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典藏版》简介
《中国酒文化:典藏版》这本书是由胡小伟创作的,《中国酒文化:典藏版》共有31章节
1
酒与共情
( 代序) 当年,听胡泊说正将其父胡小伟先生所写有关国人饮酒的文章汇集成册,便要来电子文本篇章以求先睹。尚未读完已觉有趣。一日晚,与诸学生聚餐兼论学问及社会调查...
2
导言
在《水浒传》“武松醉打蒋门神”一回中,有一处叫“快活林”的地方,酒店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为“醉里乾坤大”,下联是“壶中日月长”。“大”是空间,“长”是时间,标志...
3
第一章 酒之源
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样,有着它自身的光辉篇章。关于酒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不过,人们普遍认同的有猿猴造酒、仪狄造酒、杜...
4
一、猿猴造酒
猿猴以采集野果为生,且有善于藏果的特性。而在自然界中,果实的生长有着严格的季节性,故常要有所储存。洪荒时代的古猿将一时吃不完的果实藏于岩洞、石洼中,久而久之,果...
5
二、仪狄造酒
仪狄造酒是最通行的说法,始载于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魏策》曰: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苑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
6
三、杜康造酒
另一种说法是杜康造酒,除了一些文人这样说以外,这种说法在民间特别流行,原因是旧时代的训蒙读本、唱本、宝卷、劝善书之类大都是这样说的。杜康造酒的说法主要是曹操的乐...
7
四、古史与酒
中国文化是一种慕古文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看重历史,把祖先的事迹有意识地保留下来。从先秦的编年史《春秋》起,汉代司马迁有上溯至黄帝以迄汉武帝时代的...
8
第二章 酒之礼
公元前1046 年,在渭河流域崛起的周人击败了殷商。商周鼎革,不仅是政权的更迭,而且意味着宗教的改革,文化的更新。周部族兴于周原,以农耕文化为主,非常看重农作,...
9
一、《酒诰》与酒
周立国以后分封诸侯,武王将其弟康叔封在了殷商故地。周公制礼之初,生怕康叔沾染殷商酗酒的风习,特别作了一道《酒诰》,今存于《尚书》中。这是中华典籍中关于饮酒问题最...
10
二、《周易》与酒
伏羲书八卦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天水伏羲庙的匾额就是“一画开天”,标志着人文肇始。后世解释八卦的易学著作主要有三种——《连山》、《归藏》和《周易》,称为“三...
11
三、酒星与酒
在“二十八宿”中,有“酒星”或“酒旗星”之说。大家知道,我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的提法颇早,至少是在殷周之际就已经形成了,周公制《周礼》,就已经提到了这几颗...
12
第三章 酒之德
文有文德,武有武德,饮酒自然有酒德。我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古代饮酒者就已经开始注重酒德,有文为证: 公初当来,邦人咸抃舞踊跃,以望我后。亦既至止,酒禁施行。夫酒...
13
一、晏子讽喻
中国进入东周时期之后,诸侯分立,争斗不休。《晏子春秋》一书,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传说故事集。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后人假托晏婴名义所作。该书语言明快、简捷、幽默和风...
14
二、孔子申诫
“酒德”二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酒德的含义是说饮酒要有德行,...
15
三、历代论述
孔子与儒家的酒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汉以后,统治者以孔教为正统,士人对儒家经典十分追恋,十分迷信。无论是研究各代政策制度的专著《文献通考》,还是荟萃百家之言...
16
第四章 酒之仪
“夫酒食者,所以合欢也;礼者,所以辍淫也”,这正是《周易》“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的中心意思。在“礼”的规范下,理性的、有节制的饮酒,就成为老百姓伦常日用的乐趣...
17
一、有度不乱
酒,作为一种物质,一种产品,一种饮料,正如世间许多东西一样,本身无所谓好坏。固然,酒在历史上起过坏作用,但又有更多的好作用——它能寄托人们的情思,能排遣人们的忧...
18
二、尊老尚贤
唐代学者孔颖达《礼记正义》认为,周代的乡饮酒礼并非只有三年大比、宾兴贤能的一类,还有另一种类型的饮酒礼,如州长在每年春、秋举行射礼之前而举行的饮酒礼;又如党正在...
19
三、酒以成礼
酒礼是饮酒的礼仪、礼节,我国自古有“酒以成礼” 之说。《左传》云:“君子曰:‘酒以成礼, 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酒以成礼”,则佐礼之成...
20
第五章 酒之令
酒与人类的精神物质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酒俗”和“酒仪”。人的体质性情不同,酒性酒量毕竟有别,有嗜之如命者,有浅尝辄止者,有沾唇即醉者。日相为...
21
第六章 酒之宴
华夏大地,中国之所以会拥有世界上最为广泛丰富的食谱,自然和这片富饶的国土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也造就了中华民族无所不包的食谱。而这...
22
第七章 酒之仙
...
23
一、饮宗孔子
要讲历代与酒有关的名人,排第一的不是别人,正是号称“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 但是,孔子与酒有何关系,又怎能位居酒仙之首呢?明朝袁宏道在《觞政·八之祭》中有一段...
24
二、酒人九品
中国历史上酒事纷纭复杂,酒人五花八门,绝难统为简单品等。 若依酒德、饮行、风藻而论,历代酒人似可略区分为上、中、下三等,等内又可分级,可谓三等九品。上等是“雅...
25
三、酒量排行
关于酒量,宋朝人赵崇绚在他的作品《续鸡肋》里有一个小统计:汉朝的廷尉于定国饮酒可至数石而不乱,大儒郑康成可饮一斛,卢植有一石的酒量,魏晋刘伶的酒量是一石五斗……...
26
第八章 酒之文
在蒸馏酒开始普及的明代以前,人们饮用的基本是米酒和黄酒。即使是明代以后,白酒的饮用基本是以下扩展。黄酒和果酒(包括葡萄酒)按照中国的历史传统酿制法,酒精含量都比...
27
一、酒之兴
在古人的生活中,酒和歌舞是相伴随的。作为一个宫廷音乐品种的“燕乐”,早在《周礼》《仪礼》《礼记》时代,就已建立起服务于饮宴的制度。在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尚书...
28
二、酒与诗
汉魏之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由西汉建立的“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受到汉末政治腐败和体系化的外来文化佛教的东渐这两大冲击,趋于式微。社会动乱引起人生无常...
29
三、酒与店
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江南春》,一开头就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
30
第九章 酒之惑
中华民族先民崇奉的圣贤都不可避免地担负着解决肚皮问题的重任。传说中的第一位圣人“有巢氏”曾教人“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三坟书》);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