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有着“斯蒂芬·金”情结的德拉邦特在职业生涯中始终钟情于开发恐怖惊悚类题材的影视剧。这些作品皆有原始文本,忠实于原著的他通过陌生化美学理论下的改编策略,形成了作品统一的风格,即设置向往自由的人物,在危机四伏的场景中完成对未知的探索。无法挥去的逃离阴影,身份认同的多重危机,努力执着的救赎之道,这皆为德拉邦特真实生活经历下形成的对世界、人生的独特看法。他通过选择改编文本,将之融入自己的作品,以此形成自己特有的“作者化倾向”。互联网时代,这种“作者化倾向”已经成为商业与艺术互融互生的产物,以创作者自身一贯秉承的艺术特质最大可能地赋予作品商业接受度,正如观众们无数次为德拉邦特绝望世界中的希望之歌而沉醉。

可惜的是,2013年美剧《洛城黑帮》之后,虽然不断有传闻他将会推出新作品,例如担任编剧的电影《哥斯拉》,出任导演的电影《猎神:冬日之战》等,但终究未能如愿。如今的德拉邦特年过六旬,作为一名导演,年龄远大于他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等依然活跃于银幕;作为一名创剧人,年近七旬的查克·劳瑞等依旧在美剧界叱咤风云。另一方面,德拉邦特至今还拥有另外两个斯蒂芬·金小说的影视改编权:《长途跋涉》和《猴子》。因此,没有理由为这位伟大的编剧、导演和创剧人的职业生涯轻易画上句号,这绝望世界中的希望之歌还远未到要谱写尾声的阶段。正如德拉邦特本人所言:“我要做的就是讲故事,这对我来说很有趣,让我着迷。”[8]有了这份热爱,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