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狂欢节
宋朝时祁门曾经发生过一次瘟疫,当时一个四川籍县尉建议,按西蜀风俗扎一只神船游街,从此之后祁门从没再发生瘟疫。就这样,神船游街成了祁门祈求平安的一种风俗,由于规模盛大,热闹非凡,人们又称它为“祁门狂欢节”。
神船游街每年农历四月十五开始筹备,这一天“迎竹于市,诣双忠庙制神船”,俗号叫做“驮竹过街”,也就是把扎神船用的大毛竹扛到祁山脚下双忠庙,扎神船在庙里,神船长10多米,船头上“眼鼻耳口”俱全。船身蒲红色,似船非船,似龙非龙。一月后,端午节早上,船上坐着12个人,分别扮成太阳神、土地神、判官、小鬼。人们称这些神叫“儿郎”。船由30多个壮汉抬着。船的后边有10多个人拿着鞭子,吆喝驱赶神船。从双忠庙出发进城游城。这时,每家店铺都要焚香膜拜,并大放鞭炮。船上全套锣鼓、儿郎对奏《唝啰曲》。全城万人空巷,欢声雷动。
儿郎纸帽传说抢到可以交上好运,这样,“抢儿郎帽”成了神船游街活动中的高潮。喜欢热闹的人事先就准备好竹竿和权,伏在街两旁的阁楼上,趁神船经过时挑儿郎帽。除儿郎帽外,船头儿郎手中的一把木榔头更成了全城人的追逐目标。旧时传说抢到这把榔头送给孕妇准会生男孩。可木榔头只有一个,还要到游街结束时才能抛出,这就吸引大群的人跟着神船跑到底,眼睛紧盯着那只榔头。一旦抛出,大家拼命抢夺,甚至发生斗殴。
神船游街时,前导的有赵、马、温、关四大将军的纸扎神像,殿后的是张巡、许远、史老爹和痘娘娘塑像,每像四人抬着,前伞盖,后香盘,前呼后拥甚是热烈。整个狂欢从上午8时一直闹腾到中午12时,最终将神船椎到三元门外的阎江里随水漂去。
下午,未婚的女孩可以到全城任何一家未满年的新娘家“参观实习”。而所有的新娘都要预先把房间收拾好,尤其把嫁妆摆出来,同时泡好“新娘茶”欢迎参观。“新娘茶”用五香干子、水笋于、蕨粉于冲开水泡成,用从娘家带来的山茶盅、小汤匙待客。有的女孩甚至把全城的新娘看遍了才尽兴回家。祁门人认为他们的端午胜过过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