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筹码

婚姻的筹码

很多女人期望有这样的课程出现:爱情经济学、投资婚姻不蚀本、婚姻成本计算、嫁哪个男人前途最光明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地把感情过过秤,科学冷静地作出判断,最好还能生成表格,一目了然——这样才不会让自己成为爱情和婚姻的牺牲品。

婚姻也是一种投资,也需要核算比较,为什么有的人能赚到一生幸福,而有的人却付出一生倾其所有却收获痛苦?在婚姻里,也有成本与收益的问题。

你所花掉多少成本,包括感情、时间、物质,最后能有多少收益,这些收益涵盖方方面面,被对方肯定和接纳、获得快乐感,得到外界的赞许,拥有朋友、家人的支持,这些都算收益。在这个人人崇尚自由独立的年代,很多女人吝惜付出,怕赔了夫人又折兵,搭了本钱空耗了岁月,却又渴望美好的婚姻从天而降。于是婚姻经济学就成了女人们的热衷,都希望通过它来找到通向幸福的达·芬奇密码。

在婚姻里做算术题其实是很难的,因为爱情本来就不是一笔可以算清楚的账单。所以在婚前,我们一定要好好盘点自己的婚姻筹码,至少它可以让我们在通往婚姻的路上做一个聪明的人,为自己赢得最大化的幸福。

1.时间

对于男人来说,时间是个好东西,可以让有能力的男人像老酒一样愈久愈香醇。可对于女人来说,时间就像面包的保质期一样,珍贵得不得了。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时间是女人的天敌。而从时间经济学的角度讲,人的时间消费体现为注意力的支出,人的注意力消耗伴随时间的消耗。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克尔所创立的时间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达到时间经济、杜绝浪费的一门学科。对于婚姻中的女人来说,时间经济学是爱情经济学中的首选课程,因为女人们的注意力永远纠结在“爱情”这两个字上。

那么,如何让时间在婚姻里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也就是如何利用时间的筹码去获取婚姻的胜利?这就要靠我们自己来把握了。

根据时间经济学理论,要充分利用时间创造经济价值,就要从静态的“经济人”变成动态“经济人”。这对于婚姻经济学一样有效,如果你总是在固定的时间打电话给他,和他约会,那么你的筹码看起来很重,其实却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他已经知道了你每次下注的大小,因此也就大致知道了你手里有多少牌,想怎样出,这场游戏对他来说就已经没有太大挑战性和诱惑力了,即便是你的赌注再大,他也难免会感到索然无趣。所以,一定要变成动态“爱情经济人”,也就是说,要改变固定的赌注习惯,不按招数出牌,这样的话,你才有可能吸引他的注意力支出,也才可能出奇制胜,不至于将很多年的时间变成无效筹码。

生活中输掉时间筹码的女人很多,结婚多年后,男人过了三十岁,金钱、地位什么的都有了,不再需要一个很有能力而年过三十的女人来帮衬了,就连最基础的爱也输掉了,这样长久的付出,看似下了很重的赌注,却因为不懂时间经济学而输掉了婚姻这场赌注。

同时,努力提升自己,将自己变得更有魅力。外表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衰老,内在却能因为学识的增长而愈加醇厚。

2.物质

自古至今,纵横中外,无数大人物都曾经洋溢着一脸幸福,无比陶醉地告诉我们,“爱情是纯真且纯粹的,掺不得半点杂质”“真爱,什么都不必计较”“崇高的爱情里,没有‘物质’这两个字”。所以,物质一直是婚姻里最俗的那张牌,很多人都愿意为爱情贡献或者放弃物质利益,那么对于婚姻这场赌注来说,物质利益是否必要,占多大比重,是很多人无法权衡的问题。

我国古语有云:“婚嫁之事,唯论门户。”从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开始,“门当户对”就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无论是《诗经》里的寓言故事还是秦朝的刻石,规定婚姻要“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无论是唐代“民间修婚姻不记官品,而上阀阅”的门第观念,还是元明清时“诸良家女愿与人奴为婚者,即为奴婢”的通制,无一不说明着“门当户对”的婚嫁经济学。所以,物质对于婚姻经济学来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大课题。

