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卫星探矿寻宝

资源卫星探矿寻宝

资源卫星是勘测和研究地球自然资源的卫星。根据观测重点的不同,地球资源卫星分为陆地资源卫星和海洋资源卫星。

img85

资源卫星利用星上装载的多光谱遥感设备,获取地面物体辐射或反射的多种波段电磁波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发送给地面站。由于每种物体在不同光谱频段下的反射不一样,地面站接收到卫星信号后,便根据所掌握的各类物质的波谱特性,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判读,从而得到各类资源的特征、分布和状态等详细资料,人们就可以免去四处奔波、实地勘测的辛苦。

世界上第一颗陆地资源卫星是美国1972年7月23日发射的,名为“陆地卫星1号”。它采用近圆形太阳同步轨道,距地球920千米高,每天绕地球14圈。星上的摄像设备不断地拍下地球表面的情况,每幅图象可覆盖地面近两万平方千米,是航空摄影的140倍。

世界上第一颗海洋资源卫星也是美国发射的,时间为1978年6月,名为“海洋卫星1号”。它装备有各种遥测设备,可在各种天气里观察海水特征、测绘航线、寻找鱼群、测量海浪海风等。

img86

资源卫星可称得上是勘探地球的行家。例如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亚马逊河,长期以来该流域的资源状况一直是个谜。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在资源卫星的帮助下,没费多大力,就对这一河流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森林、矿藏等资源了如指掌。勘测发现,亚马逊河还有一条几千千米长的大支流。不得不说,这样惊人的发现,离不开资源卫星的功劳。

资源卫星还有许多用途,比如有考察农业作物种类、生长状况、收成情况、地质结构、地质断层、岩石类型、土壤特性、地面含水线、地表水源分布、工业污染程度等方面的用途;有观测海水特征、海水漂移、水陆界面、海水波浪、海面温度、海水分布和海面风、海流、海冰岛屿等方面的用途;有寻找鱼群、绘制航路和海底地形图、测量热带降雨量等方面的用途,为研究全球能量循环提供资料。

在矿物调查方面,资源卫星能够通过岩石的光谱特征和地形的类型来识别矿物种类和贮量、对地下能源进行查明和估计贮量、勘察海洋石油资源等。

在环境监测方面,它能够调查内陆水资源、监视海岸侵蚀,能够进行地震和火山探测、地理绘图和地质学研究、大气流以及海湾污染调查、臭氧层监视等。

img87

在农业观测方面,它能进行作物产量估计、土壤含水量估计、早期病虫害预报、森林火灾预警、野生动物调查、渔讯探测等。

在交通建设与建筑方面,它能进行公路铁路选址、地质调查等。例如1987年,我国在修建大同—秦皇岛的铁路时,遇到了拦路虎桑亁河。原以为这条河为不可通的地段,铁路须绕行40千米。而每千米的铁路建设费高达900万元人民币,还要占用数千亩良田。科学们研究了资源卫星提供的图片,证明桑亁河的地质条件可以让铁路搭桥通过,这样便减少了国家4亿元的投资。可以说,资源卫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远远超出了“资源”这一范围。

目前,资源卫星已形成了仅次于通信卫星的第二大航天产业。美国的陆地卫星系列、法国的斯波特系列、印度的遥感卫星系列、加拿大的雷达卫星系列、中国的资源卫星系列等都是当今有名的地球资源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多用途的遥感卫星,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