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小吃

风味小吃

西安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体系。“唐诗全鸭宴”,“长安风情宴”,“明清官府宴”,“西府宴”,“五行宴”等一批批美味佳肴,都让中外宾客所称赞。

一碗羊肉泡馍中香气四溢的老汤,掰碎的馍块和长长的粉丝,与关中浓郁的历史文化,与民间秦腔社鼓,与漫长曲折的“丝绸之路”都关联了起来,使人品尝一碗泡馍感叹一回民族历史。以“一餐饺子宴,尝尽天下鲜”而著称的西安饺子宴,除了“一饺一形,百饺百味”的特色外,其造型创意中蕴藏的历史典故,文化情调更令人兴趣大增,它以美味,美名和美趣赢得了“千古风味”,“神州一绝”的赞誉。

“陕西风味小吃宴”在陕南、陕北等地最具代表性,包藏了大量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的品种荟萃于一桌之上。腊汁肉夹馍,黄桂柿子饼,金线油塔,红枣沫糊等一大批名小吃,经过改进提高,既保留了原有的风味,又成了精美的艺术品。近年来,美国肯德基,麦当劳,日本料理。韩国烧烤,新加坡快餐等落户古城,又增加了异国情调,美食在西安,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棒棒面

陕西省关中地区民间传统风味小吃。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扮商人巡视新疆、甘肃,路过陕西临潼县鱼池村,住在一家姓房的人家中,房家做了一顿家常便饭“棒棒面”,康熙吃后称赞不已,并询问做法,房家说了三句话:“红嘴绿叶玉石板,金色鱼儿浮水面,釜中两沸即成餐”。

甑 糕

甑糕历史悠久,是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早点食品,是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以位于北广济街麻家什字东北角205号的老字号老马家甑糕最有名。

特点:枣香浓郁、软糯黏甜。大枣还具有益气补血、养肾安神之功。

黄桂柿子饼

黄桂柿子饼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李自成称王西安后,临潼老百姓用火晶柿子拌上面粉,烙成柿子面饼慰劳义军,很受义军将士称道。后来,为了纪念李自成及义军,每年柿子熟了,临潼百姓家家户户都要烙些柿面饼吃。天长日久,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黄桂柿子饼。

壶壶油茶

所谓油茶,即面粉、调料面加凉水搅成稠糊,徐徐溜入开水锅中搅拌,匀而没有疙瘩,再加入杏仁、芝麻、籼米,微火边烧边搅……

煎饼

煎饼用荞麦糊状精粉摊制而成。内卷豆腐干和酥肉,食用时用芝麻凉汤或炸辣椒作调料,味道可口,香味浓郁,颇具地方特色。

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历史悠久,清代已很驰名。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称,用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种调味品制成。其特点:汤多面少,面条热得烫嘴,油要多,是一种地方特色面食。

长安八景宴

据“长安八景”设计制作的盛宴,包括“古城十二花”冷盘,八道大菜以及细点,水果等。选用低脂肪高蛋白原料60多种,将西安的文物胜迹同美味佳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赢得了国内外食者赞赏。

柿面糊蹋

特点:以软柿子与面粉合烹而成,外皮酥脆、内瓤绵软、香甜适口。

主要原料:软柿子、面粉。

简要介绍:柿面糊塌以关中地区的特产软柿子作主料,与面粉合烹而成的一种风味小吃。其主要风味特点为外皮酥脆、内瓤绵软、香甜适口。

乾州锅盔

陕西省乾县著名小吃。乾县古称乾州,有三大名小吃,称“乾州三宝”,最著名的是乾州锅盔。“乾县的锅盔像锅盖”为关中十大怪之一。锅盔人似锅盖,边薄中厚,表面有轮辐状花纹,硬实筋韧,酥香可口,是馈赠亲友的佳品。由于制作时掺水量少,成品含水量低,故极耐贮存,又便于携带,素为秦人出门远行间带的食品。

