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广东是南昌起义的既定计划
一 南下广东是南昌起义的既定计划
南昌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武装起义。南下广东作为其整体部署之一,早在起义前就被确定下来。1927年7月中旬,临时中央政治局根据共产国际的建议,准备组织中共能够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北伐军打回广东,继续革命;后因形势急变,才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1927年7月24日,共产国际代表加伦和罗明纳兹与中共中央常委周恩来、张国焘举行会议,决定在南昌进行武装暴动,根据加伦的提议,规定起义后部队的行动方向是立即南下,占领广东,取得海口,获得国际援助。[1]1927年8月1日起义后,领导起义的前敌委员会根据南下广东的计划,具体选定潮汕为南下目标,及时作出南下潮汕的决策。于是,从8月3日起,起义军便先后撤离南昌,挺进潮汕。由此可以看出,南昌起义后部队南下广东是起义原定计划的一部分。
既然南下广东是南昌起义的既定计划,那么这一战略决策的目的何在呢?对这一问题,杨建成等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解答:(1)起义军南下广东的目的是建立革命根据地,重新北伐。关于这个问题,南昌起义所保存的历史文件为我们提供了最有力的论据。起义军南下途中颁发的《兼代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告全体官兵书》是一份权威性文件。它向起义军全体官兵宣布:我军此次南下广东,“不是消极的,是积极的”,因为“到了广东,方可以保存我们真正革命的力量,发展我们真正革命的力量,建设革命的新根据地”。这不仅指出起义军南下的目的是建立革命根据地,而且暗示这个根据地将有别于大革命年代的广州根据地,包含着崭新的内容。刘伯承在《南昌暴动始末记》中也谈到:当时中央的打算是“决定以我们同志的军队规取广东为革命根据地”,以便“立稳了我们在东江的脚跟”,但南昌起义仍以实现速取广东为目标,其实质仍是“城市中心论”的表现。对这一点,周恩来1927年9月写给中央的信中就讲得更清楚了:“我方目的在先得潮、汕、海陆丰,建立工农政权,如情势许可,自以早取广州为佳。”这也是最后导致失败的一个原因。(2)起义军南下广东的目的是为了重整旗鼓,依靠海口,取得国际援助。汕头地处海口,便于莫斯科给予军事物资的支援。从目前解密的档案资料看,尚不清楚莫斯科从汕头给予军事物资援助的具体情况,但可以肯定,联共(布)作出了给予军事物资援助的安排,地点就在汕头。(3)起义军南下广东的决策受到共产国际、联共(布)的影响。学者周利生认为: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实行向广东进军的战略与共产国际、联共(布)对广东根据地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他从历史线索角度出发,分析了共产国际、联共(布)对广东根据地的重视以及之后南昌起义选定进军广州的依据。他认为:“大革命初期,鲍罗廷致力于协助孙中山建设和巩固广东根据地;国民政府北伐决策时,共产国际、联共(布)出于担心国民军离开广东根据地而设法阻止;其后,为避免远离广东根据地又反对过度向北推进。随着武汉国民政府东征蒋介石,共产国际、联共(布)抓住此机会,提出利用张发奎部在南昌发动起义,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迅即向广东进军。”可以说,南昌起义部队回师广东战略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与共产国际、联共(布)持续不断的关注和重视有密切关系。[2]
既然起义军南下广东的目标是明确的,那么为什么最终选择潮汕地区?有学者分析,这与当时潮汕的种种有利条件有关[3]:(1)能够避开敌军主力。广东比湘赣边界离反革命政权的中心远,而且可以以福建为后方,有利于革命的发展和回旋。《叶挺告第二方面军同志书》有这么一段话:“欲维持我们生存以为革命奋斗,也必找着个内不受军阀所包围,外不受帝国主义所封锁的地方。全国惟有广东适合这个条件。”这说明当时的起义领导者已经懂得革命势力现时只有在反动势力薄弱的地方才能生存和发展,并确认广东潮汕就属于这类地方,于是才向此进军。(2)可利用东江农民运动为内应。当时湘赣两省的农民运动刚刚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摧残,一时尚难恢复过来,而潮汕一带东江地区是大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曾威震远近。闻名全国的潮汕理所当然为起义军所向往。几乎所有的起义领导人都承认:南下潮汕主要是看中了“工农力量在东江的雄厚”这个优越条件。(3)可以从汕头海口获得外援。毋庸讳言,南昌起义时,依赖外援的思想较浓厚。起义军南下潮汕的原因之一,就是看到汕头有个海口,便于与苏俄发生联系,“以为到了汕头,有了海口,国际就可接济,一切就会好转”。(4)起义军领导人较熟悉潮汕情况。在起义领导阶层中,不少人大革命时期曾经在潮汕从事过革命活动,比较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周恩来不仅参与过两次东征的领导,还一度担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主政东江,对潮汕诸县情况了如指掌。彭湃是潮汕人,海陆丰农民运动的领袖,素有“东江农民王”之称,享有很高的地方威望。广东籍的叶挺也参加过第二次东征,当时他统领的第十一军亦以广东人居多,大家都有打回潮汕、打回广东的要求。以上几点就是南下广东的主客观依据。
注释:
[1]周利生:《南昌起义部队向广东进军战略与共产国际、联共(布)的关系》,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2]周利生:《南昌起义部队向广东进军战略与共产国际、联共(布)的关系》,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3]陈三鹏:《关于南昌起义南下潮汕的决策问题》,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郭文亮:《对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战略决策的两点看法》,载《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