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在美术领域的应用
一、VR绘画工具
1. Tilt Brush VR绘画工具
Tilt Brush是Google开发的一款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创新性绘画的VR绘画应用。通过使用VR头显和手柄,艺术家可以在三维立体空间中自由地创作。
Tilt Brush宣传海报
迪士尼动画师Glen Keane使用Tilt Brush绘制的美人鱼
Tilt Brush于2016年4月正式登陆Steam VR平台。它提供多种样式的笔刷,除了传统的绘画笔刷以外,还创新性地加入了许多新奇的笔刷,如霓虹光带、七彩彩虹、闪烁的星星、飘动的烟雾、飘落的枫叶等。2017年9月,Tilt Brush更新版本推出Blocks Library素材库,允许用户把喜欢的元素添加到笔刷中,自创专属笔刷。自推出以来,很多使用过Tilt Brush的艺术家都对其赞赏有加,认为它是一款值得体验的应用。世界著名杂志Wired把Tilt Brush誉为“最潮的画图工具”。
下面来了解一下在Tilt Brush中绘画的过程,我们使用HTC Vive手柄开启Tilt Brush应用就可以在空中进行绘画。这些绘制出来的线条可以像真实的笔刷一样,也可以发出霓虹灯一样的光彩。
开启Tilt Brush应用进行绘画
Tilt Brush应用中有各种各样的笔刷,选择不同的笔刷,可以在空中绘制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如下图箭头位置所示。
Tilt Brush应用拥有各种各样的笔刷
我们可以使用笔刷绘制植物绿色的长叶,也可以修改笔刷绘制植物紫色的花瓣。在绘画过程中,一只手使用调色盘和笔刷工具,另一只手可以在空间中自由地绘画,进而获得一个唯美的三维空间绘画作品。
艺术家借助笔刷进行绘画
当这幅三维空间绘画作品绘制完成后,我们可以放下画笔,在这个自己创造的“画”中徜徉、行走。这种体验只有在VR绘画世界中才能如此身临其境地呈现。
艺术家置身于“画”中
我们再来看看一位服装设计师如何进行服装绘画。我们将模特的基础模型载入绘画空间,然后就可以在模特的身上进行空间绘画。
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绘画
在绘画的过程中,除了可以绘制自由随意的线条,我们还可以借助辅助工具绘制出标准的直线、曲线、圆圈等,进而得到标准的线条造型。
服装设计师借助辅助工具进行绘画
下图是服装设计师在场景中设置不同的模特,并分别设计出不同风格的服装。然后,服装设计师就可以置身于自己设计的服装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自由地观赏及优化,从而得到自己理想的服装造型。
服装设计师设计出不同风格的服装
2. Quill VR绘画工具
Quill是由Oculus Story Studio开发的一款VR绘画应用。该应用最初只是作为VR影片《亲爱的安吉莉卡》(Dear Angelica)的内部创作工具,艺术家可以在无限大的空间虚拟画布上进行绘画,空间画布可以无限放大或缩小。2016年12月,Quill正式面向普通用户发布,后续又更新了一系列与动画制作相关的新功能。此外,在Quillistrations作品模块中,我们还可以欣赏到很多优秀的Quill空间绘画作品。下图显示的是Quill VR绘画的成名作《亲爱的安吉莉卡》中的一个空间绘画效果。
Quill宣传海报
Quill作品《亲爱的安吉莉卡》
下图是开启Quill后,我们看到了使用Oculus Touch工具进行绘画的基本方法。
Quill的基本使用方法
下图显示的是Quill的基础使用工具界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Quill中默认提供的画笔类型、形态及调色板上的基本功能。
Quill的笔刷和调色板
下图显示的是使用Quill打开作品库界面及激活其中一个作品在空间中呈现出来的效果。
打开作品库激活一个绘画作品
作品库中的肖像绘画作品
由于这些作品都是三维空间绘画作品,所以当我们转换到不同的角度来观看作品时,可以看到不同作品效果。
三维空间绘画作品转换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效果
不同艺术风格的三维空间绘画作品
除了可以在空间中绘画以外,Quill还提供了动画功能,让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在三维空间中运动起来。
一只可爱的兔子在蹦蹦跳跳的动画效果
两条狗在奔跑的动画效果
二、VR绘画艺术作品
1.《亲爱的安吉莉卡》
《亲爱的安吉莉卡》是艺术家用虚拟现实创作艺术作品的典型案例,由Oculus Story Studio的艺术家Saschka Unseld领衔创作。该作品一经推出就获得巨大成功,获得包括美国第69届艾美奖、2017年圣丹斯电影节、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等评委的一致好评。《亲爱的安吉莉卡》被业界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叙事”的代表作,甚至有艺术家网上发文称“如果这是我的作品,我会死而无憾……” 看到如此传奇的描述,我们不禁要问《亲爱的安吉莉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品?为什么能够到达如此高度?
