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酒之仪

第四章 酒之仪

“夫酒食者,所以合欢也;礼者,所以辍淫也”,这正是《周易》“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的中心意思。在“礼”的规范下,理性的、有节制的饮酒,就成为老百姓伦常日用的乐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于是,“酒食合欢”。推而广之,一切调和人际、敦睦人伦的场合,都会有酒参与,体现着“酒食合欢”的道理。

可惜人们牢牢记住的是这段古训的前半句,忙于“酒食合欢”,往往忘却的是古训的半句“礼者辍淫”。尤其近年经济腾飞,各地似乎都染上了开“春来茶馆”的瘾,奉行“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的阿庆嫂主义,一时间海内群贤毕至,海外商贩云集,一些与酒相关的奇形怪状的现象也出现了。酒类消费甚至高于财政增长的幅度,就不难循此探究原因了。

那么,儒家在饮酒问题上有哪些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