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樾牌坊群
2025年10月13日
棠樾牌坊群
歙县自唐宋以来共建了400多座牌坊。虽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104座,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这些牌坊中最有名的除许国石坊外,从规模来说,首推棠樾牌坊群。
你到了歙县城西的棠樾村首大道上。就可以看到一排七座巍然屹立的牌坊一字排开,这些牌坊都是棠枢鲍氏家族营建,其中明朝3座,清朝4座。整个牌坊群按“忠孝节义”的顺序排开,其中“义”字石坊上题的是“圣旨”、“乐善好施”,旌表的人物是清代大盐商鲍漱芳。鲍氏借着他在朝中任职的“背景”上报家族的光耀事迹而被赐建“忠孝节”3座牌坊。村里的巨富名流仍感到不够气派,想凑足“忠孝节义”四字,流芳百世,威震江南。于是就将这一想法找渠道透露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很务实,一口答应,但要鲍家盐商为朝廷修筑800里河堤,发放3个首的军饷。身为两淮盐运使,又是大盐商的鲍漱芳当即答应。据《歙县志》记载,此后洪泽湖决堤,鲍向灾民捐来6万担;黄淮水灾,鲍又力请公捐4万担;改六塘河以开山归海,鲍集众输银300万两;疏浚芳稻河捐6万两等等,深得皇上的欢心,于是又赐了“乐善好施”的义字坊。
棠樾牌坊群集中体现了新安文化“义”、“利”兼得,“儒”、“商”合一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