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东
永观堂(Enkando)
●:红叶期间:11月中旬~12月上旬
●:京都市左京区永观堂町48
●:5、特5、27、100号巴士,在“南禅寺.永观堂道”下车,徒步5分钟;或地下铁东西线“蹴上”马尺下车,徒步15分钟。
●:本堂拜观大人500日币
●:9:00~17:00
●:夜间点灯11月1日~12月2日,17:30~21:00,500日币。【红叶期间拜观700日币+入园料300日币。】
永观堂位于南禅寺东北方,大门旁边竖立有石碑。永观堂原名禅林寺,是以前到中国唐取经的日本和尚空海,他的弟子真绍大师所建。永观堂名称之由来,是因为后来永观律师进入此寺,传播净土宗佛法。
永观堂是京都红叶名所之一,不仅白天吸引很多人潮前往,到了晚上照样游客如织。永观堂的红叶从入口开始,逐渐向前方的本堂和右侧庭园蔓延。永观堂范围内有许多形式各异的院舍,每座院舍之间都由回廊衔接。本堂内供奉的是阿弥陀佛,每年秋天这些颜色朴素的院舍,都会在红叶点缀之下,显得特别富有诗趣。
哲学之道(Teysugaku-No-Michi)
●:红叶期间:11月中旬到12月初
●:京都市洛东从银阁寺到永观堂、南禅寺,沿白川的疏水道。
●:搭市巴士12、59、205、204、101,在银阁寺道下车;或12、59号巴士在银阁寺前下车。
哲学之道是京都最具诗意的散步道,这条小径全长大约2公里,原本是琵琶湖疏水渠的步道。由于昔日哲学家西田几多郎,经常在此思考、散步,所以被称为“哲学之道”。
哲学之道范围从左京区若王子神社前到银阁寺桥,两旁樱树成荫,周遭还有桥本关雪的纪念馆和许多寺院、神社、茶屋、咖啡馆、手工艺品店等,被选为“日本一百街道”之一。
虽然哲学之道以樱花取胜,但是到了秋季时分,小径两旁300多株关雪樱,树叶都会变成红褐色,仍旧不失浓浓的秋意。哲学之道的红叶,就是夹杂在这些樱树之中,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3瓣叶片的特殊品种。除了樱花和红叶,树丛中还有许多不知名植物花卉。
走在哲学之道,由于观赏红叶的人潮不像春天那样摩肩接踵,反而更能让人悠闲地漫步、静静地浏览。运气好的话,可能会遇见游客装扮的艺妓,在这里拍照留念呢!
从哲学之道还可以走到银阁寺、法然院、安乐寺、若王子神社、大丰神社、永观堂、南禅寺、日向大神宮、吉田神社、迎称寺、真如堂、金戒光明寺等名刹古寺。
南禅寺(Nansenji)
●:红叶期间:11月中旬~下旬
●:京都市左京区南禅寺福地町
●:搭地下铁东西线蹴上站下车往东北方向走路7分钟,或搭巴士5、特5、快5、206、特206、27、100路在南禅寺.永观堂道下车,或从平安神宮步行约12分钟可到达。
●:三门及方丈拜观8:40~17:00,12月~2月8:40~16:30。
●:本堂及方丈一般400日币、登三门300日币、境内无料。
南禅寺是日本镰仓时代的建筑物,主要特色就是拥有硕大宏伟的风格,充满朴素而朝气的禅宗意味。
南禅寺在日本佛教世界地位极高,排名高于天龙寺、相国寺、建仁寺、东福寺、万寿寺,是京都重要名刹之一。南禅寺改成禅寺后,曾经遭受战火摧毀,所以现在的建筑多半是桃山时代所重建。
从南禅寺道开始到山门,沿途几乎都是挂着汤豆腐旗帜的店家。秋天来到此地,可以找一处有庭院的店家,一面品尝著名的汤豆腐料理,一面欣赏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的枫树。
南禅寺包括方丈庭园、方丈、三门、南禅院等。南禅寺的三门,是一座1627年建的木造建筑,虽然颜色古朴,却显得宏大壮观。
站在这座三门楼顶,可以远眺京都周遭美景,据说江户时代的江湖大盗——石川五右卫门,第一次登上此地,还曾经称赞为天下奇景。
南禅寺的方丈庭园,是融合清凉殿、庭园、羊角岭大日出等构成的枯山水派庭园,是庆长年间小堀远州的作品。庭园内以白砂象征海洋,岩石和花草象征着人间天堂,被白砂隔离的两块巨石叫做“虎之儿渡”,代表老虎带着幼虎前往人间净土。
方丈是指住持居住的房间,而南禅寺的方丈已经是国宝级的建筑物。清凉殿位于大方丈前庭,是天正年间丰臣秀吉建造的,庆长16年(1611年)被后阳成帝移建到这里。
小方丈在清凉殿后方,这是一座从伏见城移建而来的小书院,属于寝殿式建筑。小方丈内的“袄绘”色彩缤纷,以狩野探幽的杰作“水吞虎”最为有名。袄是用作室内隔间的木门,在袄上的画称为袄绘。
南禅寺境内有一座红砖砌造的拱形桥,这是从前建造的琵琶湖疏水道,通过南禅寺时所兴建的水路阁。站在水路阁下面可以看见层层叠叠的红叶,点缀在这座古老的欧式桥梁。
从水路阁旁石阶往上,就是离宮禅林寺殿“上之宮”的遗址所在,这里是南禅寺发源地,应仁之乱后就已荒废。到了元禄16年,德川纲吉之母重建桂昌院殿,其中方丈内部安置有南北朝时代创作的法皇御木像,以及狩野常信和儿子如川、隋川所画的袄绘。属于池泉回游式庭园,种植着龟山法皇喜爱的枫树。
清水寺(Kiyomizudera)
●:红叶期间:11月中旬~下旬