《亲爱的安吉莉卡》宣传海报
《亲爱的安吉莉卡》部分内容截图
体验者在欣赏《亲爱的安吉莉卡》
《亲爱的安吉莉卡》讲述了一位失去母亲的少女看到以前与母亲一起拍摄的录像带后,回忆起与母亲的往事,产生对母亲的无比思念的动人故事。标题中的安吉莉卡(Angelica)就是这位少女的母亲,同时她也是一位有着丰富表演经历的演员。在这个VR作品中,少女回忆自己和屏幕中的母亲在一起的场景。体验者感觉仿佛自己也置身现场,感受到母亲给少女的关爱,彼时母女间的幸福与此时失去母亲的孤独与怀念让人潸然而下。艺术、科技和情感,加之虚拟现实的沉浸式视听交互体验,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艺术震撼与情感共鸣,进而被作品所征服。
《亲爱的安吉莉卡》主题海报
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分析《亲爱的安吉莉卡》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该作品本质上是艺术家使用科学家研发的VR绘画工具创作出来的一系列(约20张)空间立体画作。这些散布在空间的立体画作中的人物呈现了主角间故事发展的事件,不同画作之间如同动态分镜一样进行叠加,再配以抒情的音乐和情感细腻的专业演员旁白。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艺术形态诞生了。《亲爱的安吉莉卡》是Oculus Story Studio的艺术家使用Oculus平台的VR绘画工具Quill绘制的首部作品。Quill是类似于谷歌Tilt Brush的一款应用,它可以帮助艺术家在虚拟现实的空间中进行作品的绘画。美术指导兼绘画艺术家Wesley Allsbrook认为,“我们应该创作出更多这样的作品。科技领域对于女性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地方,但是通过《亲爱的安吉莉卡》这部作品,或许可以让女性能够在科技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亲爱的安吉莉卡》是典型的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成果。虚拟现实科技有了艺术家的加盟,虽然在艺术家看来其内容本身并不复杂,只是一些静态的立体画作的动态叠加。但由于虚拟现实科学家研发的近乎完美的空间绘画工具能够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完美呈现艺术家的空间艺术造型,并融入艺术家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体验者进行身临其境的震撼性表达,由此而产生的《亲爱的安吉莉卡》被赋予了更具有张力的艺术表现。
2.《VR中的伯拉诺》
伯拉诺是意大利威尼斯东北部的彩色岛。《VR中的伯拉诺》(Burano in VR)是由艺术家与VR工程师合作完成的360度水彩VR作品,重点呈现了一幅唯美的伯拉诺街景。该作品完整地表现了从水彩绘画的线条绘制到逐层上色,再到最后完成360度水彩VR作品的过程。该作品的水彩画绘画艺术家是Maja Wrońska,创意和VR合成是Daniele Pugni,Marco Martina则担任艺术作品中的动画制作。由于该作品独特的水彩艺术风格与全新的虚拟现实呈现形式,一经面世就征服了许多评委,获得多个奖项。
《VR中的伯拉诺》所获奖项
下图看到的是《VR中的伯拉诺》水彩绘画前期的铅笔线稿,以360度全景的方式,全方位呈现了伯拉诺街道的建筑、河流、街道和天空。
《VR中的伯拉诺》的铅笔线稿
下图显示的是伯拉诺街道在铅笔线稿的基础上被逐层上色的过程。置身于VR世界,我们可以看到铅笔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在艺术家的笔下逐步鲜活起来,一步步带着我们从虚无的世界进入七彩的伯拉诺世界。
逐步呈现出来的七彩的伯拉诺世界
下图显示的是《VR中的伯拉诺》展开之后的VR全景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展开后的画面对于艺术家来讲完全没有常规透视和空间的概念,因此在创作过程中的难度是不同寻常的。
《VR中的伯拉诺》全景画面
3.《夜间咖啡馆VR》
梵高的《夜间咖啡馆》原作