爱情的终极目标就是婚姻,而作为社会最小组成部分的家庭婚姻是构筑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注定无法逃脱物质筹码的约束。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加里曾提出“新家庭经济学”,他认为人们结婚的目的在于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的收入,如果婚姻收入超过了单身的收入,那么人们就会选择结婚,否则就宁愿独身。所以,爱情的输赢其实和“物质”筹码的大小关系密切,每个人都有趋乐避苦的本性,即便是崇高到为了爱情放弃物质利益,而放弃的物质利益一样也是获取爱情的筹码,付出筹码的人要换得的就是爱情的幸福。

可是如果她原本就不具备物质利益的筹码呢?通俗地说,也就是公主爱上平民,看起来很高尚,因为公主为了爱情付出了物质利益的筹码,那么你能够说农家女爱上砍柴郎就不高尚吗?可是实际的结果呢?公主通常会在日复一日的婚姻里变成一个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爱情悲情主义者”,而农家女和砍柴郎却很容易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是因为,在这场爱情的赌注中,双方的赌注差距太大,四两拨千斤的爱情力量很难维持长久的平衡。所以,十之八九,公主得输掉这场爱情,不是那个她为之抛弃筹码的人不爱她了,而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早就已经输了这场幸福的赌注。

3.关系

关系经济学是这几年非常流行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在人际关系被日渐看重的今天,六度分割理论的流行使得婚姻经济学也一样不可免俗地走进了关系经济学阶段。根据“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的六度分割理论,如果你认识了六个人,也就认识了很多人。而在婚姻里,有一个筹码众所周知,那就是为了婚姻付出关系的筹码,于是,很多人利用对方或其家庭的关系谋求更好的工作或者更多的利益关系,这种赌注也就成了婚姻里流行的筹码。

现实生活中,很多精通关系经济学的女人,靠着婚姻博上位,这在影视圈里和各个大型公司里都很常见。这个筹码太复杂,赢了的人,获得是感情和关系,而输了的人,赔掉的感情是否还能够收回?而且关系筹码几乎是最危险的筹码,弄不好,就容易染指“潜规则”甚至“艳照门”,那就不是婚姻的输赢问题了,而是连基本的名誉甚至人格都输掉了,所以,这个筹码也不是那么好得的。凭着真爱去换取再高的权威,再值得仰慕的关系,恐怕也不如婚姻的幸福让女人滋润让女人温暖。

4.品行

一些女人在恋爱的时候,强调爱情里的那个人对自己怎样好,有物质基础,却忘了婚姻里最重要的一个筹码——品行,一个品行不端的男人,再怎么好,都是虚伪的。还有一些女人,在爱情里单纯地满足着自己遇到了一个“好”男人,善良正直,认为只要人好,就万事大吉。其实,对于男人的品行,在结婚前最多只能够看清楚一半,很少有男人会在婚前把完全真实的自己端给你,而且你也没有充分的机会去认清他的品行。所以,品行这个筹码是你怎么也难以捉摸清楚的,很大程度上要靠运气。

有一个最现实的例子:第一位通过自考取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农民李德辉,从农村篾匠到博士毕业生,再到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导师,数十年来支撑他的,正是相濡以沫的妻子周林跃。这个叫作周林跃的女人,甚至为陪丈夫读研,在学校附近当了几年保姆,她把儿子寄养到亲戚家里,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来支持丈夫读书。这样的女人,如今已经很难找到了,我们没有勇气用自己所有的力量去赌一个男人的品行,可是周林跃却赌赢了。当李德辉被湖南科技大学接收为教授的时候,这个男人唯一的要求就是“给我的妻子安排一份工作”。

5.能力

对于男人来说,可以没有家庭背景没有俊美容貌,却不能没有能力,能力永远是好男人的标签之一。所以很多女人迷恋有能力的男人,期盼他们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定平和的生活,能够扛起自己头顶的那片天空,不过这个筹码却是两面的,有能力的男人是否事业家庭兼顾,又是否能够给你带来朝朝暮暮、举案齐眉的幸福?

身边这样的例子很多,除非你也一样地忙碌,否则,你就会成为那个独守空房的怨妇。那些涉世未深的女孩可能会认为嫁给有能力的男人,一辈子就有享不完的福,有花不完的钱,其实这些想法是片面的,“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坚强的女人”,有能力的男人可能会很忙无法陪你,可能身边会有很多的爱慕者很多的诱惑,要想这样的男人一辈子守着你,你本身的能力也要匹配才行;否则两个人的差距越大,婚姻的变数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