●:京都市东山区清水1丁目
●:搭80、100、202、206、特207号巴士在“五条土反”、“清水道”下车,徒步10分钟。
●:06∶00~18∶30
●:300日币
●:11月13日~12月3日夜间点灯,18:30~21:30,最后入场21:00,500日币。寺境内的地主神社在11月23日举行红叶祭。
清水寺是京都名刹之一,历史相当悠久,是西元798年所建造。清水寺本来是平安时代的建筑物,后来因为多次被火焚毀,所以于1633年重建。
前往清水寺,最方便的路线就是在“清水道”站牌下车,沿着清水土反走向清水寺。清水土反是一条商品林立的上坡道路,走到清水土反尽头就可看见清水寺的仁王门。
红色的仁王门,是1607年所建造的,拥有日本最正统的“切妻”式屋顶,特色就是一边屋簷比较长,屋脊将屋顶面纵分为二。
站在仁王门前面,就可以看到周遭的几株樱树,到了秋天叶子已经转为红色。清水寺境内植满樱林与枫树,是日本赏樱及红叶名所之一。
从仁王门右侧台阶走上去,将立刻被一座三重塔所吸引,这座三重塔所奉祀的“子安观音”,是保佑妇女顺利生产的神明,所以许多身怀六甲的日本妇女都会来到此地膜拜。
清水寺最有名的就是正殿,正殿前的木质阳台被称为“清水舞台”。正殿是1633年重建的,建筑物本身显得非常古朴,最主要特色是建造在突出的断崖之上,而且全部采用139根木头架构而成,完全没有动用任何一根钉子。
观赏清水寺的红叶,最好的位置就是站在清水舞台向四方看去,从这里可以看见一大片的红叶树林在此争相斗艳,古朴的正殿在红叶掩映之下,更有一番秋意。
清水寺本堂正殿中央,供奉着11面千手观音,这座佛像每隔33年才开放参观,这次公开时间是西元2000年。正殿旁边就是出售护身符、明信片、电话卡的纪念品店。
位于清水寺本堂北侧的地主神社,奉祀着姻缘之神,神社正殿前方有一对相距17至18公尺的“盲石”,听说信男信女只要蒙起眼睛,口中念着爱慕者名字,从这颗石头走到那颗石头,将来都可成就美满姻缘。
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所以这里的“音羽之潼”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游客走到这里,都会入境随俗喝上一口水,据说可以预防疾病与灾厄。
除了站在清水舞台观赏红叶之外,走在正殿下方的园林,“锦云溪”溪谷的枫叶也可以沿途捕捉红叶之美。
从忠仆茶屋前的音羽池,是拍摄三重塔最好的角度,透过交错的红叶枝丫,捕捉红色的三重塔,或者利用池波倒影,更能感受秋天的气息。
清水寺旁边的石阶道路叫做“二年土反”,从这里直走下去可以通往高台寺。二年土反附近都是出售手工艺品的木造房子,西侧的“八土反之塔”,是京都最古老的寺庙塔。
漫步在清水寺的石阶土反道,沿路都可发现红叶的足迹,有的是在茶屋的红伞上面,有的则是悄悄地伸出古宅门墙。
高台寺(Kodaiji)
●:红叶期间:11月中旬~下旬
●:京都市东山区高台寺下河原町526
●:搭巴士202、207、80、206、特206号,在“东山安井”站下车,或从八土反神社、圆山公园徒步约10分钟,从清水寺走过二年土反、三年土反,也可到达。
●:9:00~16:30,12月~2月9:00~16:00。
●:拜观500日币,茶席券500日币。
●:“夜间红叶拜观”10月27日~12月3日18:30~21:30(21:00最后入园),可以参观高台寺的点灯秀,500日币。
高台寺位于圆山公园与清水寺之间,是丰臣秀吉将军逝世后,秀吉夫人“北政所宁宁”晚年安养修佛的地方,因此下面的石叠小径被称为“宁宁之道”。
高台寺全名为高台圣寿禅寺,是1605年所建造的,到了1624年时迎来建仁寺三江和尚为开山住持,才改为高台寺。
高台寺的开山堂、灵屋、伞亭、时雨亭、表门、观月台等,都是国宝级古迹建筑。入口在书院附近,从书院前往开山堂,必须循着走廊、穿越偃月池的庭园才能抵达。
开山堂佛堂中央,供奉开山住持三江和尚尊像。后方两侧分别是北政所的兄长和妹妹雕像。堂前天井和后面中央彩绘天井,是以丰臣秀吉生前御船的木材,与北政所生前御车木材建造而成。
高台寺的灵屋是供奉丰臣秀吉及夫人北政所灵位的地方,左右两侧佛龛后面饰以狩野永德的画作,并且安置丰臣秀吉和北政所的木造雕像。著名的高台寺时绘,是指须弥堂与华丽的佛龛彩绘。
伞亭和时雨亭是两座对望的茶席,属于双层式建筑。伞亭正式名称为安闲窟,屋顶形状好像撑开的纸伞,利用竹子和圆木构成。伞亭样式根据千利休意匠所建造的茶席,从伏见城移建到这里。此外,遗芳庵与鬼瓦席并列为高台寺代表性茶席。坐在伞亭和时雨亭上层品茶、纳凉,可以清楚地眺望高台寺各殿堂及庭园景致。
高台寺的庭园是京都庭园艺术代表作,小堀远州的作品里面还有一座桧木树皮葺顶的观月台。
高台寺是京都红叶名所之一,观赏高台寺的红叶,可以坐在书院地板上,看着开山堂和偃月池周遭的景致。或者坐在伞亭和时雨亭的茶席,一面喝茶,一面眺望高台寺的庭园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