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饮料——咖啡

黑色饮料——咖啡

咖啡是驰名全球的三大饮料(茶叶、可可、咖啡)之一。公元前2千年,埃塞俄比亚的阿交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上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咖啡”这个名词就是来自阿拉伯语“咖法”这个地名。

相传,有一位牧羊人偶然发现羊吃了咖啡豆便不停地蹦跳,他好奇地品尝了几颗,果然兴奋不已。一位阿拉伯商人从中受到启发,调制一种“咖啡豆肉汤”,竟然销路大开,轰动市井。直到有人将咖啡豆炒熟、粉碎、加水煮沸,并加食糖,才成为醇香扑鼻的饮料。1615年,地中海威尼斯港口建立了世界第一家咖啡馆。意大利人称咖啡为“土耳其黑血”,因为它来自土耳其的黑色饮料。

咖啡树为常绿灌木,属茜草科。栽培的咖啡因常常剪修,一般不会高过2米。咖啡树种植三四年后才开花,虽然只能持续几天,但非常美丽,并发出阵阵幽香。果实为卵圆形,刚形成时呈深红色,经六七个月后成熟,逐渐变成深紫红色,形状和颜色与樱桃非常相似。咖啡果的果肉香甜,内含两粒种子,即咖啡豆。将摘下的咖啡豆晒干、焙炒后,研成粉末,就成为咖啡粉,是一种不含酒精的优良饮料,可作镇静剂和兴奋剂。

大约在13世纪,咖啡作为一种兴奋型饮料流传到阿拉伯半岛,深受伊斯兰教徒的欢迎。虔诚的僧侣喝上一杯咖啡,精神大振,可以通宵达旦地举行宗教仪式。17世纪,咖啡引种到欧洲,然后相继传入南亚、东南亚和澳洲。南美洲的巴西是蜚声全球的咖啡生产国,产量占世界的1/3。我国种植咖啡较晚,于1884年引种台湾,现栽培于两广、云南、台湾、厦门等地。

咖啡中含有咖啡因,有提神、兴奋的作用,因此,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晨,可在咖啡中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杯咖啡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工作疲劳,振奋精神;饭后喝杯咖啡可促进胃肠蠕动,以帮助消化。此外,它能增进肾脏功能,有利尿功效。但是哺乳产妇、孕妇、胃病患者、皮肤病和心血管病人最好尽量不喝咖啡,运动员也应该节制饮用。

世界三大饮料,除茶树是我国原产之外,咖啡和可可皆从国外引进。虽然具体的引进时间尚待考证,但可以肯定,我国栽植咖啡的历史相当短。因为17世纪时,法国才普及咖啡,而由此渐渐发展到欧洲各国。

在我国海南岛文昌县南阳乡高星村石人坡,却生长一棵高寿的咖啡树,至1985年为止已有87岁。这棵咖啡树,虽历经多次台风袭击,但至今仍枝繁叶茂,结果正常。这棵树主干围径有67厘米,树高5.5米,树阴覆盖面积约20平方米,已有78年的采摘历史,其间收获量最高的是1957年,共摘鲜果180斤,后来,由于屡受自然灾害,产量有所下降,但每年产量仍在70斤以上。这棵咖啡树堪称为我国的“咖啡树之王”。

法国科学家警告,香蕉在十年后可能从地球上消失。

据香港文汇报引述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指出,两种真菌病——香蕉巴拿马病和香蕉叶斑病——将把种植香蕉的园地夷为平地,就像一度被彻底破坏的马铃薯般枯萎殆尽。

然而,香蕉跟马铃薯或其他可以利用传统方法培植抗病品种的农作物不同,种植无菌香蕉是极高难度。

科学家解释,植物透过繁殖不断改变它们的基因库,建立多样化种类,从而使部分品种能够抵住某种致命疾病,但由于无法培植多样性变化的香蕉,所以香蕉得不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