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一个集“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花卉王国”于一体的绿色大省——云南;一座四季如春的美丽都市——昆明;一片孕育作者成长的热土地——楚雄州……

一位出生于云南楚雄州,学习、生活于春城的林草人,从事云南林草事业30春秋,深深眷恋云南的一山一水,眷恋云南的一草一木,倾心于云南野生植物研究。

2013年至2021年,历时8载,先后6次赴楚雄彝族自治州(简称“楚雄州”)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百草岭自然保护区等原始森林及附近林区,与楚雄州结下不解之缘。偶然间,在一个宁静夜晚,独自漫步于翠湖林荫小道,忽入灵感——以源于云南楚雄州的西康玉兰、云南拟单性木兰、大王杜鹃、伯乐树、元江苏铁、水青树、银杏、喜树、香果树、毛红椿、红椿、澜沧黄杉、黄杉、粗榧、喜马拉雅红豆杉、龙棕16个野生植物为例,探究各野生植物的生活环境,探究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时逢2021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在昆明召开,组稿命名为《云南野生植物生活环境案例研究》,献给深爱我而美丽的故乡——彩云之南,以此喜迎COP15,热烈祝贺COP15圆满成功。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野生植物、生物多样等相关专业师生选用,也可供林草爱好者及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出版得益于云南科技出版社的鼎力相助,得益于大姚、姚安、南华等林草同行的热心帮助,得益于亲人的爱心奉献,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及水平所限,尽管竭尽所能,仍存不尽人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1年6月6日

昆明 翠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