《夜间咖啡馆》(The Night Cafe in the Place Lamartine in Arles)是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于1888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梵高希望在作品中呈现一种独特的视觉要素,即一种由笔触本身所带有的生命力、油彩的厚度与明显分开的线条,使整幅画沉浸在一种人为的光线之下的独特视觉效果。在内容表达上,梵高希望表现一群无处可去的失落的群体,一幅悲惨的社会景象,散落在房间里不同位置的哀伤形象令人同情。在色彩运用上,红和绿、紫和蓝之间的微妙冲撞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将咖啡馆塑造成一个可能有人犯罪、疯狂甚至自我毁灭的地方。
《夜间咖啡馆VR》场景截图
《夜间咖啡馆VR》中的场景和人物都完美地还原了梵高的画风,那些原本只是静止在画布上的人都动了起来。梵高在谈到《夜晚的咖啡馆》时说:“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我们进入《夜晚的咖啡馆VR》后会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冲击力,墙壁、场景、道具给人的感觉正如梵高自己所说,让人感受到恐怖、激情与震撼。墙壁上的灯光发出笔触般的点点光芒,感觉要把人的灵魂吸进去一般。咖啡馆中的人物包括喝咖啡的客人、来回走动的服务生和坐在角落里的梵高本人,他们的动作栩栩如生。通过VR设备走进梵高所描绘的《夜间咖啡馆》中,我们感受梵高希望表达的独特的视觉冲击,如大面积的红和绿营造的空间、紫和蓝的微妙装饰;感受梵高式笔触对于光阴的塑造、对于生命的独特呈现。通过VR设备在《夜间咖啡馆》空间中行走,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小蜡烛的闪烁、影子的晃动,从中感悟到梵高作画时的心境。这种进入画中的赏画方式代入感极强,帮助人们深层次地了解画作和作者意图,走入画中描绘的世界,与作者进行了心灵的交流与碰撞。
三、VR美术馆
VR美术馆是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建造的高度仿真的虚拟美术馆,然后将真实世界中的经典美术作品进行亚毫米级精度的高品质数字化,并将之置于虚拟美术馆中,供全世界的美术爱好者参观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展现形态。
2017年10月,全球第一个VR美术馆荷兰克雷默博物馆(Kremer Museum)在纽约苏富比展出,74幅世界级名画令观众流连忘返。下图显示的是通过VR设备观看到的荷兰克雷默博物馆展厅。
荷兰克雷默博物馆展厅VR体验效果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与真实博物馆展厅一样的空间。观众不但可以像参观真实的博物馆一样,在豪华的展厅中漫步欣赏世界名画,还可以打破界限无限接近画作,欣赏到名画中精细的笔触和丰富的细节,获得一种极强的身临其境之感。
近距离欣赏世界名画
荷兰克雷默博物馆由荷兰艺术收藏家George Kremer与他在Google从事虚拟现实技术相关工作的儿子Jo?l Kremer联合创办。为了获得名画完美的细节,他们使用高科技数字智能测量建模技术,从数千张高分辨率图片中获得画作的材质、笔触与光影细节,并将这些信息转换为超高精度的3D立体数据信息,最后将这些立体数据信息转换为虚拟名画展品。这些展品以低于0.01毫米的高精准度近乎100%准确地呈现原画作的细节,参观者可以欣赏到与原作近乎完全一致的高精细作品。为了获得逼真的博物馆展厅感受,George Kremer邀请纽约知名建筑师Johan Van Lierop设计了一种没有重力约束的VR展厅空间。Johan Van Lierop 认为,“设计一个没有重力的博物馆是每个建筑师的梦想。在这种环境下,以完美的方式突出每幅作品的细节和独有的特征。” Jo?l Kremer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每年约有1000万访客,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与全世界的人口相比,它还是太有限了。”荷兰克雷默博物馆可以让全世界更多的美术爱好者方便地参观世界级大师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