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泼水节
傣族是以傣历六月为一年之始的,一般是在公历4月中旬。傣历的新年,就是泼水节,为期三四天。
泼水节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傣家居住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凶恶残暴的魔王。他独霸一方,四处抢掠,胡作非为,傣家百姓横遭苦难。魔王又是一个好色之徒,见着美女就抢,就占。前前后后已有11位美女落入他的魔掌之中,受尽了他的折磨。由于魔王魔力很大,本领高强,水淹、火烧不怕,刀砍、剑刺不入,这11位姑娘及傣家百姓虽对魔王恨之入骨,却无法对付他。
有一个傣家姑娘,名叫侬香。侬香不仅长得美丽动人,而且非常聪明机智。她得知11个姐妹被魔王强占,发誓要除掉恶魔,救出她们,为父老乡亲报仇除害。她深知魔王的魔力,但她相信再厉害的敌人,也有其致命的弱处,只要接近他,就能想办法除掉他。就在傣历六月的一天,她故意在魔王经常出没的地方露面,终于如愿以偿,被魔王抢进了他的洞窟。
如此轻易地抢到这么一个漂亮姑娘,而且她也不像前面11个姑娘那样整天哭哭啼啼、惊恐万状,魔王高兴得不得了。将侬香带入洞窟后,就迫不及待地要与她成亲。侬香非常沉着,对魔王说:“婚姻大事,对我这姑娘家来说一辈子就一次,岂可草率从事。我父母不能到场,至少也得等到天黑,举行正式仪式后才行。”魔王想,进了这洞,谁也甭想逃走,已到嘴边的肉,还怕吃不上!再说,不就是等上几个时辰嘛。于是就依了侬香。
侬香以布置婚典为名,分别向11位姐妹悄悄地了解魔王的习性,可到了晚上,仍没有找到魔王的弱处。侬香心里虽然十分焦急,表面上仍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面对着色迷迷的恶魔,一边一个劲地劝他喝酒,一边机智地与他周旋。也不知道喝了多少时间,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魔王终于来了醉意,说话也变得语无伦次起来了。侬香觉得时机到了,又给魔王斟上满满一杯酒,假意奉承地说:“大王,您多厉害啊,谁都伤不了您。有您这样一位如意郎君永远陪伴着我有多好啊!您得答应我永远不死,好吗?”说着故意装出一副娇滴滴的样子。魔王听后不禁心花怒放,得意忘形,连连说:“我……我答应你。但我……我也不是强大无比……的,刀枪水火我是不……不怕,可……可只要有人拔下……我……我的一根头发,勒……勒住我的脖……脖子,我……我就完了。这话我……我只告诉你……你一个人,你……你可千万别讲给别……别人听。”说完就一头倒在酒桌上,呼呼大睡起来。侬香心中暗喜,确信恶魔已经入睡后,便招来众姐妹,七手八脚将恶魔放倒。侬香凝视着这恶贯满盈、死期已到的魔鬼,轻轻地从他头上拔下一根头发、迅速往他脖子上一勒。果然,魔王的头就像熟透了的西瓜“扑隆咚”滚在了一边。侬香和姐妹们正要欢呼雀跃,庆贺自己的解放,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这魔王是个火魔,头离开身体后,身体虽然死了,可头一时还不死,着地后,便燃起熊熊大火。头滚到哪里,哪里就火焰腾腾。姑娘们急忙将头埋入地下,可很快地面就飘起一股极难闻的臭气;把头扔到河里,结果又引起河水猛涨,山洪暴发。姑娘们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只见侬香一把将魔头捧起来,这下魔头老实了,再也逞不了邪威了。可魔头太烫了,一会儿侬香便满头是汗,手上燎起了水泡,而且魔头还不时地流出血污,弄脏了侬香姑娘的衣裙。其他姑娘连忙向侬香不断地泼水降温,同时也冲去从魔头中不断流出的污血。就这样,12位姑娘一人轮抱一年,一直到魔头彻底死去。
傣族人民从此又过上了幸福安详的生活。为了纪念侬香等12位姑娘灭魔除害的壮举,以后就把傣历的六月定为泼水节,将清水泼向亲人同胞,表示祝福消灾。久而久之,泼水节便成了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隆重节日。
泼水节第一天相当天“除夕”;最后一天也就是“元旦”。中间相隔一个或两个“空日”。
“除夕”这一天,一般不泼水,主要的活动是到江边观看龙舟比赛。长长的龙船两头尖尖地翘起,船舷上画着华美的图纹,首尾装饰着木雕的龙头龙尾。划龙舟的小伙子们,头缠红锦,俊美英武。赛船以寨子为单位,胜利者荣获优胜大旗和奖品。人们还为他们端来一碗米酒,撒去一把把糖果,伴着芒锣和象脚鼓,跳起欢乐的“依拉贺”舞。
“空日”是最隆重的的泼水日。上午10时左右,男女老少拎着桶、端着盆来到街上,路边早备有大量的清水,水上漂着片片花瓣,有的甚至滴入香水。人们不拘男女老少,无论亲戚宾友,也不分哪个民族,大家都彼此泼水,互相祝福,以求消灾灭病,祈愿风调雨顺。泼水有文泼和武泼之分。文泼是对长者,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就没有定规了,用瓢、用盆、用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劈面地泼。泼者是为了向对方祝福、致意;被泼者认为被人看得起,很体面。被人泼水泼得越多,表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越是高兴,绝没有人会因为被泼而生气的。入夜,村村寨寨举行盛大的游艺晚会。傣族人民敲起象脚鼓,跳着象征吉祥的孔雀舞。晚会上,人们唱民歌,猜灯谜,看焰火,狂欢到午夜。
“元旦”这天,同样是处处人山人海。最精彩的活动是“放高升”和“丢包”。“放高升”就是在一根长长的竹竿的顶端缚一圈竹简,竹筒里塞满火药,一经点燃便哧哧作响飞上高空。在进入高潮时,还要在一个最大的“高升”里放五样东西,升入高空又撒落下来,谁拾到这些东西谁就走运。“丢包”历来是男女求爱的一种表示。丢包时,小伙子站成一排,姑娘们在对面站成另一排,各自向所爱慕的心上人掷包。一只用彩色花布缝制的、后面有两根飘带的荷包在空中飞来飞去,伴和着欢声笑语,达到欢乐的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