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
2025年08月10日
一、疫苗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症状: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在接受疫苗注射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来应对病毒,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身体暂时性地出现发热症状。通常情况下,发热症状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绝大多数人并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
同时,疫苗接种后还有可能出现头痛和肌肉酸痛等身体不适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24—72小时内自然消退。如果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就医寻求帮助。
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或硬结:疫苗接种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或硬结等症状也比较常见。这通常是由于人体对疫苗产生免疫反应所致,甚至会形成一个小小的肿块。这些症状在接种后的第2—3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消退。一般情况下,局部反应是轻微的,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出现明显的硬结且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明显的发热、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轻微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急促等:疫苗接种后,也有可能出现轻微过敏反应。这类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喉咙紧闭、呼吸急促等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大多数人能够自行缓解。如果过敏反应比较严重,如出现皮肤水肿、气促、胸闷等严重症状,应该立即就医。同时,在接受疫苗注射前需要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患有过敏性疾病,以更好地评估个体的风险。
消化系统不适,如腹泻、恶心等:某些疫苗接种后,人体会出现轻微的消化系统不适,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是临时的,并在接种后3—5天内自行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剧烈疼痛等严重症状,应该就医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