太后饼

太后饼为富平县著名小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板油、面粉加佐料和制,经烘烙而成。其特点是外皮金黄、油润酥脆、内层绵软、咸香适口,富含动物脂肪酸等营养素。

荞面饸饹

荞面饸饹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荞面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人们对荞面饸饹的赞美。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做。冬可热吃,夏可凉吃,有健胃消暑的功效。

特点:条细筋韧、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

贵妃饼

贵妃饼形如圆月,色泽乳白、皮薄馅足、酥脆松软、咸中带甜、油而不腻,是始于唐代的传统名食。原是骊宫御厨专为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制作的,很受杨贵妃的喜爱,后传于民间,人们称其为“贵妃饼”。

揽饭

揽饭流行于秦岭山区,但平日不易吃到。吃则须贵客上门。冬食之可暖胃,夏食之能祛暑。有中医鉴定:久吃此食,身不出疮疔,足不得脚气。

圪坨

圪坨,陕北语,关中称麻食、猴耳朵。以荞面为料,掐指头大面团在净草帽上搓之为精吃,切厚块以手揉搓为懒吃。圪坨煮出,干盛半碗,浇羊肉汤,乃羊腥圪坨。

凤翔腊驴肉

驴肉具有补气血,益脏腑等功能,对于积年劳损、久病初愈、气血亏虚、短气乏力、食欲不振者皆为补益食疗佳品。因此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民谚。陕西关中盛产驰名全国的“关中驴”。

三原蓼花糖

三原蓼花糖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相传曾得到慈禧的赞赏。它样子像鼓槌形,金黄色的表皮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瓤美味久,松、甜、酥、脆、香。风味独特,成为陕西省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

蜂蜜凉粽子

粽子起源很早,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与纪念屈原有关。蜂蜜凉粽子始于唐代,是由唐代“烧尾宴”上的“赐绯含香粽”演化而来的。特点:凉粽子淋上蜂蜜即成,是理想的夏令食品。具有凉甜芳香、沁人肺腑的特点。

水晶饼

水晶饼因其馅芯透明发亮,犹如水晶而得名。早在宋代,它就享有很高的声誉。曾与燕窝、银耳甚至金华火腿齐名。现仍为陕西省的著名特产。其中以渭南出产的“乐天牌”水晶饼和西安德懋恭生产的水晶饼最为出名。它外形美观,油而不腻,具有浓郁的玫瑰芳香,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

粉汤羊血

粉汤羊血有60年的历史,由制血、配调料和泡馍三个步骤精制而成。食时,羊血鲜嫩、入口光润、诸味协调、辣香扑鼻。因所用调料多系温中健胃和芳香开窍的中药,故而特别受年老胃弱的顾客青睐。特点:羊血鲜嫩、入口光润、诸味协调、辣香扑鼻。

胡麻饼

胡麻饼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用特制粉、植物油、芝麻、天中草为主料制成的清素食品。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到唐代发展成为大众化的方便食品。相传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出逃到咸阳,就买胡麻饼充饥。著名诗人白居易亦喜食这种食品。

特点:酥脆油香、咸淡适中、营养丰富。

油茶炒面

也很有西北地方特色。炒面,在南方叫“炒焦屑”。这里用牛油来炒,里面还拌着花生、芝麻、核桃肉之类,香味扑鼻,别具一格。店里卖的油茶,锅里热腾腾地浮着果子,舀一碗就着油炸麻花同吃,也很有滋味。由此想到,《水浒》里的王婆,她请潘金莲喝茶时,也在茶里“撒上些白松子胡桃肉”,想必也是油茶类的了。可见,油茶也有悠久的历史呢!

乾州豆腐脑

陕西省乾县地方传统风味小吃,用黄豆磨浆点制而成。其特点是:色白软滑,味美可口。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和钙等营养素,并易于消化。

金线油塔

陕西省地方风味小吃,因外形如缕缕金丝盘绕,层层塔楼相叠而得名。相传首创于唐代段文昌丞相家中的一个老女仆,原名为“油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