计指引,由开福区政府和天心区政府按各自行政区域进行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